悅讀 | 《精進》隨筆01

Day21 日照的每天悅讀分享

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動

開始并完成一件事情 ,比做好它更重要 。因為只要開始了 ,你就有機會把它做得更好 。


“現在 ”就是最好的時機不管怎樣 ,只要開始就好

一件看上去繁難的事 ,只要開始做了 ,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 。

如果總能想到一件事就完成一件 ,那么我們同時應對的事情就少了 ,也就不用多花心思去 “管理 ”這些事情 。

而待完成的事情一多 ,管理的復雜度就直線上升 ,相應地 ,記憶負擔 、情緒負擔和人際負擔也會顯著加重 。這些心理成本雖然是隱性的 ,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質量 。

隨著事情越積越多 ,我們慢慢會覺得無法承受 ,情緒上的各種問題首先會爆發 ,然后與周圍人的關系也會變差 ,于是生活開始失控 。

正如知乎網友CaunDerre在回答 “30歲才開始學習編程靠譜嗎?”這個問題時所說的一句話 :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 ,其次是現在 。


精益創業的行動啟示把 “未完成 ”變成 “已完成 ”

精益創業的思想是說

你并不需要完全準備好再上場 ,你可以邊上場邊準備或者先上場再適應 ,雖然一開始可能會摔得鼻青臉腫 ,但進步反而會更快 。

所以以精益創業的方式去走向人生的成功 ,便要做到這三點 :

  1. 克服 “過度準備 ”的慣性 ,向前一步 ,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2. 克服 “自我防衛 ”的心態 ,樂于接受反面意見并加以慎重地審視。
  3. 克服 “沉沒成本 ”的固執 ,有勇氣否定并重新構造自己的產品 。

像Photoshop一樣分解任務從工作的核心區開始

“三明治模型”

支持性思考區間
核心思考區間
操作性動作區間

事實上大多數任務都有一個至關重要 、通常也是最棘手的部分 ,這個部分需要我們集中精力 、非常專注地進行思考 ,然后將其破解 。

一旦這個部分被我們 “吃下 ” ,那么這個任務就已經完成了大半 ,余下的就是一些支持性的 、補充性的工作了 。


三行而后思在實踐中 ,通過復盤積累智慧

從理論出發不一定能指導實踐 ,只有在實踐中通過反思積累的知識才能指導實踐 。

做完一件事后,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進行反思:信息、預期、結果、進度、工具、情緒、阻礙、優勢、缺憾、意義。

此外,在行動中反思還要注意三個關鍵點:

  • 保證及時性
  • 梳理反應連
  • 關注外現象

晚安好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