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去過那間桂林米粉店。羅湖人也許路過過那間小店面,就在洪湖沃爾瑪的側面。
那時候一碗米粉才只要五塊。每每我和老媽因為我想吃油豆腐而走到沃爾瑪去買時,回來的時候,都會繞去那間米粉店吃一頓。
店子在路邊,很小,歪歪扭扭地擺著四張桌子,大概坐了7、8個人就已經很擠了。老板是個廣東人,操著一口帶著腔調的普通話,他就搬著一張板凳,坐在旁邊,手里攥著老花鏡和報紙,一邊招呼著客人。他從不寫單,只是直接向廚房喊著客人點的粉面。
店子只有簡單的幾種米粉和面,我口咸,整天自稱在湖南呆過從而喜歡吃辣椒。每次點了牛丸粉就下很多的辣椒,這時候我媽就會說“下少點,辣。”我媽不喜吃肉,說來也怪,卻一點不瘦。點的米粉總是點些魚丸牛腩之類,然后上來之后把肉慢慢地挑出來給我。那時我小,只覺有的多吃肉很是開心,完全沒注意我媽只是吃著一碗空蕩蕩的面。
吃的時候,有時路邊經過幾個的士師傅,有一搭沒一搭地和老板扯皮,說的久了,老板就說什么“又過來吹水啊,唔使揾食唔使做嘢咩。剌剌聲翻工啦”
十年后,坐在車上準備回家時,我媽突然提到了從前那間米粉店。就拽著我和我爸去到了回憶里的那間鋪面。停車坐下之后才發現,一碗粉早已漲到九塊錢了。點了一碗蝦丸一碗豬肉一碗牛肉,坐著等著。老板還是老板,跟路過的司機扯淡。還是坐在店子里,拿著報紙,扯著嗓子跟廚房喊著各種粉面的名字。
米粉端上來了,我正打算往里面加辣椒,我媽說:“別加太多,辣。”我一恍神,好像回到了小學時候背著書包和老媽去買菜的時候。回過神來,看到碗里多了好幾粒蝦丸。我看看我媽,碗里又是除了粉就空空如也。我說:“媽你又把肉給我了。”我媽笑笑:“我又不吃肉。”
回家的路上,我爸說:“好像沒以前好吃了啊。”我媽笑著說:“以前沒東西吃,當然覺得好吃了。”
大概回憶里的一些東西總是美好很多很多。
這是3、4年前的舊文,重拾來看不禁想到曾經扯過的另一篇短文,當時說幸福是袁術要的一杯蜂蜜水,幸福是呂布要的光打仗不想事。扯的原因是源自后漢書“術既叨貪,布亦翻覆。”
幸福難嗎?在我看來。難。只有不再得到的時候,回頭想,才覺得幸福曾是那么簡單。
但是幸福又那么簡單。只要她在附近的時候,你小心地感知、把握,如同把玩一件古玩,聆聽一首爵士,欣賞一幅畫作,擁抱一個家人那樣小心,那你就能見到她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