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不舒服,偷懶了,俺娘倆去店里吃了點面。
下午收到網購的書架,手工組裝起來,由于方法不對或者手勁不夠吧,拼的不太結實,有點要散架,不過放在桌上不動它也沒事,還是比較喜歡滿意的,把寫作業日常用的都放在這里隨手就能拿到,方便日常學習。
字典因為不知道哪種好所以就都買了,每本各有千秋吧,每次寫作業他問我組詞,成語,近義詞一類,我都其實不會,還得網上現查,直接把答案給他,這樣有了字典他就可以問字典老師了,我省事了,他動手尋找的時候也會不知不覺有所新發現吧。
線下的輔導班效果顯著,他從一個寫作文完全沒思路,要么發呆要么抄襲的,變成了主動完成作業,思路也還不錯。
關于寫文章,曾國藩也有獨到見解,遣詞造句只是表象,古樸典雅是深一層,而文章的氣勢卻不是斟酌詞句所能達到的。
對于孩子呢,什么都不會就從簡單的完成,再到一點點日積月累,至于形成他自己的思想,那需要漫長的過程,能走到哪里并不知道,所以當下從每天堅持十分鐘閱讀打卡開始,這個習慣,會先帶領他堅持到小學畢業。
林曦(暄童的書法老師),很喜歡她,喜歡公眾號里她的文字,意境。所以她出了書,就買了,定價128,小貴。這本書感覺從很多哲思方面去講書法的美,并不是為了學寫字而買,昨晚翻了一會,非常喜歡,是一位從小修習書法,又從事書法教學的人,對于美,對于古典,對于生活……很多方面的領悟。
今年喜歡的人物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很沉穩,很慢,都是長期主義者,又是日日在踐行的。不是浮于表面,也不是喊口號的,這是比去年進步之處。
今天整理衣服床被的時候,繼續聽家書,聽到:至此,家書的閱讀與分享就告一斷落了。有點吃驚,畢竟已經堅持很久了,覺得很長,長到似乎可以長長久久永遠的聽下去,曾對于家人的諄諄教導讓我每次聽都心懷感恩,能以這種方式接受穿越時空的老師教導,是多么殊勝的事情。
在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的情況下,突然,書信就到了最后一封,且曾也將走至生命盡頭,不知道怎么回事,坐在床上靜靜的流了一會兒眼淚,此刻寫來仍是淚水潸然,內心身懷著憧憬感恩與不舍。
近日常常各種雜念的情懷聚集,比如每天都會想起小時候放學下雨了,我們在泥濘的路上跋涉,常常是我到家后很久,父親才到家了,他每次抱著幾把雨衣雨傘去接應,但多數時候都因我們改走它路而錯過,接到的時候不多,每次他都累出一身汗。
前兩天蒸包子失敗,媽媽跟我說,她年輕時也常常失敗,失敗了就喂豬,爸爸就告訴她要多嘗試總結經驗。在那個窮的很少吃白面的年代,爸爸是一個非常心胸開闊的人,全不似如今老了這般小器。
小時候爸爸給我買了很多書,童話故事,成語故事,作文書,也許,那些最初的舉動給予我今天能夠脫離物質世界而更加熱愛精神世界吧。
小時候最痛苦的,就是堅持練習毛筆字,就在前幾年我還耿耿于懷于書法給我兒時帶來的痛苦與壓迫,而如今,我卻常常感恩,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鍛煉了自己的堅韌心性,這又何嘗不是父親的功勞。
即便一事無成,我到現在還是熱愛書法,熱愛看那些繪畫的,只記得小時候看電視里寫毛筆字,我也提出要寫,那時大概二年級吧,從我這一句話開始,父親就走上了為我購買筆墨字帖,監督我督促我的道路,而我長大竟然滿腹抱怨的將負面情緒怪罪于他。卻絲毫沒有感念一位父親對于孩子的一句兒戲而付出的努力和堅持。
至此,我多年心結全已開解,內心只有感動與感恩。世間一切到最后皆是好事,如果暫時你覺得不是好事,那是還沒有堅持到最后。
昨天微博突然看到說鄭嘉穎一家四口,看了一下,幾年前因為看步步驚心,有一兩年時間成為他的粉絲。現在看去,已絲毫忘記了當時的喜歡。
今年看燕云臺又喜歡譚凱,隨后追了一些劇,看了一些他寫的文字和詩。
今年也轉而喜歡上微博,比較喜歡的有一位叫厚閑的,他或者她?每天畫的畫真是很好。生活中值得喜歡追隨的普通人少之又少,網絡給了我們一個平臺,跟著喜歡的人的腳步,慢慢的一點點更加接近自己,豐富自己。
寫的比較亂,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