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貧寒的人,該告訴孩子實情還是粉飾太平?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先講一個故事:曾經看過一個心酸的故事,說的是一個學生想買蘋果手機。 他的父親是個建筑工人,每天在工地搬磚,薪水微薄,所以很窮。但是這位父親平時對孩子是有求必應的,總怕家里窮,會委屈了孩子。

? ? ? 這一次,孩子提出了要買蘋果手機,這位父親心痛了,生活的艱辛造就了他十足的柔韌,但是他沒有教會孩子體諒大人的辛勞。果然,孩子一聽他父親不肯買,就不干了。在他的預想里,父親會像往常一樣答應他。做為父親,他小心冀冀地和自己的孩子商量,看能不能買個便宜點的手機。這個孩子覺得沒面子,因為他的同學大都拿蘋果手機,他于是還是堅持讓他的父親無論如何給他買個蘋果手機。

? ? ? 工地搬磚是個重體力活,多勞多得,想掙多點就得拼命地工作,到哪天年紀大了,也就干不下去了,說不定還會得一身勞累過度的職業病。這位父親的心痛是可以理解地,一個蘋果機的錢,他得攢好久好久。

? ? ? 以往這個少年在家,是要啥有啥的,他接受不了他的父親一再地猶豫,叛逆的他奇怪父親為什么沒有立刻答應。對于這一筆可有可無的高消費,在這個家庭,是一筆很大的支出了。父親還在猶豫,下不了決心的時候。這個少年想不開,竟然離家出走了。家里人幾乎崩潰了。

? ? ? 故事的結尾是,不懂體諒父親的少年在離家出走后,不久,幸運地被警察叔叔找到了。爸爸趕過去相認時,哭得老淚縱橫,對孩子許諾會買給孩子 同學們都有的手機。

? ? ? 少年的被找到,真讓人松一口氣,幸好少年平安無事。但是最后,幼稚的他,還是在蒼老的父親許諾買貴手機給他時,沒有提出拒絕。對他的不懂事,不能不說失望,也對他父親對他的教育感到十分不理解。家境一般,為何對孩子從小有求必應,以至讓他習以為常,不懂換位思考,不懂感恩。

? ? ? 談錢傷感情,但是,不懂評估自身家境實力,一味追趕潮流,對父母親一味索取,不知感恩。是教育的失敗。所以,教孩子理財是有必要地。可以幫他樹立正確地金錢觀念,對自己能力的判斷,對自己未來的規劃,都是有益地。

? ?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