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園載酒西園醉

新近認識一個女孩,正職是游戲公司首席文案策劃,業(yè)余愛好是做菜、讀書、喝酒、釀酒,她還慷慨地將自己的拿手菜色、釀酒秘方,手繪出來,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掛在網(wǎng)上。比如在介紹如何制作櫻桃酒時,她認真地從準備玻璃樽、采購新鮮櫻桃談起,一直說到要加入酒的比例和酒的種類,詳細周全。看到的當(dāng)下便喜歡的不得了,立刻引為知己,當(dāng)即修書一封過去,表達自己欲結(jié)鐘俞之交的愿望。

我是比較贊同一杯在手的。生存的壓力,生活的陡峭險峻,職場的排擠傾軋,夫妻戀人間的誤會爭端,在這一排排的山海重疊之下,十分必要,也完全需要一杯薄酒的溫軟調(diào)和,恣意輕狂。爭奪又怎么樣,運氣背又怎么樣,疼痛悲傷又怎么樣,哀婉炎涼又怎么樣,一杯熱酒下肚之后,你也可以自負傲嬌地輕嘆一聲,諾,我原是可以一點都不在乎的。

但最喜歡的仍然是寒冷的冬夜里,溫一壺老黃酒,就著一碟花生米,閑坐一個晚上。窗外寒氣襲人,冷雨蕭瑟,室內(nèi)桔黃燈光和著酒氣,暖出一場安適和溫情。不談事情,不思過往,只是純粹坐著,喝著,一任溫?zé)岬狞S酒像煙花般在體內(nèi)盛開,享受那微醺中愜意和放松。日間常掛在臉上的僵硬面具在此刻自然碎裂脫落,拘謹?shù)纳硇沃饾u柔軟,也正是在此種種舒展安逸中,方才能真正浮現(xiàn)出一個人作為人的莊嚴和端美。

翻開唐詩宋詞,從那發(fā)黃的書頁間飄蕩出來的必定有一股濃郁的酒香,酒像一個輕靈瀟灑的身影,不時地在先賢們的詩詞中出沒。最有名的當(dāng)數(shù)詩仙李白的那首氣勢磅礴的《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與“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對應(yīng)。萬事如意春風(fēng)拂面時,無須多言,當(dāng)然要把酒盡歡。如果你心懷悲涼,滿腹惆悵無處舒解,不要緊,快快將手中金杯滿上,喝了這一斛,多沉重的心緒都能消解。在李白這里,有無論人生順逆都該痛快暢飲的豪邁奔放。

就連我們婉約派的女詞人李清照亦常常拿酒入詞,以酒佐詩。有“昨夜風(fēng)疏雨驟,濃睡不消殘酒”里的慵懶,也用“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來表達閨中無人可訴的寂寞。談到酒,就一定跳不過詩詞大家蘇軾,他有“夜飲東坡醉復(fù)醒,歸來仿佛三更”的狂放不羈,亦有“持杯月下花前醉,休問榮枯事”的恣意才情,更有“詩酒趁年華”的迫迫提醒。酒,那一掬五谷之精華,籍著偉大詩人們的詩意和情懷,化身為精靈,在時空中穿梭游蕩。

我無法了解,到底是酒精的熾熱纏綿點燃了詩人們深藏于心的詩情畫意,還是他們本身蓬勃旺盛、凜冽恣意的才情,需要酒這“綿軟如錦緞,鋒利似鋼刀”的杯中佳釀來調(diào)和來點綴。總之,詩歌與酒,酒與墨客,像兩朵并蒂而生的蓮花,將中國文化的芬芳帶向了更深遠處。

我們無法擁有古人的才華和情懷,但卻可以效仿他們的灑脫和豪邁,在興起歡暢時,在疲憊低落時,亦可在失意孤獨時,執(zhí)酒擎斛,把酒對月,小酌亦好,狂飲亦可,只為不負歲月一場。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