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簡書》上咬著牙、捏著鼻子、跺著腳,糾結無比的拋出了一篇其實自己也并不怎么滿意的文章,完成了在《簡書》上發表文章的破冰之旅。不要奇怪為什么我會將這個過程描述的如此痛苦?因為它的確如此……
從2015年1月份開始每天堅持寫日記練文筆,從最初的一篇只有一兩句話,到現在的一篇一兩千字。之前是寫在日記本上,寫滿了三大本,后來考慮到日記本不好保存,不方便查找,而且張牙舞爪的字跡,事后翻閱自己都看不懂寫的是什么,更是看不進去,所以改成了寫在電腦上。文檔上寫文字,字數太少看不過去,所以對字數有了要求,每次不寫滿一頁文檔都不好意思停筆,于是東拉西扯湊合著寫,居然每次也都能寫上一千來字。文檔保存需要起標題,否則看上去只是日期,實在不知所云,于是每天的練筆都有了主題,在電腦上幾經修改,獨立成篇,這和之前在日記本里想到哪寫到哪的漫談寫作方式有了很大的進步,也自認為寫的還不錯。
現在就一點小感觸洋洋灑灑的寫上千來字,對于我來說不是太難的事。但是老弟看我近期的文章后說,我現在的文筆和大學時相比,既沒有進步也沒有退步。我很不解,因為我認為我應該進步了很多才對,至少我現在很有話說。我不知道老弟是拿我大學時的哪篇文章做對比,可是他的話很讓我警覺,我努力了那么久,難道其實只是長時間在走一條很平緩的路而已?老弟當時建議我把文章公布出來,說只有收到讀者的即時反饋,才能進步的更快。我當時的推詞是,不著急發布,先把文筆練好再說,發布文章的渠道現在多了去了。但是看的書越多,尤其是看了萬維剛《練習一萬小時成為天才》中關于實踐練習重要性的分析,他說寧可發幾篇灌水的小文也比苦讀十年期待一鳴驚人強,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促使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目前這種自娛自樂的練筆方式,不僅對文筆的提高有限,而且覺得自己寫的好,會不會也純粹是一種自我感覺良好?
于是給自己立下了目標,今年9月1號開始在《簡書》上公開文章。我原以為自己目前已經有一百多篇的文稿了,從中挑一些發布出來應該不算太難。可是當真的要開始這樣做了,我發現真的好難!翻來覆去的選,發現沒有一篇滿意的。9月1號到了,又過去了好幾天,我一直遲遲未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每天在焦慮中懊惱和鄙視自己。我實在詫異這件看起來以為很簡單的事,實踐起來怎么那么令人膽怯,向首頁和專欄投稿是可能被拒,但是公開自己的原創文章是沒有太多門檻限制的,只不過是按下一個發送鍵而已,卻讓我糾結的每天都輾轉反側,難于入睡。后來我實在無法容忍這樣的折磨了,所以昨天給自己下了最后通牒,哪怕我寫的是狗屎,我也要晾在《簡書》上。于是挑了篇《要不要夸孩子聰明》的文章應付了事。其實自己也不滿意,但是覺得文筆尚可,至少流暢,說的也有一點點道理,只是區區的700來字,閱讀時間不過一分鐘,真的是太單薄了一些,這樣的文章很難有深入的思考,最多是一點小感觸。文章拋出去,我在首頁和育兒專欄投了稿子,其實心里沒報什么希望,我只是想對自己盡快有所交待而已。果然,晚上回家開《簡書》,收到了編輯的拒稿,意料之中。
這期間的掙扎和糾結只有自己知道,我以為事情到此為止,萬事開頭的難,我終于踏過,或許就此開始堅持平穩的公布寫作。但是今天下午午休醒來,打開得到APP,看到和菜頭《槽邊往事》的更新是《開始寫作吧》,趕緊點擊進去。菜頭關于提筆寫作之難的描述是如此的讓我感同身受,我在心里輕輕的吶喊,就是這樣的。然后我給菜頭留了言,感謝他告訴我,其實我并不孤獨,我所經歷的是每一個寫作者都必將經歷的。其實我知道菜頭這個人的時間并不長,但是認識之后,在文章的留言還是挺積極的,只是菜頭從來沒有讓我的留言上過墻。沒想到這次,留言發出去不到兩分鐘,通知我已經入選了精選留言,菜頭還給我回復“你的苦難開始了……”我看著菜頭的留言,樂得花枝亂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