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昨天寫了我們A老師的故事,就發生在我的身邊,我們還在教務上一起工作過2年,也有幸曾經是她最得力的助手。
? ? ? A老師是典型的內向型性格。喜歡傾聽,最初認識的幾年,很少聽到她主動聊天。一般情況下,她都會在一個角度讀書,獨處。不善言辭與交際,曾經就有不少同事吐槽,說話像是“扔磚頭”。
? ? 在一起工作的9年,我見證了她的蛻變。前幾天,我們一直都在說“所有的經歷都作數,沒有白走的路。”在A老師身上無疑是最好的體現。
? ? 2008年,她工作第16個年頭,(當然,老師很年輕,身材很好,一直很瘦。是不是自律的人都很瘦?)開始了翻轉的人生。
? ? 之前的十幾年,幼兒園到小學低段,再到小學高段,從普通老師到班主任,再到教導主任,每一步上升都有A老師不斷的努力和反思。A老師曾說,自己上學期間從未上臺去展示自己,講臺給了她另一個世界。
? ? 記得從2008年開始,教學成績從往常的倒數第一,一躍而起,成為班級領頭第一,而且成績高出第2名平均9.6分。于是,有了經驗分享的機會,我還記得她手寫稿,足足寫了12頁。修了改改了修。當時學校條件差,幾乎沒有電腦,她就用這種方式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去完成自己經驗交流的稿件,用教務處唯一一臺版本為Windows2000的電腦做了PPT,來回反復修改許多次。每天上班她在,下班她還在。
? ? 在那次經驗匯報中,不善言辭的她,流利而有邏輯性的介紹自己的教學經驗,班級管理,和自我學習。我們能夠感受到她的緊張和顫抖,但是,真的已經非常棒了!
? ? 再后來,幾乎每個學期都走了外出培訓的機會,每次回來必做的是,匯報。而我發現,在她每次培訓后,1+1的教育博客上就即時性的有一篇學習的感悟與理解。我們也慢慢明白,從幕后走到臺前,去分享,積極的準備,勇敢的展示,不斷創造這樣的機會去實踐去練習,背后的“靜學力”才是真正的“爆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