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之光》中的幾個關鍵詞

這是一個運營行業,有近十年工作經驗的中老司機的書,對于剛剛萌生運營意愿的小鮮肉來說,可以瀏覽瀏覽,以下是幾個關鍵詞整理,拿走不謝。

別問我怎么不寫小學生閱讀作文了,別問我為啥老是丟關鍵詞,你懂的,就是因為懶。

有的人困窘而懶于思考,有的人思考而懶于學習,有的人勤學而懶于梳理,有的人梳理而懶于成文,有的人成文而懶于匯報,有的人匯報而懶于出具方案。

我是那個從頭懶到尾的人,要不是為了表示這不是百度抄來的,這幾行字我都懶得寫。


1、未來必將是運營驅動的時代:簡言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經歷了概念驅動、產品驅動的時代,現在正在跑步進入一個“運營驅動的時代”,這個時代運營越發重要、運營崗位越發不可或缺、運營與生產、渠道、營銷將更加緊密結合。

任何行業或職業,甚至現象,都有興起、系統化、衰落的過程,其中會經歷諸多討論,比如這玩意兒是什么、怎么玩、如何梳理、怎么實踐等,比如之前的建站、比如SEO與SEM、比如推薦與算法、比如產品經理,都是這樣發展而來。

“產品經理”2010年前認知混亂,2011到2015年間百花齊放、集體建設,2015年以后,趨于統一和完善;

“運營”這玩意也正在經歷這樣一個過程,現在大概處在中后半場了,大部分人已經知道它是什么鬼,怎么玩,如何梳理了,放眼望去,今天的互聯網行業,上有BAT布局、中有VC投資、下有創業者細分市場,哪個公司站出來不在褲兜別張二維碼都好像缺點啥。

總之,簡單而言,接下來,大量企業和需要銷售人員一般,正在渴求質量上乘的運營類搬磚職員,這批人懂點營銷、懂點互聯網技術、懂點推廣和內容,未來一邊各種打雜,一邊不小心建設著這個時代。


2、運營也是打雜:看名字就能思春,運營嘛,就是讓一個產業、行業、產品、店面、活動、文章等等,運作并營業下去,那要做哪些事情呢,答曰,該干嘛干嘛,要寫文案了,上;要搞活動了,上;要做推廣了,上;要合作渠道,上;要修電腦,上;要搬桌子,上;

不過,別看是打雜,干得好的人,未來是有能力當上CEO,成為加班狗的,不過這需要打雜的人各方面都專業一點,懂內容、懂營銷、懂技術、懂社會、懂傳播、懂媒體,懂所有人……

當然,現在普遍認可的運營常見內容板塊是:內容運營、活動運營、渠道運營、用戶運營。


3、運營是專業打雜:打雜嘛,當然是給公司業績打雜了,比如服務于品牌、服務于產品、服務于市場、服務于宣傳,品牌、產品、市場、宣傳等負責界定和提供長期用戶價值,運營則要負責創造短期用戶價值,并協助公司完善長期價值,所以運營是系統的、專業的給所有人打雜。


4、運營是可控的:在著手解決問題、開展工作的時候,不是邊走邊看,而是控制事件發生的概率,盡力讓70%以上的事情變得對自己可知、可控,留下30%不確定,任由發酵,怎么做到呢?


l首先,要界定一下,運營中的指標是由哪些分支指標或哪些要素構成的;

l其次,這些提煉出來的分支指標或要素,現在是否可以提升;

l再者,具體如何精細化提升;

l最后,數據分析,通過極度精細的數據分析,幫助運營層層拆分,掌控整個站內生態。


5、運營的一些特色:之所以運營不叫產品、不叫市場、不叫推廣,是因為它有那么點態度,所以我們經常可以運營有這些特色:


首先是原創,賣個豬肉堡、賣個米粉、搞個讀書會,都要生產幾篇內容、搞個見面會、發布會,宣布說,這塊地是我的;

其次是人格化,賣豬肉堡的老板天天抱著黑豬打廣告,賣雞的管自己叫“叫了個鴨”,搞讀書會的要把自己名字植入進去;

再者是有方法、有態度,傳統商業倡導電話戰術,打100個電話,總有10個電話會接的,總有1個會買的;互聯網早期倡導產品致勝,我服務器多裝點,我用戶肯定多,我功能全面點,玩得肯定high;現在講究人格,要懂薛之謙、要會咪蒙體、要和用戶站在一起罵街、要態度鮮明。

再再者,有情趣,大家都說段子,都咪蒙體,都賣萌,有情趣就成了軍備競賽的下一關口,所以運營者都在打造自己的情趣用品,不是,是情趣商品。

再再者,有溫度,人類社會從來都需要情感慰藉,沒溫度肯定不行,不能陪著用戶熬過失戀的夜晚、走過流血的大街、跨過冰封的山川、路過人潮涌動的大海的運營,在人類社會里自然是不會長久的。運營雖然成不了《簡愛》、《鋼鐵》、《起風了》,但還是要有溫情,時不時來點人文關懷。


6、這樣的運營怎么做到:三步走,提煉標簽、確定調性;發內容、搞活動;產品化、使流通。


很好理解,先從產品段回溯,看看能提煉出哪些棱角分明的標簽;再用一系列具體、切實的行為動作去支撐起這些標簽;然后生產內容、組織和包裝了,流通出去。

在互聯網行業做內容,一般有兩種內容生產模式:PGC(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專業內容生產模式)和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戶生產內容模式),整個運營,觀而言,其實就是怎么找關鍵詞,怎么生產內容,怎么持續生產內容,怎么活著繼續生產內容的一個過程。

相信看過往期關鍵詞的同學都還記得,這個過程概分四步:選題策劃——資料收集——整理——內容加工生產——組織與呈現,即使加了UGC,還是這個框架。

當然,生產好內容就不要干坐著了,優先邀請和去撬動一批中高粉絲為你點贊,比如知乎、微博,張天一的米粉就是這么賣的,詳情可閱讀《伏牛傳》,這里不多說;當它在網上流通起來的時候,要考慮定期策劃制作專題了,以做好核心拳頭內容的推送,并趁機大搞活動、狂圈地盤。


7、內容圈地的8個指導原則:常用到爛俗的8個圈地原則,分別是:


第一、物質激勵——以直接物質獎勵刺激用戶參與某個行動。比如某新上線的社區產品,告訴咱,只要認真發一條心情,或是評論,或是勾搭妹子的感受,就能獲得價值20元的豪華方便面一份。

第二、概率性事件——讓人的賭徒心態充分肆虐。比如,趁騰訊不注意,搞個小小的“抽獎”,總有幾個不養寵物的單身狗閑的蛋疼來參加的。

第三、營造稀缺感——人對充裕的東西天然無感,具備稀缺感的東西卻總能刺激人的欲望。比如,*************************以上段落經審核發現有少兒不宜內容,因之打了馬賽克。

第四、激發競爭意識——弗洛伊德說,人有三大硬需:求生、性沖動、渴望偉大。為稀松平常的運營賦予一點點“競爭”意味,比如讓用戶覺得留言上榜了很偉大,比如讓用戶覺得留言被點贊多很偉大,比如讓用戶覺得“微信運動”打卡排名靠前很偉大,比如讓用戶覺得買個“搖步機”、“保證每天搖出9萬步”很偉大。

第五、賦予某種炫耀、獵奇的可能性。比如特大新聞、重大事件、七級海嘯、九級狂風、100頁運營PPT、上千個方案模板……

第六、營造情緒認同——看似講故事,談自己,其實是價值觀植入。比如這一段:

我們是幾名互聯網行業的產品經理和運營,從業十年,從不知名小公司一路成為BAT等一線互聯網公司總監。這十年生涯,我們全靠自己摸爬滾打走過。其中尤其記得,在我們入行的前3年里,從沒有人跟我們系統講過,到底什么是產品,什么是運營,產品和運營該怎么做?這個只能靠自己摸索來得到成長過程,痛苦低效,且漫長無助。經歷了這些的我們,太知道對于新人來說,擁有一套成體系,能把產品和運營講清楚,且還富有一定實踐指導性的學習內容,是多么迫切,多么需要了。這成為了我們想要做好這套雞湯課程的初心。如今,我們準備了十年,歷時3年,線下授課累計超過1000小時后,我們終于把它變成了一套在線課程。希望它能夠幫到你一點點。

第七、賦予重視感;

第八、通過對比營造超值感,短話短說,大家都知道的。


8、活動圈地的基本框架:一般而言,要能活動圈地,還是需要一些復雜度較高的運營項目操盤經驗的。知道需要哪些賬號、哪些資源、哪些環節、怎么推廣、怎么策劃事件,怎么引爆話題等等,簡單來說,至少包括這幾個基本環節:


l理解不同發展階段的運營側重點;

l站在商業模式和業務邏輯的層面,理解不同業務類型、不同商業模式,找到運營上最大的核心突破口和核心要點;

l結合產品形態、產品的核心業務邏輯,完成和搭建起一個足以支撐該業務順暢運轉起來的運營體系;

l執行、執行、執行、反饋優化


9、大多數運營都在做這么幾件事:


初期——不斷通過廣告片、軟文、演講、直播分享等形式對外傳遞信息。

然后,對內,求爺爺告奶奶找到一群“XX界大V”成為典型標桿用戶,對外,拿小喇叭廣播,打造運營調性。

接著,官方或“帶頭人”發起和組織N多活動,比如“一起記晨間日記”、“月度目標大挑戰”、“表白之夜三行情書”等。

然后,收錢,收錢,收錢,向新人收錢,各種會員費、課程費、進階費、VIP卡費、咖啡費……

當然,同時還有渠道鋪設,占據各大入口。如搜索引擎、應用商店、各大渠道分發平臺,反正該占據的位置,越靠前越好。

最后,品牌傳播,占據認知。不斷通過活動、事件、媒體報道、PR軟文等各種方式面向行業和用戶傳播品牌,讓所有人都知道,聽書上喜馬拉雅、看人吹牛找羅輯思維、看吐槽視頻找papi醬……


10、用戶運營、渠道運營,以及運營人的職場路徑啥的就不丟出來了,畢竟說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是一件很累心的事,一點樂趣都沒有,咱們戛然止于此,不意外吧。


||往期關鍵詞清單||

《文案訓練手冊》9個關鍵詞整理

《開發故事創意》中的7個關鍵詞

《尖叫感》21個關鍵詞匯總

《市場營銷學》關鍵詞清單-下

《市場營銷學》關鍵詞清單-上

《騰訊傳》中的關鍵詞清單-3

《騰訊傳》中的關鍵詞清單-2

《騰訊傳》中的關鍵詞清單-1

《好好說話》中常用句型清單

曹德旺《心若菩提》筆記

《清醒思考的藝術:你最好讓別人去范的52種思維錯誤》閱讀筆記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