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我們也如同鏡前少女一樣,有著人前的一面,也有著平日里少為人見的一面。自己暗藏的心事,鏡子就是用來自我審視與自省自悟的物件,愿我們能從鏡子中不斷反思,思考,品讀人生。
愛是想觸碰卻收回手
悲劇,就是把美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泰戈爾的詩句“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舞蹈和音樂是普世的語言
有時候,閱讀并不僅僅是看懂或理解書頁上的文字那么簡單,還包含了閱讀前的摒除雜念與靜心,以及閱讀后的反芻及思考。
音樂是生活的涼拌,與面包和酒一樣觸手可及且不可或缺。
夢的單純的力量,支配著我的景物
梯子通向哪里
梯子下端觸不到地,上端又望不到天,兩端都是空,從不知名的地方,梯子立起來;通向的,又是另一個未知。上指夢想下至鮮活人世的梯子。它們不規則,它們被隨意丟放,它們不通往任何地方,宛若飄浮在某個虛空迷蒙的空間里。梯子雖然可以助人登高,甚至助人逃離,但人在攀上梯子之后,忽然發現身處陷境,無處躲避。
梯子通向哪里,也時常不為認知,或許就隱藏在我們心中的哪一個角落。或許直達我們心中的理想與夢境。
突然間很喜歡米羅的畫風,很喜歡他,卻常常看不懂他。或許,連他自己都看不懂自己。他不愿將自己限定在超現實主義流派中,又對立體主義心生厭倦。畫中那些梯子,似乎是為他本人而畫;他沿著那些漂浮在虛空中的梯子上上落落,一直在尋找不確定,也一直在與所謂的“恒常”與“經久”抗爭。
?讀完這本書,再次強烈的感受了被藝術熏陶的氣息,或許每一幅畫中都有著難言的故事,文字與畫面的動感結合起來,或許有些文字都表達不了畫面中的美感。語言描述不了繪畫藝術品中的強烈氣息,像去798藝術區的時候,當你置身于藝術品繁華的畫廊時,你覺得一種藝術感油然而生,不由得發自內心的欣賞。或許沉浸在那里整整帶上許久,你都欣賞不完畫中的奧妙之處。即使隔著數百年時空,卻分明就是身旁流動的人事與風景,抬眼可見、觸手可及。畫中還是書中,藝術中,都描繪著不一樣的世界,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愿我們能在這些個小小的細節中把握人生的真諦,體會世界的五彩繽紛。愿我們能深深體會到那些藝術家門帶給我們的絢麗的風景。愿我們都在不斷提升自己!
致敬作者,給我的心靈又上了一課,這本書看的很快,可能是有人想一股氣看下去的沖動,也有那種藝術文字感交錯的乞息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