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是主觀當下的概念,我們根本無法定義
從小,我們羨慕的完美對象大概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慢慢長大,我們又開始羨慕“別人家的父母”,“別人家的老公”,“別人家的公公婆婆”……
因為在我們眼中,他們的生活就是完美,就是我們羨慕的對象。
而我們總在羨慕,總在遺憾,正是因為我們自己不完美。
我們看到的都是別人風光的一面,從未看到別人的辛苦,從小,媽媽就會告訴我們“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可是即便如此,我們都會想說,我愿意念別人那本經,因為他們現在很好很完美。
《歡樂頌》里,曲妖精說過“什么叫局限呢,局限就是砍柴的以為皇帝拿金扁擔。”
而完美是一個主觀當下的一個概念,同樣也是一個根本沒有局限的概念。而我們所以為的“完美”,都局限在我們的自以為是里,我們目前看到的,感受到的最好的東西,就是我們現在認為的最完美的生活;而當我們看到更好的,更完美的東西,那我們對完美的界定又會隨著我們的眼界和經歷而發生改變。
所以,完美,真的沒法定義。
我們理解不了別人眼中的完美,我們只能追求自己的完美
奇葩說辯論現場,每一個辯手都試圖去嘗試詮釋一下“完美”的概念,甚至期望找到近似的詞去近義詞替換,可是,最終沒辦法給予完美一個十分精確的概念。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中寫一個漁民在海邊曬太陽,一位紳士走過來對他說:“天氣這么好為什么不去捕魚呢?”漁夫說:“先生,捕魚干什么呢?”“捕魚你就能掙很多錢啊?”漁夫說:“掙錢又為了做什么呢?”“掙錢你就可以買一艘更大的船”,“先生,買大船又做什么呢”“這樣你就可以打更多的魚,掙更多的錢,”“那又能怎么樣呢?”“這樣你就可以像我這樣,在海邊曬太陽”。漁夫說:“先生,我現在正在這樣做呢”
漁夫不羨慕富翁,他覺得現在可以曬太陽的生活就很完美;我們總在自嘲,我們就是漁夫,我們可以活在當下,現在就享樂,可是,我們未嘗不羨慕富翁,我很羨慕,不知道你們有沒有。
因為曬太陽是當下很完美的生活,而當漁夫的儲備糧食吃完了,又得繼續開始捕魚,陷入的正是富翁所說的循環。
可是富翁因為很有錢,所以,他想曬太陽就曬,想工作就工作,想捕魚就捕魚,他擁有了更多選擇的權利,不是嗎?
我們常常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當我們為生活疲于奔命的時候,我們大概不會認為我們的生活完美。
諸如此類半吊子的例子,數不勝數。
像是小時候看到童話故事,完美覺得那很完美,有一個白馬王子,王子和公主有一個盛大的婚禮,然后幸福快樂的生活,然后全劇終。
可是,從來沒有講到過王子和公主婚后的生活,這一點,是我們長大后逐漸意識到的。
因為是童話,只要告訴我們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就是完美,因為那時候的我們根本沒辦法意識到和理解婚后生活的瑣碎和一地雞毛吧?
“完美”這個詞兒,從來不是來自于本人,而是來自別人
當我們羨慕別人的完美生活的時候,是我們給出的“完美”這個評價。或者別人羨慕我們的生活時,別人會說我們的生活很“完美”。
回想一下,我們什么時候對自己說過,我們的生活和完美?
“完美”一詞,發明出來,似乎就是為了夸贊別人,羨慕別人的,隱藏的內涵,就已經包含了將別人的生活與我們自己生活的一個大致的比較。
當別人過的比我們好,他們就是完美,就已經是我們羨慕的對象。
可是,我們羨慕的對象會始終如一嗎?不盡然。
我們羨慕的對象會改變,曾經在下崗潮來之前,會有人羨慕那些具有穩定工作飯碗的人;而當下崗潮來臨之際,很多人紛紛下崗,下海經商……到現在,很多在穩定工作崗位上的人,反倒很羨慕那些曾經下崗自己淘金的人。
世事無常,當你羨慕別人的時候,也許有一天不經意間,你會成為別人羨慕的完美人生。
“完美”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人言可畏”
在“暴擊”那一期里,飛飛提到了他曾經的鄰居對他惡言相向,而在這一期里,他也說他不理解為什么他的有錢朋友居然會說“現在的人都挺好的,每個人都對我很有禮貌,輕聲細語,而且相處很和睦”,可是飛飛卻一臉懵逼“難道我這二十幾年待的是個假娛樂圈?”,最后他發現,當他這一兩年火起來之后,他身邊的人對他的態度也逐漸好轉,有大媽會在他去機場要晚點的時候,幫他想辦法,有大叔會在他就餐時沒有位置的時候給他主動找個拼桌……
這,是怎么回事啊?他說他能理解,因為他變好啦,所以別人也愿意對他好。
其實,我們也都活在人言之中。
我媽在別人眼中很完美,別人都說我媽是很好的媳婦,很會掌家的好手,在她老公也就是我爹被騙掉全部積蓄后,她支撐起全家,我爹現在依舊一事無成,混日子,她各種兼職,當時還得照顧要考試的我,還得緩和家庭關系……
她在別人眼中是完美的。
可我不覺得那就是我媽自己想要的完美生活,老媽曾經有很多上進的機會,她的水平完全可以考過注會,可是當時家里橫遭突變,一切都放棄了。她在一個單位工作那么多年,卻從不晉升,或者說自己一點野心也沒有,我曾經問她愿意,她卻說,一個家里,你爸已經是這樣扶不起的阿斗了,我哪里能混的比他好?要是你媽我比他職位高了,外人怎么說我們家,怎么說我,說我是怎么怎么走后門了,說你爸怎么怎么沒用了,如果要幫你爸一把,是不是又該說他吃軟飯了?別人說的話得有多難聽……
直到現在,我都想不明白,WTF?
她這么一位優秀的女人,為什么不能比自己老公混得好,為什么比自己老公混得好就得有流言蜚語去說她?她的事業心,為事業奮斗的權利呢?
后來我到北京,甚至很認真的跟她討論,讓她辭去工作,來北京跟我一起打拼……她又說,讓你媽我放著事業單位不做了,馬上退休了還辭職,還來北京跟你一起打工?那人家不得說死我啊,說我這個媽怎么當的,不把閨女勸回來結婚生子,反倒跟她一起發瘋北漂,連正常退休都不要了……
我優秀的媽,就在一次又一次的懼怕流言蜚語中,逐漸放棄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了別人眼中,別人口中“完美”的人。
我相信我媽媽心中的“完美”絕對和別人口中的“完美”根本不一樣,卻總在一次又一次的人言可畏中妥協退讓。
“完美”這個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并不完美,還阻礙你完美的人,他們丑陋的嫉妒心,他們的惡毒的流言蜚語,他們希望能夠按照他們的完美標準去塑造你。
我們討厭成為別人家的孩子,我們更希望父母能夠看到我們本身的進步,我們希望我們的完美不是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之上,而是我們成為自己希望成為的人,我們過上我們想要過上的生活。
當父母對我們的評價更多的是“呀,跟上次比,你又進步了,能夠自己疊被子了,能夠自己刷完,能夠自己做飯,能夠自己掙錢養活自己,能夠有擔當……”,而不是“你看別人家的孩子會多少才藝,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工資漲了多少,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又考了多少分……”
當,別人成為我們的“地獄”時,我們怎么可能過上完美人生?
我心中的完美,就是別人閉嘴,然后我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有這樣的按鈕,我按!
如果,這一鍵完美的按鈕,是為了讓別人閉嘴而按照他們的想法完美,那我不按!
別人閉嘴,是前提,完美才會是我想要的結果~!
你呢?
(作者:星雨小妖)
參與“綜藝咖”專題活動,盡在:《搞事情:綜藝打卡show,坐等大咖秀!》
往期“奇葩”相關文:
(作者:星雨小妖童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