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書寫 ?:你是如何成為今天的你?先天?后天?先天+后天+個性化的覺得(私人邏輯),我們每個人決定了自己的人生,不是別人來決定的,是由我們自己來決定的,是我們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所做的決定,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在做決定。個體心理學說,發生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和決定。改變分成了四步:第一步是意愿(你必須有想改變自己的愿望);第二步:察覺(讓你打開燈,讓你看到自己的不好的模式);第三步:接納(我已經做的足夠好了,);第四步:改變(當做到接納時改變就自然發生)。所有的問題都是在關系中產生,也在關系中解脫。
改變:改變是個持續的過程,改變是在我們接納現實后,接納就是把我們的想法感覺行為同我們的個人價值來分開。讓我們做一個真實的自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 ?這條橫線代表我們的人生,我們出生是有這個x點,當我們剛出生時我們本來就是足夠好,我們現在做的這些成長改變都是為了做回那個x點的自己。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有個自卑感和自卑情節,自卑感是人類的一個本性,所以人類才不斷的發展前進,適度的自卑感是有益的。
? ?小時候這樣的時刻很多,但很多事情我已經記不起來了,我感覺自己是有意的去選擇了遺忘。因為每次的回憶都會讓我自己的內心特別的痛,每次的回憶都讓我的胃有種被火燒著呢感覺,灼痛。
? ?回憶一件小時候感覺失望自尊受損的事情,雖然我已經參加了三期鼓勵咨詢,我每次回憶的事情可以不重復。
? ?記得六七歲的時候,印象中是沒有上學。媽媽是賣豆腐的,所以家務活都是我們四個兄弟姐妹包了,那個時候我負責喂家里的三頭豬。有一天早上(大概是一年中的四五月份),早上七點二十左右,我在同村里面的一個年齡跟我一樣大的小男孩玩跳房子,玩的很開心,忘記了要喂豬這回事情。那個點我也沒有想過媽媽會回來,很不湊巧的就是那天的豆腐特別好賣,她就在那個點回來了。她看到我在玩,沒有去放豬出來吃食物。非常的生氣,把我叫回家,我剛走進家門,走到房子的中間位置時,我媽就啪的一巴掌打在我的臉上,非常的疼,還流了很多鼻血,當時我記得自己沒有哭。我內心的感覺是失望傷心更傷自尊,我更想不明白的是為啥下手那么重,她真是我的親媽嗎?這個時刻我是屬于負方向上的一點?我為了避免受到我媽的指責和挨罵或是挨打,我每天過的提心吊膽,我很焦慮和很大的壓力,我剛不能忍受的是家里的臟亂,盡管有時我已經很累了,但我還是無法忍受家里的亂七八糟的東西亂丟。
? ?我是如何過渡補償的?我每天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我媽回來,從那以后我每天都很自覺的去做完家里的活,甚至很長時間我都在我媽回來之前把所有的家務活都做了,地板上有一點點的臟東西,我都會去掃干凈。我養成了自覺,自主的習慣。如果把這點看成是正方向的一點,我的感受是輕松,舒坦。人生不需要處處那么完美,人生更不需要處處去提心吊膽。
? 如果我不必證明任何事情什么,只做我自己會怎么樣?我覺得舒服,開心。我會等我開心心情愉悅時再去做家務活,我不需要證明自己的能干,更不需要證明自己的勤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