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企業如何搭上"互聯網+"順風車

品牌,不止設計,還得營銷。

傳統企業為什么要進行互聯網轉型?

簡單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傳統行業”,即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它代表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域之中,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隨著市場經濟的轉型,80后、90后不斷成為市場的消費主力軍,而這一類人群天生接近互聯網。同時,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讓信息更加對稱,從而使人與信息的鏈接更加自由,催生了依托互聯網運營的商業盈利模式。

傳統企業互聯網化

“互聯網+”的本質就是高效率與低成本的整合。比如天貓、淘寶、京東等平臺把產品的銷售環節搬到了網上,獲得了用戶的親睞,其核心就是互聯網的方法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再比如近幾年火熱的O2O模式,采用了從線上到線下、線下到線上的用戶體驗模式,不僅拉近了與客戶之間的距離,從而降低營銷成本,快速精準獲取用戶反饋數據,從而來改進和優化自身產品。精準投放,精準切入用戶痛點。顧名思義,“互聯網+”就是傳統企業互聯網化,一般我們可以從商業模式、管理模式、生產模式、營銷模式來進行傳統企業互聯網化。

商業模式互聯網化:用互聯網模式開辟新業務,整合內外資源用互聯網的玩法重構整個商業價值鏈,針對現有業務進行內部賽馬和自我革命或跨界顛覆。例如騰訊用微信攻擊手機QQ,馬云給淘寶無線下的命令就是干掉淘寶,順豐用“線下網店”嘿客來顛覆物流業。

管理模式互聯網化:用互聯網思維武裝全體人員,用互聯網精神來改造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和產業的上下游價值鏈?!捌降?、開放、協作、分享”既是互聯網精神,也是傳統企業互聯網化的思想基礎,甚至可以說是衡量一個企業能否開始互聯網化的重要指標。

產品模式互聯網化:用互聯網研發產品的模式來改進生產環節,盡快的將產品投向市場,讓用戶參與產品試驗,并根據用戶的反饋進行改進,將用戶反饋囊括在糾錯機制之中,形成內部創新的標準化體系,加快產品的更新周期,實現快速迭代。

營銷模式互聯網化:依托現已有的優質平臺精準的發現用戶需求,最大化的降低營銷成本。不斷提升消費者體驗,來增強客戶黏性,實現線上與線下的有機融合。

判斷“互聯網+”企業的標準

首先,從用戶層面判斷企業是否為用戶營造了一個協作、分享的良好氛圍。企業與用戶之間的信息是否自由流通;企業對用戶的產品或服務信息是否最大化或全部展示,便于用戶做出最明智的選擇;企業與用戶之間、用戶與用戶之間的互動交流是否自由通暢,以便通過用戶的反饋和訴求來驅動產品和服務更新迭代。其次,從價值鏈層面判斷企業與利益相關者之間是否建立在“平等、開放、協作、分享”的商業生態平臺上;也就是整合產業鏈的上下游是否為了消減產品到達用戶的中間渠道環節,最大化的讓利給用戶,為用戶提供更大價值是為了整合后最大化的獲取壟斷紅利。再次,從員工層面判斷企業是否要求企業員工具備應該具備的互聯網思維,企業是否采用互聯網化管理思維進行員工管理。

總之,在移動互聯網浪潮最大的沖擊就是倒逼傳統商業回歸人性,所以“平等、開放、協作、分享”的互聯網精神也就是“互聯網+”企業的文化根基。所以,只有當我們明白了這些,才能順勢而行,搭上這一趟“互聯網+”的順風車。

微信公眾號:gzchiling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