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個多星期前就收到簡書薦書寄來的《背對世界》,本以為一個下午就可以讀完,我愣是在讀了一個星期后,仍然云里霧里,不知如何下手。這種感覺我似曾相識,在讀杜拉斯的《情人》時也曾如此,故事很簡單,一句話就可以講完,但你卻翻來覆去就是覺得漏了什么,說不出來,但堵的難受。
《背對世界》是一本短篇小說集,收錄了《最美麗的歲月》《銀婚》《鮑里斯·貝克爾掛拍時》《一家廣播電視臺的慶典活動》《卡爾、鮑勃·迪倫和我》《香腸與愛情》《背對世界》七篇小說,書中大量涉及了德國的歌謠和文化背景,不僅主人公的名字難記,連故事也略顯晦澀難懂。
這本書描繪了最普通最大眾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也可能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書里的每一場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無時無刻,悄無聲息。
唯有真正讀懂這本書的人才知道,我們窮其一生,我們沒有勇氣,我們注定成不了那個敢愛敢恨的主角。
結婚,不代表相愛
你會和一個男人結婚,你會為他生一個孩子,你會向別人介紹這是你的丈夫。但,你不一定愛他。
本書開篇第一個小故事《最美的歲月》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在結婚生完兩個兒子后,突然發現原來自己愛的是女人。正當女主決定前往米蘭看望自己的女友時,總是仇視她的母親卻提出要與她一同前往。
在與母親一同前往的路上,女主漸漸解開了心結。母親云淡風輕得說著女主出生的故事,戰火紛飛,所有人都在防空洞中求生,搖搖欲墜的房間中燭火搖曳,一聲啼哭在兵荒馬亂的死亡中象征著生命。
“恐懼,為了生。幸福,為了生。”
一句話,直擊心房。
生命的誕生向來欣喜,而母親卻郁郁寡歡,因為這個孩子,是那個自稱為她丈夫的人在戰爭的休假中給予的,無關責任,無關愛情,只是一時貪歡的結果。
我們所能慶幸的是,母親雖不得不生下孩子,卻依然勇敢追求自己的愛情。故事的最后,女主終于從母親的遺物中,找到了母親眼里求而不得的向往,三張照片,最后一張,是母親和卡拉姑媽在接吻,一往情深。
男人留下的絕望,就由另一個女人來給予。看到這,我才終于恍然大悟,明白了母親對女主刻薄的態度,也明白了母親多年來孑然一身的緣由。母親至死都未將真相說出,正是為了保護和卡拉姑媽這段最美的歲月。
縱然我們各自成家,兒孫成群,此生唯有與你一起的,才是我最美的時光。
白頭偕老未必是件好事
本和阿爾瑪舉行了一場結婚25周年紀念日的銀婚聚會,乍一聽,25年,是一段多么令人艷羨的時間跨度。但在這場聚會結束前,沒有人預想到這場聚會結束后,散掉的不僅僅只有宴席,還有人心。
萊奧和古德龍正在因為萊奧吃過狗屎的事情覺得惡心;海因茨和薇薇安在裝作很恩愛之后不得不宣告真相是兩人已計劃分手;喬納森依舊一個人說著別人聽不懂的話;安尼塔還在為了逃避結婚而流浪;加博爾得了艾滋病,和他同性別的克里斯蒂安正在下決定陪他度過難關。
“說到底生活就是個謎,是個秘密,而且沒有謎底。”
阿爾瑪原先并不看好的那對男同,卻在生死攸關之際選擇了相守相伴,而那些看起來本應該和他們一樣舉辦銀婚紀念日的情侶們,卻分道揚鑣。
本還在津津有味得發表著銀婚的致辭,只有阿爾瑪一個人知道,這場致辭看起來多像一場鬧劇。她想到與本故地重游的時光,當曾經那些激情都已褪去,只剩兩個人無言的并肩前行。最可怕莫過于,同一個地方,同一個人,不同的感受,連記憶中最甜蜜的場合都變得面目猙獰。
25年的婚姻,親情早已勝過愛情,連稱贊夸獎都像是早已寫好的廣播稿,未開口,已心知肚明。許多人窮其一生追求兩個人的默契,卻不知,真的默契是婚姻最大的殺手,一成不變,相顧無言。
“幸福是照在旅館壁紙上的陽光,否則只存在于回憶。人只有失去后,才知道什么是幸福。”
銀婚聚會結束后,阿爾瑪沒有如往前一樣收拾家務,而是直接躺在床上,她正在計劃著離開本,離開這個閉著眼都熟悉的家。阿爾瑪想在衰老和死亡的最后,揭開愛情最偽善的面具。
幸福就像一束荊棘,你抓的越緊,刺扎入手心的傷口就越深,最后你只能被迫扔掉。如果一開始,你就只是張開手輕輕得拿住它,那么它就會一直在你手中,溫柔相待。
如果最后是你,錯過又何妨
卡爾正在因為女友的出軌暴跳如雷,而女主剛剛和前夫做了告別。《卡爾,鮑勃迪倫和我》最巧妙的設計在于:女主獨自一人呆在家中,任憑家門口外和自己曾有過感情糾葛的三個男人輪番敲門,都無動于衷。直到最后,有個人拿著鑰匙開門進來,是卡爾。在鮑勃迪倫的音樂中,女主與卡爾深情相吻。
一扇門,就仿佛是我們的心門一樣。
這一生,你注定會遇到許許多多的人,你愛他,恨他,為他難過,為他犧牲,最后離開他。
正如故事中的女主,曾與魯珀特纏綿于床榻,最后看著他娶了演話劇的女人;曾與布洛克研究愛情的真諦,但最終仍決定與他的無趣死板分道揚鑣;曾與前夫生下一個孩子,還愛孩子,卻已不愛前夫。
“你失去了你自己,你再現了。”
“你突然發現,你無所畏懼。”
也許女主從來都沒有發現,最適合自己的,是陪伴了自己整個青春的卡爾。直到最后,走過了萬水千山,看過了世間紅塵,才發現,原來最深的愛就在最近的身邊。二十年后,女主終于和卡爾走到了一起。
路過你的人那么多,能走近你的卻只有一個。
兜兜轉轉,反反復復,只要最后是你,錯過多少次,又何妨?
我面對你,背對世界
《背對世界》是本書的最后一篇故事,書亦以此為名。弗蘭齊斯卡想把自己寶貴的第一次獻給一位帥氣又極具技巧的男人,尋尋覓覓,終于遇見海因里希,一個從部隊歸來的男人。弗蘭齊斯卡迅速與海因里希陷入愛河,更直白得說,是陷入性海。
我明白,在性保守了幾千年的中國,一個女孩著急將自己的第一次獻出,并為此孜孜不倦尋找不是丈夫的性伴侶,是一件多么羞恥的事情。然而,在作者的筆下,我未曾看見一個墮落的少女,相反的,我看到了一個少女懷春的模樣,如此嬌羞,引人折腰。
弗蘭齊斯卡與海因里希的第二次見面是在他們發生關系的第二十七年后,彼時弗蘭齊斯卡早已嫁為人婦。弗蘭齊斯卡看到,當初那個教會她性愛的男人老老垂矣,早已沒有了當年的風范,而自己風姿綽約,正當嫵媚年華。她決定用性喚回男人對生活的熱情,她離開時,海因希里正在調戲另一個剛剛推門而入的女人。
她第一次與海因里希在床上纏綿十天之際,世界的舞臺正發生著至今仍有后怕的“古巴導彈危機”;她第二次與海因里希歡愛的五天里,象征著多年冷戰的柏林墻倒塌了。
“她吃驚地意識到,當人們沉湎于自己的私人情感時,是會徹底背對整個世界的。”
二十七年前,海因里希為弗蘭齊斯卡帶來了最美妙的感覺,二十七年后,弗蘭齊斯卡還給海因里希對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相比名存實亡的婚姻,我更愿意說服自己,這才是愛情該有的模樣。我始終相信,性在大多時候,都應當比愛更純粹,無關金錢,無關勢利,無關誓言,只忠于自我,忠于不撒謊的身體。
也許太多時候,我們都賦予了性太多的后果,代表著負責,代表著世俗,代表著未來。恰恰如此,我們才忽略了,性最根本的性質,是放松,是享受,是銘記于心。
誰管世界是否正在毀滅,只要此刻我的懷里是你,我情愿背對世界,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