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丁丁歷險記》的作者埃爾熱逝世。(1983年3月3日)
埃爾熱(法語:Hergé,1907年5月22日—1983年3月3日),也作艾爾吉,本名喬治·勒米(Georges Remi),比利時漫畫家。創造出了世界上最知名的漫畫形象之一的丁丁,被譽為“近代歐洲漫畫之父”。其漫畫著作《丁丁歷險記》享譽全球,至今在歐洲仍然不斷重版,在中國也是八十年代少數幾部能夠在商店中找到的外國連環畫之一。
1907年出生于比利時布魯塞爾,自幼酷愛繪畫。1924年,開始使用埃爾熱這個筆名,埃爾熱的發音和他名字開頭字母的法語發音相同。1925年,開始參與編輯保守派報紙《二十世紀報》(Le Vingtième Siècle),而在1929年他在這個平臺上為他的第一個故事創造了一位年輕的記者形象——丁丁。隨后,陸續開始創作《丁丁歷險記》與《魁可和富魯波克的功勛》兩部作品,獲得極大反響。
二戰后,《丁丁雜志》于1946年創刊,他得以在良好的條件下繼續潛心創作。此后,他陸續創作出了《丁丁在西藏》《綠寶石失竊案》等漫畫杰作,他的漫畫藝術創作達到了頂峰。晚年在世界各地旅游,并熱衷于先鋒藝術。1983年3月3日,他因罹患白血病在比利時逝世,享年75歲。
2.我國第一顆科學實踐衛星“實踐一號”發射成功。(1971年3月3日)
實踐一號衛星是中國“實踐”系列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中的第一顆,同時也是中國發射的第二顆人造衛星。
“實踐”一號衛星于1971年3月3日發射。衛星重221公斤,外形為近似球形的多面體,直徑1米。運行軌道參數為:近地點266公里,遠地點1826公里,傾角68.9度,周期106分鐘。這顆衛星在軌道上約工作8年,于1979年6月17日隕落。它的主要任務是考驗太陽電池,鎘鎳電池,輻射式主動熱控制系統和遙測系統長期工作的可靠性,同時在運行期間對空間物理環境進行探測。衛星上的探測儀器有紅外地平儀、太陽角計等。
實踐一號衛星無論在空間科學還是空間技術方面都具有開創性的貢獻。在軌期間,它進行了高空磁場、X射線、宇宙射線和外熱流等空間物理環境參數的測量,讓我國第一次直接探測宇宙空間環境。它還進行了硅太陽能電池供電系統、主動式無源熱控制系統等長壽命衛星技術的試驗,為中國設計和制造長壽命衛星提供了寶貴經驗,尤其為衛星的電源、熱控制和無線電測控系統的研制開辟了成功的道路。
隨著“實踐一號”的成功發射,我國以“實踐”命名的衛星系列相繼開始不斷升空,在空間科學探測,航天新技術試驗等方面不斷發揮重大的作用。
3.阿拉伯首次發現了石油。(1938年3月3日)
沙特阿拉伯王國(阿拉伯語:????? ????? ??????),通稱沙特阿拉伯(臺譯沙烏地阿拉伯),簡稱沙特。位于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曼、也門、巴林、卡塔爾等國接壤。
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繼承者建立阿拉伯帝國,[1]8世紀為鼎盛時期,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11世紀開始衰落,16世紀為奧斯曼帝國所統治。19世紀英國侵入,當時分漢志和內志兩部分。[1]1924年內志酋長阿卜杜拉·阿齊茲·伊本·沙特兼并漢志,次年自稱為國王。[1]經過多年征戰,終于統一了阿拉伯半島,于1932年9月23日宣告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國,這一天被定為沙特國慶日。[1]
沙特是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石油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總量的21%左右。沙特實行自由經濟政策。麥加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誕生地,是伊斯蘭教徒朝覲圣地。[3]
沙特阿拉伯的金融體系完善發達,沙特的旅游業也比較發達。沙特政府鼓勵私有經濟的發展,以減少國家經濟對石油出口的依賴,同時為快速增長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沙特阿拉伯也使用大量外籍勞工。經濟發展以工業為重點,石油和石化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是主要的經濟來源。
4.《時代》雜志的創刊號正式出版。(1923年3月3日)
《時代周刊》(Time)又稱《時代》,創刊于1923年,是近一個世紀以來最先出現的新聞周刊之一,特為新的日益增長的國際讀者群開設一個了解全球新聞的窗口?!稌r代》是美國三大時事性周刊之一,內容廣泛,對國際問題發表主張和對國際重大事件進行跟蹤報道。
《時代》有美國主版、國際版,以及歐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版。歐洲版(Time Europe,舊稱Time Atlantic)出版于倫敦,亦涵蓋了中東、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事件,亞洲版(Time Asia)出版于香港,南太平洋版出版于悉尼,涵蓋了澳大利亞、新西蘭太平洋群島。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時代》排名第263。[1]
2020年10月22日,美國《時代》周刊公布了最新一期封面,將“時代”(TIME)二字改為“投票”(VOTE)。
5.中國著名電影事業家袁牧之出生。(1909年3月3日)
袁牧之(1909年3月3日-1978年6月30日),原名袁家萊,生于浙江寧波。受新戲劇運動的影響,童年時代的他最喜歡的游戲是學演文明戲,中國人民電影事業最早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13歲到上海,開始在洪深組織的戲劇協社演戲。
1946年袁牧之任東北電影制片廠第一任廠長,文化部電影局第一任局長,并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一、二屆中國文聯委員,第一屆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副主席,1952年因病離職。
6.斯文·赫訂發現了消失了兩千多年的樓蘭古國遺址。(1901年3月3日)
樓蘭古國,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小國,位于羅布泊西部,處于西域的樞紐,王國的范圍東起古陽關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爾金山,北至哈密。在古代絲綢之路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F今只留下了一片廢墟遺跡。
樓蘭古國在公元前176年前建國,公元630年卻突然神秘消失,共持續800多年的歷史。
7.加拿大國際主義戰士諾爾曼·白求恩出生。(1890年3月3日)
白求恩,全名亨利·諾爾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4日—1939年11月12日)[1],加拿大共產黨員,國際主義戰士,著名胸外科醫師。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鎮,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產黨,1938年來到中國參與抗日革命。因手術中被細菌感染轉為敗血癥,1939年11月12日凌晨逝世。他在中國工作的一年半時間里為中國抗日革命嘔心瀝血,毛澤東稱其為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8.美國發明家、電話發明家亞歷山大·貝爾出生。(1847年3月3日)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1847年3月3日-1922年8月2日),出生于英國愛丁堡市,畢業于倫敦大學學院[1],是著名的蘇格蘭裔發明家、企業家。
他獲得了世界上第一臺可用的電話機的專利權,創建了貝爾電話公司(AT&T公司的前身)。關于電話的發明者尚存爭議,美國國會2002年6月15日判定意大利人安東尼奧·梅烏奇為電話的發明者,加拿大國會則于2002年6月21日通過決議,重申貝爾是電話的發明者,另外一部分人則認為伊萊沙·格雷是電話的發明者。
2004年,在加拿大廣播公司舉辦的“最偉大的加拿大人”評選中,他被電視觀眾評選“十大杰出加拿大人”
9.位于新西蘭奧克蘭都會區的天空塔正式開放。(1997年3月3日)
天空塔(Sky Tower),始建于1996年,位于新西蘭奧克蘭市中心的維多尼亞街及聯邦街的交界。天空塔是觀光及電臺廣播塔;塔高328米,是南半球最高結構的建筑物。也是全球獨立式觀光塔第十三位的觀光塔,是世界高塔聯盟的成員之一。天空塔可以抵御200km/h的風速以及40公里外的芮氏7級的地震,即使在20公里外的芮氏8級地震也不會倒下來。
歡迎評論區留言
每日更新~~~~喜歡點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