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遇見
有那么一天,我猜想過沈陽人民都在忙些什么,何以我會在有800萬人口的城市里就如此不巧的遇見了一個人,那個我曾決絕揮手離開,并撂下那句“此生不復相見”的前男友。那一刻,7公分細跟鞋承載的100斤體重在明顯的搖搖晃晃,可尷尬的想倉皇而逃的我卻發現無洞可鉆。
“這就是你所說的永遠不見?”他有些戲虐的開著玩笑。
在我絞盡腦汁想著如何應對才不盡失顏面時,他輕飄飄的甩過來一句:“你應該說,人生何處不相逢呢?”
四目相對,既而哈哈大笑,想想“相視一笑泯恩仇”也不過如此吧。
2、不見
我們村是小鎮上唯一的少數民族村,大約有120戶人家。上世紀90年代初,村里的大部分青壯年都加入到了去往韓國打工的隊伍,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里,即使他們回國的次數寥寥無幾,但每每回國他們都不忘記去看望村里為數不多的耄耋老人。而奶奶與他們告別時也總是會說上那么一句:“這或許是最后一次見面了!”
最初的我聽到這句話時覺得像玩笑,慢慢的覺得更像是在煽情,但當奶奶最近兩年長臥病塌時才覺得這將會成為事實。
圣誕節那天,奶奶走了。
在奶奶走了12個小時之后,我再一次看到了奶奶。而再多的“對不起”都顯的蒼白無力,因為我和奶奶將永不再見。
3、相見
似水流年的歲月里,我們總會遇到一些類似于“仇敵”的人物。比如偷偷掀起我裙角的小男孩、惡狠狠體罰過我的老師、職場里與我勾心斗角的同事、讓我痛的無法呼吸的前男友。但即使當初我們有多怨恨對方,只要我們活著,就有可能會不期而遇,而事過境遷后的對白也可能會成為我們余生回憶的經典。
我們周圍也總有一些美好的人,親人、朋友、愛人,但就是因為我們知道他們不會遠離,我們才會找出諸多的借口不去相見,殊不知今日的不相見會演變成明日的永不相見。
偶然的遇見、永遠的不見、約定的相見,我們能做到的也只有相見,別再說“太忙了、太遠了、太累了”,去見見那些我們想見的人吧!吃個飯、喝個酒、談個心、吐個槽,甚至吵個架也好啊!
因為我真的不想在我葬禮的時候你長途跋涉的跑來跟我說“對不起”,如果此生相見多次,那一天,你來不來又有何妨……
謹以此篇悼念逝去的爺爺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