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剛開始做網店的時候,就想過要做個性化定制,但是金華周邊地區的工廠聽到我的要求就搖頭:“我們要跑量,量大好說,量少做不了。”
十年后去問那些工廠,依然如此:“我們要跑量,量少做不了。”
這個時候我有點急,因為看見很多個性化定制店鋪早就已經做的風生水起,而我的產品依然如此平庸。
這個時候我想起一句話:如果你真的想做,是一定可以做到的。
有時候,人不被逼到一定份上,是不會努力的。我感到屁股上被踢了一腳是因為一個90后,他的爸爸是某印刷工廠的廠長,他立志要做一個高檔本子的品牌,但是他的爸爸明顯不是很支持,因為我看見他的微博曾經發過一句動態:“等我賺到錢了,第一件事就是把我老爸的工廠買下來,然后拆掉。” 一個聽上去就挺偏執的年輕人。
開始他在金華發展,起點并不是很高,可能是因為招不到合適的人才或者說是找不到合適的合作工廠,金華地區的工廠估計也和我碰到的那些一樣:聽到他的質量要求就搖頭了。他們不是真的做不到,而是覺得沒有必要,為什么放著其它好賺的錢不賺,要賺這個辛苦錢呢?而且這個年輕人嘴上沒毛,也不見得就能做的多大,現在何必幫他?你看連他老爸都不幫他對吧。
后來他毅然搬去上海,生意越做越好,還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媒體里工作的朋友還幫他上了TEDX演講,宣傳他的創業理念。這個時候我深刻理解了為什么這么多年輕人寧愿忍受高房價,變態長的通勤時間也要留在大城市,因為在大城市他們才能更快的找到有共同語言的人群,有創造力的人才也更喜歡在大城市集中。
想到這里我也唏噓不已,有些道理懂的晚總比永遠不懂的好,也更堅定的認為只有大城市的房價有持續上漲的空間。
至于我的個性定制,還是用那句話回答:如果你真的想做,是一定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