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知識和技能進行隨機規劃練習效果更好??茖W家認為,人的記憶分為兩種能力:輸入能力和提取能力。我們完全理解一個知識后,輸入就算完成,而我們經常所謂的年紀大了記不住,時間久了記不住都是因為我們的提取次數不夠,輸出溝回出現問題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我就是知道,但是一時之間說不出來了。
所以對于知識和技能,尤其是那些自己希望完全掌握的東西,我們在理解之后要是不是的提取出來用一用,才不會有那種話到嘴邊說不出來的感覺。
比如學習英語單詞,我個人認為更好的方式是通過大量閱讀文章、書籍,新學的單詞時不時的出現,每次忘了又再記憶一次,下次又可能在其他文章里面遇到,就這樣反復10幾次什么單詞都記住啦,而且還記住了多個詞意。而我讀書時代反復背過很多單詞書都沒有堅持下來,因為光是背單詞,基本上提取也就是背單詞書的時候,沒有其他的提取形式,除非這個單詞書能反復背上10幾遍,提取的溝回難以形成。
提取形式多樣化,更加有利于記憶和技能習得。
還是以背單詞為例,看文字,聽音頻,看視頻,聽寫,默寫,朗讀,抄寫等聽說讀寫看的多元化記住方式,就此單純只是讀或者看等單一的記憶方式要好的多。
隨機性提取的方式比規律性提取的方式要好??茖W家做過研究,讓三組網球小白都來學習三種不同的網球發球姿勢ABC。第一組先練習A20次,再練習B20次,然后再練習C20次;第二組這樣練習ABCABCABC......最后也是每個動作20次;第三組隨機練習ABC這三個動作,最后也是每個動作練習20次。學完之后,讓他們到場地右邊發球,他們練習的時候是在場地左邊,這樣做是為了研究他們靈活運用發球知識的能力。結果第三組平均得分18分,第二組平均得分14分,第一組平均得分12分,呈現遞減的現象。這個實驗從某種程度上說明了隨機提取要比固定方式提取更能加深印象。而嚴格來說,第一組連續20次都是同樣的動作,這是一個反復輸入的過程,基本上沒有進行提取的練習,所以最后的提取技能得分最低。最近好比我們小時候抄生詞,每個字抄一排的效果不如隨機抄取不同的生詞。
所以,我認為自己以后讀書學習要不定期的回顧,才能更好地記憶和應用。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