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小時候第一次見到海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喜歡大海,喜歡沙灘。
對我來說,在海邊的沙灘上坐著就很幸福,什么都不用干,就那么安靜的坐著,看看海浪,聞聞海風,比什么都有趣。
這是我第二次來青島,很小的時候來過一次,家在內陸,長江以南,海鮮特別少。那時候在青島第一次吃蛤蜊,覺得世界上居然有這么好吃的東西,原來海鮮這么美味。
第二次來,沒有什么特別的行程,只有一個簡單的愿望,每天吃海鮮。每頓都能吃上生蠔扇貝,就是我的目標。
挑了好久好久的餐館,終于把每天的行程按照餐館的位置規劃好。在青島,哪里都是風景,事實證明,確實不用太在意景點,因為走幾步可能就遇見一個景點。
在市南區老城區吃完飯后,就看到了浙江路天主教堂,到處都是拍婚紗的情侶,陽光很好卻不熱,海風陣陣很涼爽。
本來沒想好去哪個海灘,結果下午去八大關的公交上路過一個海水浴場,在公交上看到海的時候很激動,連綿不絕的海岸線,金色的沙灘。原來八大關邊上就連著一個第二海水浴場,暗暗慶幸運氣真好。
八大關西式建筑特別文藝,每條小路兩邊都是郁郁蔥蔥的梧桐樹,還有復古的路燈。
走完八大關就去了海灘,值得一提的是青島的特產,嶗山可樂,我是個不太愛喝汽水的人,但在青島的每一頓飯都會點一瓶嶗山可樂。
印象中第一次來時覺得青島啤酒特別好喝,所以這次來基本嘗試了各種啤酒。青島啤酒用的是嶗山水,即使全國各地都有青島啤酒,可是在青島本地喝到的就是不一樣。不過可能小時候太單純,長大以后再喝,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喝。
本著印象中對啤酒的熱愛,還去了一個特別的景點,啤酒博物館。會送兩杯新鮮的啤酒,還有一個醉酒小屋,進去之后可以體驗喝醉的感受。
如果說老城區的美是安靜的,那新城區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五四廣場那一帶就是繁華的鬧市區了。平日高樓大廈見多了不足為奇,可是五四廣場的夜景還是讓人欣喜若狂,畢竟小女生都喜歡閃閃發亮的東西。而且這些閃閃發亮的東西還有海水相伴,海風相隨。
兩次來青島,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干凈,不管走到哪,地上都幾乎沒有生活垃圾,每個旅游WC都非常干凈,海灘邊也有可以洗腳的地方。偏北方的溫度剛剛好,五月底的晚上都能把我凍的瑟瑟發抖,以至于不得不買件外套套上。朋友說青島這風簡直四面八方無死角,而這也更加深了我對青島清爽的印象。
作為一個南方人,心里卻比較喜歡北方人口音,青島小哥雖然操著濃濃的北方音,和人說話卻又感覺非常溫柔體貼,如果聽不懂還會用普通點的話再重復一遍哈哈。
要離開的那天晚上,朋友一直叨叨說不想走了,青島真好,適合居住。我自己也有種想定居青島的想法,畢竟如果可以經常吃到海鮮,在大海邊散步,想想都覺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