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簡書上看到一篇文章,一個已經長大到不需要父母再抱著走路的學童,為了再次得到媽媽的抱,寧愿剪去公主長發,目的是讓自己變回出生時假小子的模樣,這樣就可以以足夠的“小”來贏得媽媽的“抱”了。讀到這里,我立刻五味泉涌,這孩子是多么缺愛啊!而我的姑娘,也和她同樣大小,不也是仍然那么愛撒嬌,多愁善感,常常針鼻兒大的事都要抹眼淚兒嗎……而我只要給她一個理解或安慰的擁抱,她就會淚水更多,哭聲更大,因為我這樣溫暖的回應越來越少的可憐,才使她有這樣大的反應。我的女兒也是多么的缺少愛撫,多么缺愛啊!
小時候,至少讀小學之前,我還能理所當然地時常抱抱她,哪怕不是為了對她的哭鬧做安撫。可是,才剛剛入讀小學的她就已經再也得不到我大大的擁抱了,只因為我認為她長大了,可是我卻時常看到她撒嬌或哭泣時因得不到我擁抱而失落的眼神。讀了此文,我嚇了一激靈,我是多么狠毒的媽媽啊,心里愧疚滿滿,眼淚奪眶而出……
女兒,媽媽發誓,從今日起,每天多給你擁抱一點,不論你是哭泣,還是開心,因為你始終是媽媽的孩子,在爸爸媽媽這里可以永遠長不大。你可以天天得到擁抱,大大的擁抱,甚至被舉地而起的“嬰兒抱”,就如同還在襁褓中的小弟弟那樣。
當然,小弟弟還會得到一以貫之的擁抱,直至爸爸媽媽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