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看的時候,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做好一件事

圖片來源于網絡

01

你就是你,始終是你,別指望靠誰改變自己。

不相信讀一本書、見到某個人,內心受到震撼,然后突然間改頭換面,變成了你認為的很厲害的樣子。

對,我不相信,可是現在回頭看,我的行為又告訴我,其實潛意識里我是相信的。

02

三月份開始接觸新媒體,與其說新媒體,更準確的說是接觸“微信運營”,跟著學姐學了為期一個月的基本的選材、排版,因為公眾號定位是發布北京實習崗位的,基本每天的排版都是固定的,加上自己那段時間又正好還有其他的事需要去做,也就沒繼續和學姐一起學習。

看到學校的公眾號在招聘運營人員,憑著僅有的一個月編輯的經驗,我去面試了,面試者基本都是小白,老師老師也不要懂這些東西,自然,有經驗的自己便做了組長,帶著六七個人,和其他組一起運營學校的公眾號。

剛開始,對于內容主題把握的不夠好,和組員的溝通也不夠,導致每次發文章之前都要來來回回改好多遍,基本所有的課余時間都花在這上面,老師累自己也累,還一度陷入嚴重的自我懷疑中,后期改的次數少了,可是閱讀轉發量不見增長,除了有時候內容和同學切身相關,閱讀轉發量會高一點,其他基本保持10%的輸出,說實話,每次文章主題都不錯,但是內容上太過淺顯,這是最重要的問題,憑著所舉辦的一些投票活動增了四五千的用戶,內容或是其他真正實用的信息而吸引來的用戶少之又少。

因為下學期自己就大三了,又不打算考研,所以想去企業實習,真正體驗一個公司的運營,所以便和老師說自己就做到這學期結束。

但捫心而論,自己在這整個期間,并沒有真正“用心”,看似花了很多時間,可是效果并沒有想象中的好,平時公號需要人去主動承擔一些發布文章之外的事,自己很少會主動承擔;對于公號,只是把它作為一個任務來看而已,不會去思考究竟怎么做才能讓公號運營得更好;說著要多看一些運營傳播入門的書,也一直沒著手去看。

從始至終,你都沒有把自己放在運營者的位置去做關乎公號的任何事情。

03

上周,去面試一個公司的新媒體運營崗位,企業經理問:你認為的新媒體它究竟新在哪?自己竟一時語塞。

一個口口聲聲說要學習運營的人,做了三個月的“微信運營”,竟然連這樣一個基本的問題都回答得磕磕絆絆,做任何一件事之前,你都沒去想這件事情的本質是什么?你為什要去學習?你想獲得什么?它有哪些特點?你怎么用它特有的特點來幫助自己做好這件事?這些問題你都沒有想好,你告訴我,你想學運營。

現在當事人都不相信了。

很多時候,自己做不好一件事的時候,總是會找各種各樣的理由,為自己開脫,而現在想來,做不好一件事,最重要的根源只會是你自己,你的態度,你的思考方式,做事方式無無一不影響你做的每一件事情。

聽了太多道理,以為自己不會是他們口中的“不好的”,可是大多時候,我們都錯了,你認為自己不是,那是因為你還沒有經歷過,“不好的”只是暫時沒有體現出來罷了。

你還是期待能通過這些所謂的經歷,不斷體驗,以為這樣就能把一件事做好,可是,一直忘了,自己不改變才是最大的問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