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與乙曾經是小學同學,從初中到高中后來就從來沒有同過班,甚至都不在同一所學校里念書,之后也幾乎都失去了彼此的聯系。
在2014年里,有些同學也幾乎都大學畢業了,開始步入了參加工作中有一年半載了,那時還只有QQ,大家都習慣的使用QQ聊天,微信也才剛剛起興起,那時的乙已經在外地參加工作了兩三年,在寂寞的工作中乙總喜歡折騰著。后來在一次周末,乙就開始利用QQ,把自己QQ里僅有的幾個女生同學拉進了自己建立的一個小學同學群,建好群之后,對著僅有的三兩個女同學發起邀請,很快那幾個女同學就進群了,之后就建議大家把自己有聯系的同學都邀請進群,后來就這樣人數開始逐漸增遞著,幾乎都達到了滿員的目標,很是感到高興,也為網絡的發達表示贊許。
有一天,在那寂寞的空虛里,在忙碌川流不息的大都市里,心里總感覺空空的,想念曾經的同學,想念曾經的天真,乙想念與自己一起努力學習的同學們,就這樣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幾乎把那些失散多年的同學們都找聚齊了,其實那時候的我們,有的幾乎從小學的一場考試,有的從一場中考,有的從一場高考,就這樣考散了!
十年后的我們幾乎都已經長大了,也幾乎都在外參加了工作,長大了,長高了,那些變帥的的男同學,那些變美的女同學,不再是曾經小時候的那個模樣了!
起初在乙十到十一月的征詢成員中,在過余下沒多少的幾個月里,恰好趕到了年底,在元旦那天,群里面同學們都樂開了,有的開始逐步自我介紹,曬照片,一陣陣歡呼,一陣陣驚嘆,群里很是活躍,講著那時屬于我們的故事,也有課堂上的爆料,某某老師的爆料,很是開心。
后來有一位同學提到了某一個老師,還是曾經教乙數學的老師,在學校教書,期間作息時間里不幸安然睡了過去,當時聽到這個消息太愕然了,乙有些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時候,乙便想起了這位數學老師對自己那時的許許多多的關照,都是那么的慈祥。記得有一次參加學校里舉辦的班級書法比賽,那時乙還是五年級的學生,是與六年級的學生一起晉級的參賽的,在參賽的現場,那位數學老師對乙很好,總是在乙身邊忙前忙后的,幫乙疊好寫大字的紙張,后來過了好久成績被評出來了,很榮幸的是我得了第一名。
第二個小故事則是發生在一節數學課堂上,老師點到了乙去黑板上做一道有些難度的數學題,一點到乙時,由于膽小的乙當時怕的很,乙當時在黑板上拿著粉筆把那道解答題的筆式做出來了前部分,到后面的一個問答中被掐死了,總想不到一個好的思路,結果還是沒有做出來,當時被老師在課堂上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狠狠的把乙批評了一頓,很是苦口婆心的說:你們呀!不能辜負爸媽的辛苦付出,對不起他們……”等等,當時眼淚都差點漫出來了。
第三個小細節則是,那次乙生病了,身上長滿了水痘,乙的媽媽幫乙請了一個星期的假期,又是看醫生的,一個星期左右身體也逐漸好轉了許多,當時恰好趕上數學進行一個新的課題了,第一天學分數換算課程,乙待在家里著實讓人發慌,心里焦急著新課程趕不上,那時一個星期似乎感覺太難熬了,就這樣一個星期都沒能去學校,乙與那些同學之間掉了好大一節。
后來返校了,在課堂上第一次接觸到分數課題時,乙整個人都懵逼得不要不要的,老師也不可能因乙一人而耽誤班上所有的同學,再又從新復習起來。當時的那幾堂課,沒有前面的鋪墊與輔導,乙感覺聽起課來只想睡覺,很是吃力。
依稀記得在乙上學的那一周,晚自習幾乎都是數學老師教我們,那一周起,數學老師在黑板上布了滿滿一黑板的分數算術題,一黑板的算術題寫了擦,擦了寫,乙與同學們就在課堂里反復的抄寫,老師在黑板上反復的演練,反復的講解。
就這樣乙由剛開始的懵懂,一點不會做分數題,接連兩三天晚自習,接連上了幾晚的數學自習課,被反復的訓練,接連幾晚的不斷練習,由于生病請了一個星期的假,那時乙課程都落后于班里的所有的同學,就這樣每晚的不斷重復練習,老師反復講解,丟下的進程逐漸趕上了班里的那些同學了,就這樣數學老師也看到了乙學習的進程都跟上了班里的同學們,第三四天他就開始了新的課程。通過這些小情節,乙對數學老師還是有很多的情懷的,對老師的映像還是很深刻的……? ?
? ? ? ? ? ? ? ? ? ? ? ? ? ? ? ? 二
因為乙與他們年齡都相仿,那時乙他們都才十二三歲,上學都是背著一個沉重的米布袋,還帶上幾瓶腌菜,再加上一個斜挎的布書包,那時乙他們步行學校大約7-9公里左右,小小的身影步行在蜿蜒曲折的學校路上,乙他們總是快活的,雖然上學的行程遠,背包沉重,但乙他們會集在上學的路上,總有講不完的故事,總有笑不完的笑話,因為那時的乙離學校遠,都是住讀生,早上五點起床趕早自習,晚上還要上晚自習。
其實,乙他們離學校遠,特別是天氣變冷的時,有時回家,早上凌晨三多鐘起來,乙草草的起來,就會跑到廚房生柴火,燒熱水,還要炒一些腌菜,灌瓶裝好帶去學校,其實有時候帶去的一瓶腌菜還要劃分著吃,不然一瓶腌菜很快就會見底的,夏天帶去學校的腌菜時常會發霉,估計那時的乙與同學都只會采取把最上一層刮取掉,將就著吃里面的,流露出來的都滿滿的歡樂。
也許有人會說,90后的孩子都是幸福的,其實也不然,也許乙他們的幸福是有了溫飽,條件也逐漸改善了,沒有了八零年代的缺衣少食的折磨,沒有五十、六十、七十年代的人,鬧饑荒的酸楚。
但是,那時的乙們都堅持下來了,對讀書的敬仰還是很敬重的,總認為讀書是一個很神圣的信仰,可后來乙卻輸給讀書學習不夠理想的自己。因種種原因還是告別了學堂,很失望的迷茫了一段時間,很是頹廢。
? ? ? ? ? ? ? ? ? ? ? ? ? ? ? ? 三
后來乙參加了工作,第一份工作由學校分配進入了一家冠捷顯示器有限公司做普工,同時也迷茫了半年,隨后離職來到南下,第一次獨自一人坐車出了這趟最遠的門,來到了南下,在廣東摸索滾爬著,找到了一份電腦培訓職業技術學校,在那里應聘了一份教辦公軟件一職,那時的乙才虛歲19,憑著乙僅有的一個計算機證書被正式聘請了該校任職,同時也是屬于那所職校年齡最小的代課菜鳥。初入職場,在剛開始的第一個星期里,對于教學這塊兒,乙完全都是懵逼的,乙也會遭到了該校其他老師的排擠,經常也會有其他老是在校長面前打乙的小報告等等,想想當時的那個校長還是挺仁慈的,有一次有一位打小報告的老師去到校長辦公室,隨后被校長狠狠的教訓了一頓,清晰的能聽到從校長辦公室處傳來對話:“你天天來我辦公室打小報告,你天天在我面前說乙老師怎么怎么樣,你天天在我面前匯報他人怎么怎么的,那你有沒有看到乙的成長呢?……”隨后就看到那位女老師從校長辦公室處紅著眼摔門而去了,當時從乙面前經過,乙只是當做剛剛什么都沒發生,對于那位老師的不自然表情都被乙發生秒殺的當做什么都沒,也許,這就是屬于90后“佛系”最好的回擊吧。
對于第一周的懵逼,在后續的一周里,乙頂著那些異眼的排擠,開始不段的進行鞏固,坐在電腦室與學員們一起相互比賽練習打拼音,聯系手法,一起練習五筆字根拆字,就這樣灰暗了一兩周了,被排擠的高壓氛圍里,乙終于有所突破,找到了教學的方法與思路,乙知道自己天天要面對著一些些學員,里面有大學畢業生,有高中生,剛剛初中畢業生,還有三四十多歲的成年人,對于不同類的學員,該在什么樣的時間段里教不同的類容……學業也有比自己高的,也會讓乙時時感到不安感。
對于找到教學方面的一系列方法后,對于乙來說,教那些剛從學校出來的學生還是比較應手的,掌握了方法,從練習指法,不到一周接觸較快的學員一周時間不到,開始會拆五筆打字了,也能獨自平均打到10個左右,后續的一周就要求他們鞏固都更牢一些,布置作業讓他們加強練習,時常也會有學員打著打著,有難度的字根突然不知道怎么拆分了,我會拿著本子在本子上寫上那個字,帶著學員們一起柴分字根:“先打什么再打什么,先要這么分,再這么拆分。”
“哦,原來是這樣啊,你這一指導,我更加清晰了,我剛剛怎么就沒想到呢?”隨后相視一笑。接著該繼續練習的練習,該輔導旁邊有問題的學員進行輔導著。就這樣一天歡快的氛圍就這延續著,有時也會遇到困難,也會遇到自己摸不著門路的函數。課后,晚上自己拿著教材,自己一個人在電腦上操作著,舉著列題演練著,有時自己也會犯糊涂的不得其解了,只能相視于自己苦笑著,選擇關閉著那顆快要爆炸的宇宙,熄燈睡覺,有時一覺醒來不知不覺苦練的例題蹦蹦蹦的就跳出來了,解救了那顆被禁錮一夜要爆炸的頭腦。有時自己都對自己無語的感動可笑。(后來,那位愛打小報告的老師堅持了不到一兩個月后就自己辭職了。)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都是生活中的一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