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和小健是大學好友,畢業后被同一家公司聘用。
初入職場,兩人興奮又迷茫。公司實行老帶新制度,在師傅的帶領下,開始了三個月的實習期。
小方為人開朗,熱情,健談,喜歡交朋友,剛進公司一周已與同事打成一片,私下也勤奮好學,經常向老員工請教問題,業務知識進步飛快,給領導同事留下深刻印象。小健性格較為內斂,慢熱,平時話不多,待人接物雖也溫和,但總有種距離感。工作中遇到問題除了請教師傅,更多的是看書研究,自己消化。但同樣,業務知識也是不斷進步。
時間推進,中途公司因業務調整,小方和小健必須競爭上崗,二人只能留其一。
轉眼三個月結束。一天下班前,領導將小方和小健留下談話。詢問了二人對于工作的感想以及自我評價下工作表現。談話最后,領導宣布了最終錄取人選——小健。小方當時有點蒙,在他看來自己業務能力不錯,與同事關系更勝小健,為什么最終勝出的是對方,他對結果質疑。領導看出了他的不滿,不慌不忙地拿出一個文件夾放在他面前,示意其打開。小方不明其意,迷惑的翻開,文件夾里有厚厚的一摞A4紙,上面寫滿了文字,他快速的翻看著,發現是一些工作心得和改進意見。領導為他解惑,這些內容都是小健在工作之余自己整理的,他喜歡看書,對于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嘗試從不同角度尋找方法,然后編寫了改進建議。
小方更加困惑,自己雖然沒有如小健一樣提出新方法,但工作盡心盡責,表現甚至更加優異,多次得到客戶的肯定,這樣難道還不能勝任崗位嗎?領導回答道:不然,你現在所使的方法,多是從老員工處得到的經驗,而這些卻是由以前員工歸納整理而來?;蛟S在這個階段,它還能滿足崗位的需要,那換個角度,如果這些經驗滿足崗位需要,那是不是說即使換成其他任何人,只要他用心學習,都能勝任這份工作,那為什么就必須是你呢?如果這些前人經驗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再適用,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沒有自我探索的精神和能力,你又如何解決問題?小伙子,你還年輕,要記住體現你價值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不可替代性。
新的一周開始,晨會上,領導向大家宣布實習結果,小健順利通過,正式入職。而小方則因為他開朗的性格和良好的人際關系,被推薦去了市場部,相信在那里他更能如魚得水,大展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