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化管理,一種“變態的好用”的管理機制

自己從事的是咨詢行業,咨詢是按照項目化進行運作的,因此,對項目化管理并不陌生。也可能正是這個身在其中的原因,對項目化管理并沒有過多地關注。

大概一年前,在一家企業做輔導的時候,企業遇到了這樣一個案例:他們的客戶要做一批產品,但價格比較低。公司就組織相關的部門進行訂單設計,要達到既能滿足客戶需求又能賺錢,關鍵一環就是如何設計產品降低成本。高管牽頭組織研發、技術、供應鏈、生產相關人員組成一個小組攻堅解決這個問題,由研發那個溝通組織能力比較強的來負責。遇到的問題是,研發的老大有抱怨,認為我這里人都不夠,公司還抽調一個人(其實只占用部分工作時間),研發定的那些任務怎么來完成。客戶問我,公司是垂直的職能型架構,當出現這種橫向協同工作時容易出現障礙和阻力,能不能通過組織架構的設計來解決?

我回答是,這是項目化管理,公司應該建立項目化管理的機制,并把這機制宣貫、落實下去;此外,由企業高管來牽頭主導這類項目的運作。

我的答復并不好,知道了是什么問題,但并沒有給出方案。后來我去研究了這個課題,發現很多互聯網公司有一個架構叫PMO,一家飼料企業也在內部推項目化管理和流程型組織。

我的理解,這種架構的設計主要是出于以下原因:

1.職能型組織有天然的缺陷,專業化分工、權責明確,而帶來的部門墻,這會帶來本位主義、決策慢、客戶響應慢、執行容易出現偏差等詬病。

2.大環境已經變了,競爭環境的不確定性更多、變化更快,跨界的顛覆比以前更未知,客戶的需求更多樣化、個性化,戰略的落地比以前更難。這要求企業的反應需更敏捷,組織應更“小快靈”,能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能快速靈活地去完成“實驗”去驗證戰略以便修正戰略。

3.人變了,8590后已經成為職場生力軍、主力軍。他們更崇尚民主、自由,他們相交上一代人生活的壓力更小,他們以喜歡和認同來評判工作。他們不滿足于單一的分工,希望承擔更多的責任,呈現出更多的多樣化能力,期望在多樣化任務中成長、得到認可。

基于以上原因,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突圍,要想激活個體潛能,要想提升組織效能,一方面要定戰略、梳理業務、關注經營,一方面要調結構,從結構上、流程上“羽化”企業與外部的邊界,在內部,倡導角色大于崗位

可以說,項目化管理有兩層含義:

1.它是戰略落地的保障。戰略決定的價值在于實施,戰略決定只有轉化成戰略舉措、任務才能被實施,而好戰略的任務清單是聚焦的。這時候PMO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PMO能夠決定哪一個問題先來?得到多少資源支持?為什么?如何實現來帶動下一個舉措?如何確保實施進程?
2.它是工作任務實施的管理機制。我們經常遇到有計劃沒有執行,定了計劃看不到結果,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沒有督導機制,項目化管理是一個很變態的督導機制。變態到什么程度?你肯定看到過這樣的言論,說某某企業沒有部門、某某企業沒有KPI,不用思考,這肯定是違背組織管理常識的。這些互聯網公司沒有部門、沒有KPI的背后是什么?嚴格的項目化管理和沒完沒了的溝通協調、進度通報等會議!這種管理方式其實比KPI考核更嚴酷,因為KPI扣的是錢,項目化管理+開會扣的是“臉面”!所以,我稱項目化管理為“變態的好用”的管理機制。

我一貫的思想是,學習別人的組織變革經驗,不是照搬架構,而是領會思想,融匯變通。因此,

你并不一定需要成立PMO,但在戰略落地上要對戰略任務進行優先級排序,對戰略落地進行跟蹤、監督,并快速對“實驗”結果做出反饋,或調整修正或堅持推廣;
你并不一定需要建立完整的流程型組織,但對與業務、客戶相關的關鍵流程應該以客戶為導向、以高目標達成來倒逼梳理,定節點、定標準、定節奏、定角色,這也是績效考核點;
你并不一定需要事事項目化管理,但對一些公司重要事項應該嚴格按照項目進行運作,項目時間、項目范圍、項目成本……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內容屬性: 生產時間2017年7月29日,內容保鮮期18個月,內容省略度5%, 內容類型:干貨型。內容制作視角:全...
    青陽的桌邊談資兒閱讀 29,826評論 9 169
  • 趨勢是什么?理論講上是事物發展的動向。 電燈出現,煤油燈消失了;打火機出現,火柴消失了;計算器出現,算盤消失了;手...
    甲坤閱讀 1,416評論 0 0
  • 孫先生給好友黃小姐講:她是唐僧,而我只不過是她取經路上動了下心的妖精。 用他的話來說,我這個唐僧離開他那個妖精之后...
    微瀾徐回閱讀 682評論 0 0
  • 我想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心儀高中打電話給他們家長時我的心情 我更不會忘記,當我看見他們成績都那么高時候的心情
    橘敏兒閱讀 236評論 0 0
  • “并不是所有的對不起,都應該得到原諒。” 某市6·18特大殺人案以罪犯自首結案,最高人民法院秘密審理,誰也不知道案...
    長安酒侍閱讀 38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