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的一位朋友的女兒在一家外企工作,她的丈夫在一家公司從事技術研發,夫妻兩人工作壓力很大,經常加班和出差。照顧孩子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四個老人身上,于是,兩家老人每半年輪流帶孩子,承擔起養育幼兒的重擔。
? ? ? ? 對許多帶孩子的老人來講,最熱衷的一件事就是給下一代傳授自已的人生經驗,生怕孩子走彎路吃虧,常常有一種“因自己年輕時受生活和工作條件所限,沒有給予子女很好的照顧,從而把更多的愛補償到孫輩身上”的想法。這種想法往往不同程度導致“隔代慣”的現象。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四位老人對孩子百依百順倍愛,疼愛過度,處處遷就孩子,造成孩子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思想觀念陣舊。最常見的弊端是溺愛。
? ? ? ? “溺”,詞典上解釋為“淹沒”,如果家長的“愛流”橫溢泛濫起來,也會“淹沒”孩子,是一種失去理智,不利于兒童身心健康的愛。
? ? ? ? 溺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著極其不利的影響,主要表現是:自私自利。被寵溺的孩子,由于長期被家長的溺愛包圍,不會為他人著想,也不會將心比心,更不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變得自私自利;性格驕橫乖張。由于家長一味讓步和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無理的要求,使孩子成了“小霸王”。久而久之,孩子喜歡對別人呼來喚去,沒有禮貌,不懂得讓步寬容,性格驕橫,行為乖張;做事懶散。由于生活中的各項事務都由家長包辦,孩子會變得日益懶散,做事不能堅持,不能吃苦;人際關系障礙。由于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且行事驕橫,目中無人,無法與人和諧相處、人際關系自然也會出現障礙。
? ? ? ? 由于溺愛的種種危害,父輩家長需要采取措施,減少老人對孩子的溺愛。首先,更新祖輩的教育理念。因受教育水平的限制,祖輩的思想觀念常常較為陳舊,知識面窄,再加上祖輩常常分不清寵愛和溺愛的邊界,教育孩子時容易出現一定的偏頗。因此,年輕的父母可以鼓勵祖輩參加家長課堂、閱讀家庭教育書籍,以便學習科學的育兒知識,更新教育理念。其次,父輩與祖輩加強溝通,對“理性地愛孩子”形成共識。在祖輩和父輩共同養育孩子的家庭中,兩代撫養人需要進行溝通交流,就“如何理性地愛孩子”達成共識,父輩切不可一味地指責老人。父輩可以多與祖輩探討“溺愛孩子的危害”、“溺愛與寵愛的區別”、“怎樣才是理性地愛孩子”等話題,讓祖輩逐漸轉變溺愛孩子的觀念與行為。同時,祖輩也要時刻注意不要充當父輩教育孩子的伴腳石。在父母對孩子嚴格要求時,祖輩不要因為心疼孫輩就處處袒護他們,與孩子父母唱反調。
? ? ? ? 父輩和祖輩應正確對待孩子的要求,及時糾正壞習慣。孩子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往往也是無止境的。對孩子的需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應以家庭的經濟狀況為基礎,以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為前提,不能百依百順、有求必應。同時,要讓孩子知道,愿望的滿足不能隨心所欲,而是有條件的,是要經過辛勤勞動、艱苦努力才能實現的。在孩子出現壞習慣時,家長要及時反饋,讓他們認識到自已的錯誤并及時改正。孩子年紀小,可塑性強,及早進行培養和訓練相對容易,效果也較好。同時也要注意及時培養好習慣來糾正壞習慣。
? ? ? ? 更重要的是,做為父輩應積極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職責。所謂“子不教,父之過”,教育孩子是父母重要的職責,需要父母親力親為。父母應清楚地認識到自已是教育孩子的主角,要切實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切不可將孩子甩給祖輩。在追求事業成功的同時,父輩應該注意與孩子進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和親子互動,建立親密和諧的親子關系。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并進行引導教育。
? ? ? ? 總之,無論是祖輩和父輩,最成功的教育孩子方法,就是活出孩子欽佩的樣子,在靈魂和精神上足以擔當對孩子的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