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實的市井人生,一日三餐,有親人有朋友相伴,聊聊心情,道道情懷,幸福本該就是件最簡單的故事延續……
我有酒,您有故事嗎?
? ? ? ? ? ? ? ? ? ? ? (一)
前不久,做櫥柜公司的夏丹小姐來我的茶室和書屋喝茶,她說她準備打造“帝都幸福廚房”,聊天自是免不了關于廚房的話題。
“你知道我最喜歡哪個國家的廚房嗎?”,我問道。
“德系?意系?還是中式廚房,還是… …”
“不,不,我其實最喜歡美式風格的廚房。雖然沒有德國意大利的簡約和奢華;中式廚房的閉合;美式廚房,那是家庭最開放、最放松的地方… …”
美式廚房空間最大的特色是開敞,材質樸素,自然舒適,有中島臺,簡單明快,操作方便。而且,這里不僅僅是個做飯的地方,廚房的其它功能十分強大,幾乎包含了餐廳,起居室,以及會客室的作用。
因為廚房在住宅占的面積比重較大,家里的大多數的人際交流甚至可以在廚房、便餐區進行,這兩個區域會同居室起到一個連接作用,成為一個家庭生活的重心,便于聚會和party;這里甚至還設置了孩子學習區,大人可以一邊做飯還可以一邊看著小孩子的學習動態。
你看,很多美國人家庭的照片是在廚房拍攝的,或站或坐,滿滿的幸福感,一片春風和諧的樣子 。
人以食為天。窮人要吃飯,富人也要吃飯。廚房,才是家里一個最有煙火氣、有愛、有溫度的地方。
我記憶中最美好最幸福的時光,還是結婚最初的那幾年。
每天早早地回家和愛人一起做飯,一起聊天。我發現交流最好、最和諧的地方居然不是客廳餐廳,而是廚房。
隨著孩子的出生、上學;老人也年歲增長;京城米貴,住之不易,愛情苦短,日子艱辛。為了糊口,晚餐歸家吃飯的日子也日漸稀少,更別說一起做飯了。
現在每每回家晚,就會在廚房搜尋一點吃的,老婆大人像看孩子一樣,同情地看著我在那里狼吞虎咽。
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婚姻好不好,有時看看廚房就知道了。
慢慢地,你會發現世間最持久最溫馨的愛情和親情,永遠藏身于平淡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和一粥一飯之中。廚房,才是家庭中最不可忽視的地方。
廚房,就是家的靈魂所在,有了它,日子才會活色生香。
? ? ? ? ? ? ? ? ? (二)
光陰無情,不計愛恨。
匆匆那年,做了一個大宅設計。
業主張冠先生是天生的商人,精明無雙,眼高于鼎,自是一方土豪。年青的時候做過精密儀器,有最好的眼,目力之厲害,有時瞄一眼墻面,說這墻面尺寸誤差一毫米,儀器一測,果然一毫米;說誤差二公分半就二公分半,絕對不偏差分毫。
張先生是最好的培訓師。
他眼里沒有國家標準,什么垂二平三?統統投入垃圾桶,空間所有的界面相互必須垂直90度,且執拗不可更改。
身家幾十億的老板,裝修期間經常吃著盒飯,蹲在墻角,變成了免費監理。
最好的質量往往也多是客戶要求出來的。
以至于我們下一個項目:西釣魚臺家園,墻面完成,做大理石地面的設計師過來測量,十米長的墻面平整度誤差可控在一毫米范圍之內,三米的靠尺隨便一放,任一角度,一片紙也別想插不進去,測量完成后回去他把測量數據扔在他老板面前:“靠!做了這么多年,沒見過施工這么牛的啊!”
一個項目,760平米,前后干了二年多,沒有掙到錢。為此,王工長念叨了很多年,也自豪了很多年。
張先生愛潔凈,甚至達到變態的程度。在他的概念里,衛生間的洗手盆一定是臺下盆,實用明快,好整以暇,易于清潔打理。他們家有四個衛生間,均想用臺下盆。
事情的情節發展往往具有戲劇性。
張冠先生的夫人李戴姐姐偏偏地就看上了一款德國威寶的臺上盆,想用于主衛生間。為此,他們爭論不休,“官司”一直打到我這里。
下午時分,天氣微云。在去購買衛生潔具的路上,他們還忍不住的喋喋不休相互吐槽。
“這個很好辦呀,一個臺上盆,一個臺下盆不就解決問題了嘛。”,看著他們斗氣,我有點不懷好意地說。
主衛生間洗手臺就一個洗手臺,還一個臺上盆,一個臺下盆,那是什么概念?肯定沒那么干滴呀!
他們,一路郁悶,一路沉默。我坐在車后座上沒事翻著手機偷著樂。
到了東四環的紅星美凱龍,停好車,我沖著張先生招手:“老大,來,來… …”
“唉!老大,有點風度有點素質好不好?!”
“您說,您家有幾個衛生間?四個嘛!其它三個都按照您的要求安裝臺下盆,李姐僅僅要求主衛生間用臺上盆不過分吧?”
“李姐跟您生活大半輩子,陪您睡了幾十年覺,孩子都有兩個了,按理來說,房子也該有她一半,對吧!… …”
“您每天那么忙,經常十天半月的不歸家,回家也是黑燈瞎火的,臺盆對您真那么重要嗎?”
“李姐每天在家里,對她來說真的很重要啊!按照您的主意做,一旦李姐感覺她在您的心中不重要,您的噩夢就開始了… …嘿嘿… …”
咳咳!一口氣說了很多,一邊說一邊狂翻小白眼。
“哦哦,是滴哈 … …我怎么沒想到呢?!”,張冠先生恍然大悟道。
張先生是個多么通透的人啊,很快地走近李姐,大手一揮:“走,老婆兒,聽妳的,主衛生間用臺上盆!”
那一瞬間,我看見李姐眼里淚花閃動,有種淚奔的感覺。
淚眼朦朧的雙眼中,帶著極其復雜的情緒… …
第二天早上去工地,推開戶門,我看見張冠先生蹲在窗戶邊上抽煙,煙霧繚繞,在思考人生。
看見我進來,他大踏步地走向我,緊緊地握住我的手說:“老弟呀,您昨天說的太對了……”
“哦哦,必須的 … …”
窮人有窮人的幸福,富人也有富人的煩惱。沒有誰比誰容易,如果不能放下心中的執念,誰又敢說誰比誰過的更幸福呢?
窮與富,有時二者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區別的對待的不只有人心,還有觀念。
只有在真實的生活中,在綿密的煙火氣里,在日復一日的平淡的歲月,讓我們能找到扭轉乾坤和溫柔的力量。
也許,真正的富與貴,不是遠離生活,而是能在平庸的生活里窺到一絲光亮,點亮我們的心燈,在漫漫的人生路上,照亮我們含淚微笑前行。
風花雪月的故事固然很美,但是過好平凡而普通的生活,又何嘗不是一種了不起的幸福呢?!
食一碗人間煙火,飲幾杯人生起落。
每一位熱愛生活的人,必將被生活溫柔以待。
? ? ? ? ? ? ? ? ? ? (三)
歲月是神偷,輕易地偷走最珍貴的時間。
往事不可追,唯有回憶作陪。
2005年初夏的帝都,已沒有春天的氣息,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溫暖。
偶爾,暖風中陣陣銅臭味兒飄過… …
帝都某醫院高級病房,腿部打著高位石膏的山西礦主高度先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旁邊一位身材高挑豐滿合度的紅燒肉女郎在旁伏伺。
我被一位朋友介紹到這里,高度先生在西山有套別墅要設計。
接下來的談話讓我多年以后還記憶深刻,畢生難忘。
在和高度先生有限的交流時間里,不管我問什么,或者他不知道怎么表達內心的想法,他都用我們家要:“豪華、高端!”或“高端、豪華!”四個字翻來顛去的應對我,臨走時還告誡我: “陳先生,要低低調那么一點點哦!”
我竟無言以對。
我家的裝修風格就是:高端、豪華,或者豪華、高端,你說怎么滴吧?要亮閃閃的還要會發光的那種,還要低調,會不會做,不會做就換人。
住著豪華別墅,開著蘭博基尼轎車,拎著迪奧包包、露著愛馬仕皮帶,佩戴江詩腕表,油光锃亮水滑背頭,挽著十三姨,還美其名曰:低調的奢華。
我很無語。奢華就奢華唄,高調就高調唄,沒什么了不起,還怎么低調,帶你裝B讓你飛。錢多人卻不傻,讓人怎么設計?還讓不讓人快樂地玩耍?
在當時美式風格大行其道的時候,我竟然提前嗅到一絲現代輕奢風格就是未來時代的主流的趕腳。
其時,中國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重商主義抬頭,人性內心的惡之花、內在的欲望不被壓制地引誘地調動膨脹起來,瘋狂地野蠻地生長… …
后來,輕奢風還真占領裝飾行業和時尚主流媒體。
如果每天沉浸在設計時尚圈里,我們見到卻是越來越多冷淡的、奢華的、不食人間煙火好設計。
唉唉,我的設計上了時尚雜志、獲過大獎、被媒體曝光,你沒發現嗎?
嗯嗯,什么性冷淡風?扯淡,我不懂什么叫有溫度的設計,再說也不酷啊… …
哦哦,我做的就是要漂亮,你沒發現照片拍的很漂亮啊… …
咳咳,什么樣板間?能不能住人不是我考慮的啊… …
哎哎,你欣賞不了是你審美有問題,是您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
如是云云 … …
2019年4月2日,西居然之家家居館,共合設月末分享會。
原《時尚家居》創辦人主編、資深媒體人殷智賢老師作了題為《從傳承中尋找創意資源》,這是這幾年聽見最發人深省的演講,相同的憂慮ADDC學院的海豐老師有相似的內容表達。
殷老師深度破晰了當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生態和業態。
“那新的市場出路在哪里?我今天下午在這里分享的這個點或許是出路之一,就是重新回到自己的文化母體。
接下來的市場肯定會更加強調專業性,可是專業性怎么體現它的價值,我覺得傳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突破點。”
智賢老師還對目前大量的中國設計師每年必去米蘭設計周打卡感到困惑不解,認為最好的審美和創新價值最終還是來自我們的母體文化。
解決我們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問題的重要出路之一還是我們自己的傳承。設計之路何嘗不是如此。
五千年的文明史難道還不夠我們繼承和發揚光大的嗎?
殷老師見地是對的。但一向看問題尖銳犀利的她卻對市場做了最樂觀的預測。我認為她是清醒地卻違心地做出樂觀的判斷,實際上體現一位的資深媒體人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我的認識很悲觀。我甚至感覺她離世俗太遠了,離市場化太遠了。
每個中國人都希望,從中國的母體文化中,找到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生活方式。智賢老師默默地在為我們指一條路,一條逐漸接近屬于中國人自己生活方式的路。
然今之真正為設計者少矣,功利泛濫之禍日盛,包裝上市且很有市場。
設計師去米蘭打卡很大程度不僅僅是設計視野的需要,而是市場現實的需要。
我們設計現實真實情況是這樣的:我們這個時代的設計最大的毛病就在于學了很多西方的設計理念,卻華而不實的用于東方的人生和生活。
這讓當前的我們產生了更多困惑和無奈。東方人之所以智慧,就是因為我們會在內心深處尋找答案。這一點日本做的更好。
目前,咱們設計師過多的注意外在而忽視內在的修養。
設計越來越忽視居住的基本內在屬性。房子首先是居住的功能性舒適性,其次才是其它因素。
道生于安靜,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儉,命生于和暢。
2000多年前莊子說: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樸素,是一種最高級的美,而不是當今的無奢華不設計。
如果有一天,中國設計重新成為世界最好的設計,依賴的一定是我們的文化,而不是其他。
生活在設計里,設計在生活中,相互依存。
每天沉浸在設計圈里,見到卻是越來越多冰冷的、不食人間煙火的好設計好作品。我相信,如果把設計者放在他設計的空間里居住,不久他臉上的笑容也將會有冰凍。
我們需要有愛有溫度的設計:帶有樸素氣息的生活化和藝術化的生活美學將會室內設計未來最終的趨勢,如果沒有,那只是時間還沒到,而已… …
簡單而美好的日常,便是幸福。
沒有了煙火氣,人生注定就是一場孤獨的旅行。
? ? ? ? ? ? ? ? ? ? ? ? ? (三)
前不久,接待一位新客戶劉來生先生,談到裝修風格問題。
他夫人白首小姐問我:“陳老師,我家裝修是什么風格呢?”
“一半是煙火,一半是清歡。”,我脫口而出。至今,我都不知道當初為什么會那樣去表達。
來生先生白首小姐瞬間卻領悟我的意思,很滿意我的想法。
裝修風格發展到今天,已經很成熟,裝修風格的邊界線有時候會很模糊,無風格也是一種潮流。
在滿足他們居住功能舒適的同時,我們特地安排了書房和茶室,并做了重點對待。
有思想的書房和茶室: 既使在今天,擁有屬于自己的書房和茶室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而且,它們的光環在慢慢增強,它們仍然是一種最穩妥而含蓄的炫耀方式。與擁有一座別墅、豪車、會所相比,擁有自己的專屬書房茶室或者私人圖書館更會受到人們的尊重。
我們需要擁有一個安靜到自己和自己對話的地方,隔離那一片于喧鬧、復雜和浮噪之中仍可退守的寧靜的小天地。
煙火在哪里?清歡向何處… …
“陳老師,您在茶室嗎?去您那里喝茶去… …”
這是【市易】茶室和書屋開業一年多以來我聽見最多的一句話。
有時,聽著這句話,不禁地暗暗氣苦,我開的不僅是茶室,其實是書房(屋),好吧?!
【市易】名源于宋孟元老的文學作品《東京夢華錄》:“八荒爭湊,萬國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花光滿路,何限春游。蕭鼓喧空,幾家夜宴。伎巧則驚人耳目,奢侈則長人精神。”里的“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字句。
原寫宋朝都城開封舊時繁華景象,煙花巷陌,茶坊酒肆,四班雅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均達到中國歷史的巔峰時期的盛況。
“市易”本意是市場買賣的意思,也有人理解市場容易,也好吧!
市易開業不久,我感悟僅僅買賣是不夠,生活才是最真實重要的。所以,去年寫了一篇應景文章叫:販賣美好生活。
創辦【市易】的初始出發點非常簡單,是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感覺我們中國人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想想先人給我們留下來的大抵也只有書房了,而茶室,原本不過是書房的重要的一角。
在傳統文化日漸缺失的今天,我想把書房文化理解的更專業一點、設計它們時更專業一點。如果可能,想把書房茶室做專題來研究。其次,市場不好,提前布局,多條路走走,做一下應對,掙點零花錢補貼家用。
后來,才明白珍貴的情懷原來是掙不來錢的。
于是,心也漸漸地平靜平復了下來。
【市易】開業以來,設計有做,家具有售,茶和茶器出手自不必說,唯有最便宜的書籍愣是一本沒有出去。
這里,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后來,干脆把大量的書藏起來。
我不失望,我是紙媒的愛好者,可以留著自己看。
因為愛看閑書的緣故,真的就是那種閑書,輕松、沒負擔的那種,也因為職業的緣故。所以,每次去家居城,我都格外關注書房的家具和文房用品。
有一次,我正對一個漂亮的寫字臺流連忘返,Cindy小姐嘆氣半開玩笑地對我說:“書桌賣給你吧,很便宜。”
我有點驚奇它的價格。我忙問:“為什么這么便宜?”
她苦笑著說:“以前書房的家具很好賣,現在大人讀書的少,書房家具自然也不好賣了 … …”
我相信Cindy說的是真的。在這個浮躁的世界里,能附弄風雅已經很不錯了,又有多少人甚至讀書人能像中國古代文人那樣真正地意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新媒體和自媒體時代,紙質書自然受到冷落。抖音、網紅、小視頻,各種紅黑,大家都學會了翻臉比翻書還快。不信你看,短信:短期的信用;微信:微小的信用。閃婚、閃送,一個“閃”字把一切快又提到新的高度。
速成的時代,連明星出軌都能紅的年代,有誰會又意愿安安靜靜的讀書呢?
原來還會買點書裝點門面,現在快的閃的可以把所有的美好的環節和過程都可以略去了。
一個人墮落了是個體,許多個個人墮落了加起來,便是時代。
善于走捷徑的社會,您終會發現:所有的捷徑最后都會變成了彎路。
聰明人要下笨功夫。我們缺乏的恰恰是日本的匠人精神。
紙媒時代過去了嗎?我看未必。
讀書和看手機深度是不一樣的,讀紙質書會讓你更多的思考一些問題。手指劃過手機屏幕基本上就過去,不容易深入的去體會和了解。
英國人均年讀書在50至55本,中國人均只有可憐的4到5本,不及英國的十分之一,且大部分都是小孩子讀的,成年人幾乎不讀書。
學習不只是小孩子要做的事情,包括您、我和他。學習是一種信仰,也許我們都在等待價值的回歸。
在我此篇文章快要成文的時候,終于有兩位朋友來找我做家庭圖書館和書房設計,期間,我們交流很多讀書的心得。
螢火之光,讓我在紙媒烣堆里窺見一絲光亮。
蘇軾曰:“人間有味是清歡。” 人生說到底,不過一半是煙火,一半是清歡。紅塵俗世的茶米油鹽與精神上的風花雪月,矛盾對立又和諧統一。
“一個好的設計,它必須是有用的、持久性強的,使用盡可能最少的能源和材料。”這不是我說的,說的人是菲利普·斯塔克。
平常的文字也能寫出優美的文章,質樸的材質也能創造出優秀的作品。
這便是紅塵世俗的設計,滿滿的煙火氣或許平庸,卻叫人踏實。
煙火人生的路上,無需奢華,只需微笑用心對待… …
(備注:文中所有人物均為化名,請勿對號入座)? ? ? ?
(備注:【煙火氣? 才是設計的最高級形態】更名為【煙火】 2023年文字將繼續……)
? ? ? ? ? ? ? ? ( 陳蘇? 2020年?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