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溝通時要積極傾聽?
人際交往源于個人內心。對方先是有一些感受或者想法想告訴你。為了傳遞這個消息,他首次必須將其轉換成語言以及非語言代碼,以便你能夠理解。
至于他選擇什么樣的代碼,什么樣的語言與動作,以及說話時的語調,會由他的目的、所處環境、和你的關系親密程度,以及他的年齡、教育背景、社會地位、文化背景和感情狀況所決定。
這個把內心的想法和感受轉換成信息的過程被稱為編碼。一旦發送出去,信息就會通過一定的渠道傳播(通常是雙方之間的空間或者電話線)。
這一渠道中的其他聲音,則經常會歪曲傳遞的信息。
在你進行解碼、能接收到的語言和非語言信號賦予一定的意思時,不可避免地又會發生進一步的歪曲。你的腳趾、耳朵、眼睛、手以及身體的其他部分每秒鐘會接收到將近4萬個脈沖,而你只能將注意力集中于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至于你會注意到哪些部分,則受到你的期望值、需求、信念、興趣、態度、經驗和知識的很大影響。
信息的傳遞是個復雜的過程,因為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的,編碼和解碼上存在誤差就成了不可避免。
大多數情況,并不會產生什么特別大的影響。但是在兩種情況下,需要注意:
1)當你不確定對方的意思時
2)當對方給予的是重要的或感情上的信息時。
這時如果沒有很好的積極傾聽,就容易產生不必要的偏離和誤會。
積極傾聽可以通過三個步驟來完成:
1、告訴對方你所看到的和聽到的內容。
積極的傾聽是實現高效溝通的秘密,而在我們日常溝通時,傾聽往往被忽視,其實要做到積極傾聽并非難事,首先你學會把自己所看到的和聽到的內容告訴對方。
在松橋良紀的《傾聽術》中,他給了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你可以采用“鸚鵡學舌”的方式來把自己聽到的反饋給對方。但一定不要加上自以為是的理解,你只需重復對方的語言。
比如老婆在公司與領導發生矛盾,回到家里哭訴說“老板真差勁,不能理解下屬,我做了那么多努力,他怎么就看不見?”這時老公附和也說“老板真的是差勁啊,你做了那么多努力,他卻看不見……我看到你這么難過……。
這就是積極的傾聽,它會讓對方覺得你理解了他的情緒,感受。我們前面說到,一個人的語言和行為是受到來自各種因素影響導致的結果,你能“鸚鵡學舌”的描述對方的語言和行為,會讓對方覺得你對他的理解。
這里還有一個小技巧:
如果你不會去“鸚鵡學舌”,那么你可以去試試下面的方法:
注意對方的下巴
保持你的下巴與對方下巴的同頻移動。
NLP(身心語法程序學)中講到了馬術的‘同側移步'技巧,如果配合對方的動作,就可以建立彼此間的信任關系。溝通也是如此,如果你能通過一些肢體動作讓對方感到信任,那么對方會表達更多,對方傳遞出的信息量越大,你獲得的信息就越全面,你解碼的質量就會相應提高。就好像偵探破案,現場留下越多的信息(痕跡)偵探就越容易判斷,越容易產生正確的結論。
2、告訴對方你對這個內容的理解。
當你重復去描述對方的語言和行為時,不僅能讓對方感覺到舒服,同時也能讓你有了“設身處地”的感受,這時你再說出你對他傳遞過來的信息的理解。
還拿上個例子來看,通過“鸚鵡學舌”,老公與老婆建立了溝通的基礎,這個基礎出自與老婆對老公的信任,因為這位女士覺得自己的老公是理解她的,所以很愿意把自己的信任交于對方,這時她就愿意傳遞出更多的信息,情緒上也是比較平和的狀態。
為了讓傳遞這個過程中,信息的準確有效,前提是要讓情緒平和下來。
這時,丈夫就可以說出他對溝通內容的理解,以確認自己理解的準確性。
切記,我們這里所說的準確性,是指“是否是對方想表達的內容”,而不是什么公正,正確……也就是說,老公在說出自己感受的時候,不要去平判老婆是對還是錯!
3、詢問對方你的結論是否正確。
再一次去跟對方確認,你的理解是不是與他想表達的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說明你是在積極地傾聽。
我身邊有一個特別善于傾聽的朋友,他從銷售員做到銷售副總,只用了不到1年的時間,他總結經驗說,他在與人溝通時他很少去打斷別人,也不會在別人情緒激動的時候去評判對錯。他不僅在對客戶的時候是這樣,對身邊的同事也是這樣。他的成功的秘訣是善于傾聽。這并非是他天生的,他原本并不是一個業務能力很強的人,最初他認為是他不會說話,但當他學著滔滔不絕地說的時候,業績還是不理想,他說為了生存,提升自己的業績,他又開始刻意地去注意跟別人溝通時,自己的狀態,學著去聽,而不是自己不停地說,當他學會傾聽之后一切確實發生了改變,他不僅業績提高,連在公司中的人際關系大幅度提升,后來就一路被提拔,他感慨地說,傾聽就是他的致勝法寶。
當然,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而我卻是一個反面的案例,我的個人能力是比較強的,但我卻非常不善于去聽,在溝通時根本不會注意到別人的感受,也從來沒想過我是不是確實理解了對方的意思,總是“我覺得……”
學會傾聽能幫我們改善人際關系,改善人際關系的重要性我就不用多說了吧,那么如果想提升一下自己“積極傾聽”的能力的話,你可以跟我一樣做以下幾點:
1.在溝通時,不要急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先學會復述別人的說話內容。以達到建立信任的目的。
2.告訴對方你對他的說話內容的理解,但一定要切記,不要去評判對方的對錯。
3.最后一定要去跟對方確認,你理解的是不是他要表達的內容。
再想想,這種"積極傾聽"還能應用在哪些場景呢?只是溝通時嗎?
那我們要把它用在學習上呢?
比如在上完課,你也可以去跟老師溝通一下,把你在課堂上聽到的,學到的內容去復述給老師,再加上你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然后去跟老師做最后的確認。如果你的老師忙,你可以先寫下來,有機會的時候就拿給老師看。
你覺得這樣是不是學習會更有效呢?話說,我最近在小六的夢想早讀會里,每天有大量的信息輸入,我是否做到了"積極傾聽",貌似還沒做好,我沒有跟他確認過我學到的東西,哈哈,突然恍然大悟,我不說了,趕緊去練習我的"積極傾聽"大法去嘍!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方法很簡單,好好實踐,你也可以給我留言,聊聊你能想到的"積極傾聽"的絕佳應用場景,去試試,也許今天你就能收到奇妙的效果。
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