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瘋瘋癲癲的跑開,留下一臉懵的2021,心想:我該不是要收拾你的爛攤子?
“沒錯!” 2020,每六十年一歷的庚子年,跑掉了一只鞋。
一頭慢牛能鎮住大局嗎?巧了,今年的關鍵詞正是:慢而精,鎮不鎮得住,且走著瞧。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先靜下心來,對舊年進行一次復盤吧。
大環境
回顧2020,全球最熱議話題逃不出“新冠疫情”。人類因為疫情而遭受了親朋離世、經濟崩潰、國與國撕扯、生活方式改變等一系列打擊,整個地球都在與病毒抗爭。
面對疫情,人類同時表現出最堅強一面與最脆弱一面。
抗疫戰士義無反顧奔赴第一線,不顧安危拯救生命。那時疫情剛剛爆發不久,我尚在產假期間,看到一批一批志愿者,我跟守毛崽的爹說:“孩子未來如果學醫,是不是也會被派出去?”
“那我不同意他學醫。” 他爹對娃比我心更重。
“孩子大了咱管得了嗎?” 好像守毛崽真的馬上要跟我道邊奔赴前線似的,說著我就落淚了。這眼淚,30%為了假想中的守毛崽離開老爸老媽遠赴他鄉,30%為了眼前如同電影般不真實的瘟疫,剩下的,則是感動于抗擊病毒做出犧牲的人。
在起初疫情肆虐的幾個月,大家都認為經濟要垮塌,不敢貿然行動。本著工作要保住,沒事別投資的原則,守毛崽爹的加盟計劃被全家人叫停,中間兩次反復,一年后的今天,他仍對此憤憤不平。拒絕升職又創業未遂,嚴重打擊了他的工作積極性,索性屈從目前種種逆境,不再發聲。
從這事我也學到了教訓:一來,遇事盡量多方思忖,深思熟慮再做決定。這次守毛崽他爹的受挫,我有很大責任,起初我舉雙手無條件贊成他放棄升職,全力創業,可面對分離,我又開始焦慮,加之疫情前來擾亂,我就更覺不妥,最終在簽合同的重要節點勸他放棄。其次,面對機會就抓住,后話放著后面說。升職之事在先,我因為擔心跟創業時間沖突,一番商量之后,守毛崽的爹聽從了我的不升遷意見,婉拒了領導的“好意”,從而又一次得罪了領導,現在回想起來,完全可以先升職再創業,也許創業成功就不再打工,而且誰知道創業的事會殺出疫情這個“程咬金”呢?
當然,人的財富在命中是有定數的,折騰可以有,但應該順勢而為。我這么勸守毛崽的爹,也這樣告訴自己。
疫情所帶來的生活方式改變已勢在必行,這讓本已隨著電商發展而逐漸垮塌的實體經濟雪上加霜。香帥老師在《羅輯思維?啟發俱樂部》的“香帥帶你看清2021財富新趨勢”中講到,網絡平臺的打造如同現今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一樣,已經基本完成。我的理解,想要從基礎設施建設中“撈快錢”的人將無從下手,因為未來的市場發展將形成從有無到精細化的質的飛躍,平臺優勝劣汰,資源得到整合。
依據香帥老師的預測,2021這頭“慢牛”似乎生而逢時,深耕細作,垂直化發展才是未來市場所需。
小家庭
2020開年對我而言是一次空前絕后的奇幻體驗:需要守護頭胎、不到半歲的守毛崽,第一次與父母同在一個城市卻沒有一起過年,每天中午跟老公一起去一條街之遙的公婆家吃飯,吃過飯再回家繼續看娃。
即使天氣好,我們也不敢輕易帶守毛崽出門,導致寶寶四個月到半歲內除了家里六個大人外基本沒見過其他人,出趟門嚇的哼哼唧唧。守毛崽的爹也因為家里多了小家伙而倍加小心,每出一次門就回家洗一次澡并酒精消毒,導致腿上結了一大塊疤痕。
來者不善卻擋不住時間的車輪咕嚕咕嚕向前轉,大家還是努力奔跑,可愛的守毛崽也在竭其全力長大,轉眼就從只會躺在床上東看西看的小不點兒,長成跟著老媽滿屋子當“小尾巴”的大不點兒。
這一年老母親跑得有點吃力,努力積攢營養母乳,處處留意寶寶食譜,四處尋摸親子課程,不斷學習育兒知識。娃娃在成長,母親也得成長,帶節奏的大概永遠是娃娃——誰叫老母親是“慢牛”呢?不過呀,這頭慢牛還是會多多積累,盡量保證母子連心,同步向前,當然,能當“領頭牛”是最好了。
翻一翻手機相冊,里面不是守毛崽的照片就是他的視頻,鮮少有別的家庭成員出鏡,小黑的照片更是從霸屏減少到零星。這狀態也許大部分有了孩子的家庭都是如此,不過似乎對為家奔前忙后的守毛崽他爹不大公平,畢竟沒有他哪兒來的守毛崽呢?
其實一直想把與守毛崽爹爹一起的生活細細品味一番,因為他,我的性格變了許多,處事方式與思維也同從前的我大相徑庭。如今的我,更加關注生活品質,再也不會在每周僅有的半天假期里茫然失措;在網上買錯了東西或對貨品不滿意,立刻在平臺選擇售后退貨,而不再怕麻煩,任不合適的物品占據家中空間;對基礎理財有了大致了解,并樂于尋找合適的理財項目,再不放任資金在活期賬戶發呆;想到就付諸實踐,不再局限于“打肚皮官司”;……
這個比我小一個月的“小哥哥”,從我們兩人一起始到此時,只讓我下過一次廚“展示手藝”,做飯洗碗拖地,只要他在家就沒有我動手的機會;答應我無論遇到怎樣的婆媳矛盾,都會站在我這邊主動找他父母談(話說我運氣真的好,公公婆婆都是明事理顧大局的人,對我也照顧得無微不至);住行無需我操心,細致入微管到底;……不能再說了,秀恩愛死得快,我得牢記。
總之,雖然真如同事所說自從娃出生,再不見娃他爹上下班接送,但顧家的守毛崽爹爹已經實屬男人中極品,對于他洗壞我的衣服、抱怨公司領導、對娃要求頗多這些小事,我都一笑了之,畢竟做多錯多,不做不錯,我情愿他多出錯。
除了這位隊友,家中四位老人也超級給力,為我們提供了強大后勤保障。因為人手充足,老人深明大義,我們家里的帶娃模式與眾不同:全家六個大人輪番上陣,與守毛崽進行車輪戰。
守毛崽作為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地位不言而喻,可話說沒有我和他爹,哪會有他?我和守毛崽的爹作為獨生子女,可以說比任何人都幸福。雖說上有老下有小,但四位老人在自行解決生活的同時,傾盡全力幫助我倆,出人出資。為了幫我們減輕負擔,公婆每周一從城市東北輾轉來到城西,周三晚上再從城西輾轉回去,除了帶娃,我倆的晚飯也由退休前當大廚的婆婆關照了。老爸老媽則在一邊裝修新宅一邊兼職之余,撥冗在周四周五,以及守毛崽爹需要加班的周末過來看娃和陪我,就連暈車的小黑也會每周昏昏沉沉的來回于我家和爸媽家。可謂一個守毛崽,全家總動員了。
2021年,這樣的帶娃模式恐怕尚需持續,作為女兒和母親,我能做的除了對老人給予關懷之外,更多的應當是加強獨立能力,減少老人負擔,同時盡可能多的為守毛崽打好基礎。老爸總說“笨鳥先飛”,缺乏帶娃經驗的我在這一年可得好好讀點育兒書了。
小宇宙
2020慌慌張張的大半年過去之后,我發現除了帶娃和工作,自己啥也沒有積累。早上掰開眼睛就是守毛崽“媽媽,媽媽” 的呼喚,公司忙活間隙兩次到三次的泵奶,每天無節操的加班,風風火火回到家后給守毛崽上早教課、哄睡,洗漱完畢癱在床上閉了眼就暈厥過去。
日升日落,周而復始。
突然有一天,對著鏡子里的自己,我感到可怕。這脖子和腦袋連成一條線,虎背熊腰,大腹便便的女人有點眼熟,但……不會是我吧?臉蛋圓圓,腦袋空空,所有打卡都停滯了,這真的是我要的狀態嗎?
在我表達完焦慮情緒后,很多人勸我不要在意,他們告訴我哺乳期媽媽都是這個樣子。我將信將疑,因為明明網上有那么多明星辣媽!家人勸我注意身體,帶娃本就是耗費體力的事情,何況我還得工作。強烈的疲倦感也來作祟,干擾我的思維,睡眠不足導致的大腦不可逆損傷,真正印證了“一孕傻三年”的說法。
在守毛崽他爹帶給我的轉變的推動下,我采取了“想到就去做”的態度,先來到簡書,觀望一周后自己動筆發文,逐漸開啟游戲轉懸疑的小說篇章;后在給守毛崽研究周歲生日蛋糕的契機下,開發了自己烘焙的功能;近期又在結合健康飲食努力鍛煉,打算在新一年的夏天,為走樣身材的恢復貢獻一份力量。
這三件業余活動的開啟,為我慌張的2020進程增添了活力,雖然也許無法令我成為“斜杠青年”,但它標志著我不再是一個只會工作、不懂生活的“呆子”。
當然,慌張的一年總是自帶慌張的屬性,我簡書上的“常客”——老媽,總會在閱讀完我的文章后做出中肯的評論:看得出文章寫得匆忙;邏輯不順當;這一段顯得生硬;小說比評論寫得好;云云。事實是,每每遇到這些點,我在寫文時所感跟老媽的評論完全吻合,只是有時時間不允許我去調整,或者我不知道該怎樣調整。
因此,2021需要增強的,是對自己做每件事的要求——無論對工作、愛好還是生活。
總結
很高興我們結束了披頭散發的一年,回望舊年,快樂、感恩和感動在彼處向我們揮手。邁向2021,我無法確定自己能否真如題目所期望那般從容優雅,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找準一個方向勇往直前,大刀闊斧后精雕細琢,“慢牛” 慢的有型,慢的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