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頭鯨魚,死在距離海岸線800米遠英國的草原上。
經過動物保護組織深入調查,真相是:
這頭鯨魚被沖上岸擱淺后,希望通過翻滾回到海中。
不幸的是,它弄錯了方向,奔著反方向的草原一直努力,直至死亡。
人生沒有方向,就好像擱淺在沙灘上的鯨魚,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01
半生苦,為誰努力為誰忙。
有一些人,在一件事上,執著了很久,耗費了大半生為此付出了辛勞和努力,可是結果呢?差強人意。
癡情的人在等待某一人的回眸一笑,卻不曾想過等到的永遠都是他(她)離去的背影。
或者是在不停地打著某一游戲,永遠都在打怪升級,不斷翻新的花樣讓人疲于應付,始終打不到最高級。
更或者是讀了一年又一的書,讀得多,忘得快。最終還在原地踏步,始終無法超越自己。
有那么一天,在夜深人靜時,回首這一生,忽然發現自己做著無用功,兜兜轉轉回到了原地。
不再望著別人離去的背影,也不用期待那人的轉身回眸,因為最愛就在身邊陪你走過風風雨雨。
放棄別人規定的游戲法則,自己制定生存法則,原來活得也能風生水起。
丟掉書,起而行動,才發現那些書原來已經在腦海里,不去用怎知它已經成了你的一部分。
在人生奔馳的路上,敢于剎車急轉彎的人,才能最終成就自己。
更多的人懼怕改變,與生俱來的對未知世界的恐懼讓他們裹足不前。倔強地認為只要自己沿著原有的方向努力向前,一定會遇到未知的自己。
可惜,堅持了很多年都沒能成功,有沒有想過自己的方向是否有問題,是不是以前的認知阻礙了發展,更或者是思維僵化固執在舊的習慣里,不肯拐個彎,繞條路,一頭撞在南墻上,永不回頭。
當我們老去,回首一生,才發現自己跑偏了路,與最初的設定背道而馳。
也可能弄巧成拙,象《神雕俠侶》中的西毒歐陽峰,用錯的《九陰真經》練成了歪曲的蛤蟆功,會不會也得了瘋癥,余生癡傻。
02
慎用堅持,它不是萬靈丹。
很佩服那些常年堅持做一件事的人,他們可以沒天賦,沒靈氣,甚至一點運氣皆無。
憑一腔孤勇。頭可斷,血可流的勇士精神,支撐著他們沖鋒陷陣。
殊不知,在戰場上最要不得的是無謂的犧牲。
雷軍說“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你戰略上的懶惰”
人生精力有限,時間有限。在不長的生命里一定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不斷地試錯后,要善于總結和反思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哪里做對了?
哪里做的不對?
哪里需要改進?
其實就是復盤,對自己的思想認知復盤,對自己的行為方式復盤,勇于在錯誤的時候及時地調整方向。莫為了面子,嘴硬死撐一條道走到黑,堅持錯誤的方向最終以失敗告終。
03
學會認輸,沒有那么難。
最近讀到一個少年的故事,14歲時橫掃16個國家級詩歌獎,被汪國真盛贊是“天才”的詩人,卻在20歲生日時選擇自殺,最終沒能成功被關進精神病院,最愛的女朋友也在那一天成了別人的新娘。
精神崩潰無以承受三次自殺未遂。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就是輸不起。
生命是基于一切行為的根本,生命沒了,一切就真沒了。
工作沒了可以再找,愛情沒了是此生無緣。可信心呢?
信心沒了可以向陽而生。
少年在高考的時候站在校長的桌子上大呼自己是可以改變世界的人,如果改變不了就回來裸奔。
果真在三年后,在一個夏夜里兌現諾言,在操場上裸奔10圈。
佩服他的勇氣和擔當,諾言如誓言,決不食言。
那他還有夢嗎?
想做珠峰腳下的吟游詩人。
“站在萬丈陽光里守望著閃爍的喜馬拉雅山,渴了喝口雪域的湖水,餓了就吃點別人吃下的糧食,走在沒有傷痕和游泳的故事里,只關心我的莊稼和馬匹,像孩子一樣放牧和幸福,像孩子一樣做個珠峰腳下的吟游詩人。“
人生輸得起,放得下,是夢牽引著他走向自己內心的圣殿。
不關乎名和利,只為幸福地活著。
04
別倔強,你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強。
人生如跑步,經過了無數次的訓練走上賽道。起跑的時候,你用了千次萬次的姿勢起跑,加速的時候,你用了無數次驗證的方法加速,遇到風雨的時候,你也無所謂。因為你在風雨中奔跑過很多次。可是為什么你沒有拿到第一呢?
別人比你快0.01秒,殘酷的0.01秒,讓你欲哭無淚。
你開始在無數人看不到的地方,加強訓練,跌倒了爬起來,不管你如何努力都是很喪的無以突破那可怕的0.01秒。
這時教練來了,吼道:“你就是一根筋,不知道自己輸在哪嗎?”
不是你努力不夠,不是你信心不足。
是你姿勢不對,方法不對,策略不對。
要改嗎?
你的倔強應該是深潛在更大的格局里,研究更好的技術和戰術。讓自身與技術和環境的完美融合在一起。慢下來,研究對手那0.01秒是如何跑出來的,只有找對方向,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可是如果此生都無法突破呢?你還會倔強地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人嗎?
當然是,因為我們盡力達到了最好的自己,就算勝不過別人,卻也達到了自己的頂峰。
05
不怕失去,只怕沒有努力過。
努力了沒結果,不努力更沒有結果。沒有得到當然不會失去,但得到了失去了怎么辦?
上個月,同事的父親去世。他在感謝大家的時候,說到父親半生努力半生忙,最后兩手空空什么也帶不走。
人啊!生時兩手空空來,去時兩手空空去。得到的一時的歡喜終抵不過一場生老病死。
盡管不知道意外哪一天來臨,我們依然努力地活著。
走不一樣的路,看不一樣的景。
人生的旅途不同,風景不同。盡管知道會死亡,依然在拼搏,得到了就珍惜,失去了就放下。人生有長度,更有高度和深度。不要惶恐不安,坦然接受上天的恩賜,過好屬于自己的每一天。
無論是努力還是倔強,都要站在更高更大更遠的地方,反觀自己,從思維和認知上挖掘自己的潛力,正著走是這個結果,逆著走又是另外一個結果,只有思考才能帶來無窮的力量。
試了很多種方法依然不能成功的人比比皆是,要原諒不完美的自己,要接納不能成功的自己。
06
簡單地相信,幸福地生活。
我們猶豫徬徨,舉棋不定,是因為我們無法相信自己能到達彼岸。
羽毛球動運員將無數次的揮拍才能走向冠軍獎臺,摔跤運動員每日成百上千次地做一個動作才能晉級成功。這些不斷地重復,刻意的練習才能達到人生的高度。
可是在我們未知的世界里,充滿著各種不確定,只有簡單地相信,刻意地堅持下去,不被旁人的言論左右,不受世俗的偏見所制約,就一定能達成目標。
電影《十二怒漢》中的陪審團有11人相信那個18歲的男孩殺了他的父親,只有一個人不愿意輕易將孩子送上電椅,經過反復驗證,不斷提出假設性的結論,最終12人全部相信那個男孩無罪。
那么我們看到的未必是真象,不要被眼前的困境迷失了心性,喪失了信心再想找回來何其的困難,要愚直地相信自己:“我能行”。
要相信自己是曾國藩,結硬賽,打呆仗,勵精圖治,終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