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分類(一)

古典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分類(一)

(一)高山、奔流、雄關、滄海,大江、長風等

這類意象一般與自己的豪情壯志相關。

例如: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宋/陸游《書憤》)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王昌齡《從軍行》)




(二)沙漠、古道、落日、寒風、冷雨、梧桐、杜鵑鳥(子規鳥)芭蕉等


這類意象多抒發凄涼悲傷的思緒和孤獨惆悵的感情。


例如: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唐/王昌齡《長信秋詞》)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宋/李清照《聲聲慢》)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元/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宋/秦觀《踏莎行》)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王令《送春》)




(三)冰雪、松、菊、梅、竹


這類意象多用來表達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


例如: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宋/張孝祥《念奴嬌》)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元稹《菊花》) 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宋/陳亮《梅花》) 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贈書侍御黃裳》) 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才高老更剛。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宋/王安石《華藏院此君亭》)




(四)楊柳、蘭舟、長亭、關山(月)鷓鴣鳥等


這類意象多用于揮寫離別之苦。


例如: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宋/柳永《雨霖鈴》) 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唐/李白《憶秦娥》 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




(五)春日、清風、明月、泉溪、花草等


古代詩人多借這類意象抒發閑情雅致。


例如: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絕句》)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維《山居秋暝》)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當然,一個意象有時有著豐富多樣的寓意,以上介紹的只是它們最常見的一種。我們在分析和欣賞詩歌時,還是應該整體考慮的。不過在熟知這些基本寓意的基礎上,或許能更順暢些。


古典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分類(二)




一、動物類


1、蟬A、感身世,訴悲涼:唐駱賓王《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句句都可以找到詩人對自己遭遇的不平和人格自信的影子。


B、痛別離,苦遠游: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還未直接描寫別離,就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


唐盧殷《晚蟬》:深藏高柳背斜暉,能軫孤愁感昔圍。猶畏旅人頭不白,再三移樹帶聲飛。


寫蟬以聲引愁,旅人行一程,飛蟬跟著鳴一程,似乎專與行 人為難,寫出了詩人一路走去一路愁苦的沉重心情。


2、鴻雁游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如唐李益《春夜聞笛》: 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


如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


3、杜鵑 杜鵑,又名杜宇、子規,叫聲凄切,在古典詩歌中它往往和哀怨、思歸相關。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渲染孤館的哀怨之情,傳達出詩人的哀怨思鄉之情。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借杜鵑表達殷切的思念。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表達自己被貶江洲的哀怨之情。


4、鷓鴣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如: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宮女如花滿春殿,如今只有鷓鴣飛(李白《越中覽古》)。


這里它又充當衰敗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預示著傷感和沒落。


5、黃鶯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


杜牧用黃鶯歌唱寫出江南美麗的春景;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用黃鶯鳴啼、燕子輕飛來說 明春天的來到。




二、植物類


1、柳柳,留的諧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因此柳帶有傷離別的意味。


《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李白《憶秦娥》: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


均用來表達傷離別的情感。


2、梅借以表達孤高,不諧流俗的品格。


陸游的《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元人王冕 《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都是以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質。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


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


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


3、菊菊,傲霜之花,它品格堅強,氣質清高。


屈原《離騷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


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


4、蓮詩句借以表達愛情。


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蓮子即憐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采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5、梧桐梧桐是凄涼悲傷的象征。


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


以梧桐葉落和雨打芭蕉寫盡愁思。其它還有:


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等。


6、芳草 以芳草喻離恨;


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讓人看到離情的生生不息,草的無窮體現出情的彌漫與更生。


以芳草喻所思之人:


知音少,人間何處尋芳草(朱敦儒《漁家傲》);


天涯何處無芳草(蘇軾《蝶戀花》)


由芳草年年復如引起時間匆匆、人生短暫、年華寶貴的惜時感嘆。


可憐春光閑了,陰多晴少。江南江北水連云,問何處,尋芳草(朱敦儒《一落索》)惜芳草就是惜人生。




三、自然現象類


1、明月明月蘊涵思鄉之愁。


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唐/李益《從軍北征》)


抑制不住悲苦的思鄉之情。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望月思鄉的異常感傷。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


表現了亡國之君特有的傷痛。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借明月表達一種希冀和渴盼。


2、流水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對時光流逝,愁緒綿長,歷史變遷的感嘆。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樂府詩集·相和歌辭》)


詩人見流水思年華易逝;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水流的持續不斷而給人以無奈;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劉禹錫《石頭城》)


流水帶著寒心默默退去,給人一種故國蕭條,人生凄涼的感傷。


3、黃昏、夕照感傷的心情意緒:


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黃昏如此冷清,詞人自然孤寂難耐,愁結柔腸 。傷古吊昔的悲涼意蘊: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李白《憶秦娥》)


4、細雨、煙霧寄托詩人無邊的愁緒和郁悶的心情。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宋/秦觀《浣溪沙》)


細雨綿綿,愁也彌漫。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顥《黃鶴樓》)


歸家不得,或者漂泊他鄉,不知家在何處,漸漸升起的煙霧使人生出諸多愁緒。




四、時令節日類


1、中秋八月十五日,是闔家賞月的佳節,所以人們在這一天大多思念親人。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白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2、重陽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為陽數故云。重陽日古人有登高飲酒的習俗。


杜甫《九日》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3、寒食清明前一日,寒食節禁火三日,萬戶無煙,與冷清、蕭條有關。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唐/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4、清明春季的節氣名,也是祭祖掃墳的日子。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等。


五、特定地點類


1、長亭長亭是一個蘊涵著依依惜別之情的意象。


李白《菩薩蠻》: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寫離人望著短亭長亭而不見人歸來的傷心情景。


王實甫《西廂記》: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此恨誰知?


抒發的也是離別的傷感。


2、南浦南浦多見于南方水路送別的詩詞中,浸染著離情別恨。


屈原《九歌》中有送美人兮南浦的名句。


范成大《橫塘》: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3、南山南山代表隱居的地方。


陶淵明《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唐詩、宋詞、元曲各擅一代文學之勝,形成中國文學史上的三座高峰。詞是一種可以配樂歌唱的新體抒情詩,產生于唐,繁衍于五...
    漢唐雄風閱讀 1,548評論 0 5
  • 古詩詞賞析首先要理解整首詩詞表達的情感,接下來才能更好的把握具體的字詞含義。古詩詞中往往會有一些常見意象,它們通產...
    贏鼎高中閱讀 1,749評論 0 4
  • 1、你在花里,如花在風中。那一年,花開得很遲,還好,有你。 2、一下雨,什么顏色都郁郁起來,屋頂,墻,壁上花紙的圖...
    Shannnn閱讀 2,572評論 0 1
  • 一道面湯稠,千絲繞箸柔, 青蔥加辣醬,半碗暖心頭。
    靈隱濟癲閱讀 472評論 5 12
  • 這段時間,我們在做年度會員的深度答疑,許多校長給我們反饋的很多問題都是因為沒有很好地把員工放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上。怎...
    繪客ART閱讀 56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