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國營養特訓班】第5期第16課班長李實

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

維生素B1,也稱為抗腳氣病因子和抗神經炎因子,又稱為硫胺素。

人體內維生素B1的總量是25到30毫克,主要分布到肌肉中占50%。

其主要功能是參與作為輔酶的形式,參與兩個重要的反應,α酮戊二酸脫羧反應,磷酸戊糖途徑的轉酮醇反應。

維生素B1缺乏的主要原因是

1攝入不足,長時間吃精制的谷物,可以引起缺乏,

2是需要量增加,婦女在妊娠,哺乳期的維生素B1的需要量相對增加,在高溫作業的環境下,需要量也增加。

3機體吸收和利用障礙,長時間慢性腹瀉,酗酒,患有肝病腎病。

缺乏后會引起腳氣病。

主要存在于天然食物當中谷類,豆類,干果類,動物內臟,肝心腎,瘦肉,禽蛋類,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來源于谷類,多存在于表皮和胚芽中。

維生素B1,容易溶解于水再堿性的條件下,受熱分解的特性,所以過分的淘米或者是烹調中加入堿,可導致維生素B1的大量損失。

維生素B2,又稱為核黃素。

在腸道上部吸收主動轉運的過程中,需要那和atp的參與。

生理功能,餐魚體內生物氧化與能量的代謝,參與煙酸和維生素b6的代謝。

缺乏的原因主要是30收入不足,食物儲存的和加工不當,可以表現為眼口腔皮膚的炎癥反應。過量不會引起中毒

廣泛存在于動植物的食物中,動物食物較植物食物的含量高,動物的肝,腎,心臟,乳汁,蛋類含量尤為豐富,植物是綠色蔬菜,豆類含量比較高,谷類的含量比較少,B2在堿性的溶液中容易分解,對光比較敏感,食物加工的過程中,加堿儲存和運輸的過程中日賽不避光保存都會導致其損失。

蒸飯比水撈飯的損失少,肉類油炸,紅燒損失的比較多。

煙酸又稱為尼克酸,是維生素B3,也稱為維生素pp。

膳食中的煙酸主要以輔酶Ⅰ~NAD 和輔酶Ⅱ~NADP的形式存在。

生理功能,參與體內的物質和能量的代謝。與核酸的合成有關,降低血膽固醇水平,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組成成分。

缺乏會引起癩皮病,皮炎,腹瀉,癡呆系3D癥狀,

胃腸道功能表現為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瀉等。

微生素B3,缺乏長遠維生素B1,B2缺乏同時存在。

參考攝入量,男性RNA為14毫克,女性為13毫克。UL35毫克

葉酸最初是在菠菜葉中被提取出來的,也稱之為維生素B9

在水中容易被光破壞,在酸性環境中不穩定,ph值小于四可破壞在酸性溶液中,溫度超過100度系分解在中性和堿性溶液中相對穩定。

吸收

膳食中的葉酸,以多個谷氨酸結合的形式存在,不易被小腸吸收。經空腸粘膜刷狀緣上的

r-谷氨酰羧基酶,將其水解為單谷氨酸葉酸。

葉酸的利用率與食物中相差比較大,平均為50%左右,正常人葉酸的儲存量為5到10毫克,約50%處存在肝臟中。

葉酸的生理功能,葉酸大多是以圓形的形式及二氫葉酸和四氫葉酸,但只有四氫葉酸具有生理功能。

其最主要的是與一碳單位的載體參與代謝,參與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缺乏

1會表現具有紅細胞貧血,

2對孕婦和胎兒也有影響。具有巨幼紅細胞貧血的孕婦,容易出現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早產和新生兒低出生體重,孕早期葉酸可以引起胎兒血管畸形,出現脊柱裂無腦畸形。(一般受精卵著床的1到3周會生成神經管,這時候如果缺少葉酸的話,會出現腦脊柱裂。)

3會導致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甲硫氨酸的循環中會促使動脈硬化,血壓升高,對孕婦和胎兒都有影響。

4葉酸與癌有關。

大量的服用葉酸~可產生的副作用表現為鋅的吸收引起鋅缺乏,對胎兒的發育遲緩,低出生體重兒。

我國成人葉酸的RNI 為400微克

妊娠,哺乳及嬰兒需要增加至600微克

葉酸的UL為100微克。

維生素B12,又稱為鈷胺素。

在消化道內吸收依賴于一種胃黏膜細胞分泌的糖蛋白內因子當食物通過喂食維生素B12,從食物蛋白質復合物中釋放出來,由腸道黏膜最后吸收吸收率,因年齡增長,維生素B6的缺乏,鐵缺乏,甲狀腺功能下降,而認成吸收率身高,患有胃炎,抗驚厥藥物,抗生素的藥物都會影響其吸收。

存儲量是2到3毫克,主要存在于肝臟中,維生素B12是肝腸循環對重復利用的和體內穩定十分重要,由肝臟通過膽汁排出的維生素B12,大多數會被重新吸收。

缺乏會引起巨幼紅細胞貧血,神經系統損害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膳食中維生素B12的來源是動物性食品,主要來源于肉類,動物內臟,魚禽及蛋類,乳及乳制品含量比較小,植物性物體基本上不含有維生素B12,天天素食者應該每天吃5到10克的發酵豆制品。

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

維生素C是天然無色無味的片狀晶體,溶于水,容易和氧氣,遇空氣,熱,光,堿等物質可促進其氧化反應。

土豆中的維生素c不容易被破壞,因為淀粉可以保護它。

黃瓜,胡蘿卜,白菜有維生素C氧化酶,所以不能與水果一起榨汁,也最好不要單獨榨汁,這樣維生素C會被氧化。

維生素C在人體內是不能合成的,所以需要食物來供給。(胎兒身體維生素c很高,是因為胎盤可以合成維生素c。)

正常人體儲存維生素C1.2到2.0克,最高3.0克,含量比較高的組織有骨骼及腦和肝臟,維生素C主要隨著尿液排出,其次是汗和糞便。

維生素c的生理作用,

1抗氧化~維生素c是體內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

2作為羥化過程底物和酶的輔助因子,

3改善鐵,鈣和葉酸的利用,

3促進類固醇的代謝,

4清除自由基,

5參與合成神經遞質,

6提高身體免疫力。保肝抗癌。

維生素c的推薦攝入量是每天一百毫克,最大量是每天一千毫克,如果每天的攝入量大于兩千毫克,會加重腎臟的負擔,有輕度腹瀉的作用,痛風的患者每天不能超過200毫克。

維生素c缺乏主要引起~壞血病。

維生素c主要來源是新鮮的蔬菜,水果,一般的葉子菜的含量比根莖類多,酸性的水果比不酸的多,含量比較豐富的是青椒,西紅柿,油菜,卷心菜,菜花,特別是白菜花,芥菜等,做事的時候要急火快炒,適合用淀粉勾芡,保護維生素c水果中櫻桃,石榴,柑橘,檸檬,橘子,草莓,蘋果和梨含量比較低,野菜中的含量比較高,特別是在刺梨和酸棗中。

吃海鮮加維生素c等于中毒,這是一種謠傳。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