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

讀過了《狼圖騰》,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北京知青將草原狼如此真實的呈現在讀者面前,把我從平靜的生活一下子帶到了西部草原的深廣與另類的生活感受,讓我產生了對游牧生活以及草原狼的向往。希望在《狼圖騰》找到自己的信仰,以期走出自己的路。

這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小說,給我們展示了在寬廣、遼闊、深沉、靜謐的蒙古大草原上,蒙古游牧民族對狼圖騰的崇拜,演繹了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價值,也從新的角度給我們探討了狼性和羊性以至國民性的深刻哲理。

幾乎在每一個漢族人心中,狼都是狡猾、貪婪、殘忍、丑陋的化身,老虎也獵殺動物,也吃過人,大家卻說那是王者風范,威風凜凜,高大威猛,五彩斑斕……這本書給了我不一樣的見解,對狼有了些許的好感,對狼的處世有了新的認知。

草原上,狼是最團結的群體。狼雖然通常獨自活動,但一定是團結至上,不會發現有哪只狼在同伴受傷時獨自逃走,必定與自己的同伴共進退,共存亡。這種團結是在千百年實地作戰的經驗中得出的生存之道。因為在強者生存的大草原上,孤軍奮戰只能是自取滅亡。蒙古狼爭奪食物的戰場就是死亡的前線,群狼有組織、有紀律、有忍耐、有章法、有配合,在頭狼的指揮下,從容作戰,不搶功,也不貪利,個個兇猛強悍,殺氣騰騰,這種氣勢就壓倒了弱者。

狼尊重每個對手,不輕視任何一個敵人,所以狼在發起攻擊前會做大量準備工作,從而減少失誤。開篇就是一個草原狼圍捕黃羊的大戰役,波瀾壯闊,動靜結合,一氣呵成。真正的作戰時間不過十幾分鐘,但作戰前狼群耐心的伏擊、精妙的設圍、細致的觀察,營造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抑、緊張而又亢奮的氛圍;而作戰時的迅雷不及掩耳、放掉還有戰斗力的黃羊而擊其余部的智慧、頗有些卑鄙卻極其實用的狼抓黃羊的絕招,又讓我們贊嘆不已。

狼,軍事案例的活字典,教人受用不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