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朋友遇到了感情問題找我傾訴,他特別喜歡一個女生,對方長的漂亮身材也很好,可是人在深圳,他曾飛過去表白,不過對方沒有接受,他很痛苦,問我接下來到底該怎么做,從他的話語中我能感受到他是真心喜歡那個女生,可是現實版的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再一次讓我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到底該選擇一個我愛的人還是愛我的人呢?
記得高中時在寢室跟同學探討過這個問題,當時有個下鋪的兄弟告訴我“找一個你愛的人談戀愛,找個愛你的結婚”,我當時很不理解,為什么不能找一個愛你的同時也是你愛的人談戀愛并結婚呢?難道愛和被愛是矛盾的嗎?
隨著生活閱歷的增加和對愛情的體驗,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一段感情中,總是一方付出的多一些,畢竟情感不能用數字量化,如果真的能給愛和被愛的程度打分,那談個戀愛就變得簡單多了,同時,也更無聊多了。由于從小接受的教育不曾涉及愛情,在學生時代甚至都是禁忌,所以我們對于愛情的理解大都來自于影視劇和文學作品,可是這些藝術作品由于題材、表現形式、傳播性的局限,對于現實的復雜性以及每個人情感經歷的獨特性,并沒有實際的指導意義,所以最好的方式還是要通過獨立、深入思考,形成適合自己的指導性原則。
在愛情中,我們要找聰明的、愿意長期對你好的、原意與你共同成長的人
1.選擇聰明的另一半
男生將自己最心愛的蘋果省下來送給了女生,期待對方滿心歡喜,不想換來的是埋怨和不解,因為對方喜歡的是香蕉,這個錯誤是很多初嘗愛情的人都會犯的,犯錯誤不可怕,重復的犯錯誤就是自己的問題了,“聰明”意味著要學會反思、改變,你的付出一定要滿足對方的需求才有意義,方向不對努力白費,“不要用你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她打開房門,發現自家的門口竟然多了一條死魚,她感到十分晦氣,于是馬上扔到垃圾筒了,過了一會兒,又有一條死魚躺在自家門口,她還是扔了。為了抓住那個做惡作劇的人,她選擇待在不遠處的樓遞口盯著。不久,一只貓走了過來,把嘴里的魚放在門口,有些不舍地離開了。她看著那條魚,想著那只自己曾經救過的貓......
“聰明”還意味著你要有更高的認知水平,貓的行為不一定能接受,但是背后的動機一定是好的,如果無法透過現象看到問題的本質,就容易產生誤解,如果對方足夠聰明,你的付出不會浪費,即使是錯誤,在她(他)眼中也會多了幾分可愛與真誠。
2.選擇一個長期對你好的另一半
小時候看《天龍八部》的時候,心中一直有個疑問,如果慕容復對王語嫣也是關愛有加,重情重義,那么段譽這個癡情郎即使赴湯蹈火也不會換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吧?
不光是愛情,我們每個人都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權利,但是對方沒有義務讓我們如愿以償,漂亮的明星可以作為夢中的情人,但是陪你踏實過日子的一定是愿意為你付出的人。在人和人的關系上,本杰明·富蘭克林講過一句非常精辟而富有哲理的話,“一個幫助過你的人,比一個你幫助過的人,更愿意幫助你”。我們追求的是長久、穩定的幸福,我們要找的其實就是富蘭克林說的這種人。
對你好,不能通過兩三天就能判斷出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時間是最好的見證。
我看到過一句話,有兩種人值得敬佩,年輕時陪男人過苦日子的女人,年長時陪原配過好日子的男人,請珍惜所有對你好的人。
3.選擇愿意共同成長的另一半
剛剛看完熱映的《雞毛飛上天》,陳江河和駱玉珠曲折而完美的愛情讓人感動,可是,曾經的患難與共換來的不一定是相濡以沫,否則,我們無法解釋很多男人成功后找小三的普遍社會現象了,當然背后的因素有很多,男人需要負主要責任,可是,很難想象一個男人經常外出打拼事業,不斷進步,每天回到家中看到的都是十幾年未變的那張臉和言行舉止,就像兩個電腦系統版本已經不兼容了,所以無法實現同步的。生活就是不斷地解決問題,升級打怪,在這個過程中考驗著雙方的智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力是后天可以習得的,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成長。
查理芒格有句名言:想要得到一件東西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它。
所以,在愛情中,要找聰明的、愿意長期對你好的、原意與你共同成長的人,同時,我們也要努力成為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