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美,由內而生

她是我的大學舍友,她有一個土掉渣的名字——小紅,我們很好奇,90后的孩子,誰還會用這種上世紀60年代流行的、充滿鄉土氣息的名字。她告訴我們,當年出生時,村里很多人都來圍觀,有人就問,“男孩女孩,起名字了嗎?”,“女孩,還沒起呢!”,“女孩,就叫小紅吧!”,“行!”。于是,她的名字就這樣隨意的定下了。

小紅家是山東濰坊的,我們不知道她家的具體位置,那是一個快遞到不了,地圖搜不到的地方。據她說,每次回家,都要先翻過兩座山,再走上一段路才能到家。對此,我們無從考證,但是從她行李箱斷了的拉桿和掉了的輪子上,我們也都能想象那一段路程的艱難,畢竟,她的行李少得可憐,大概只有兩件衣服和一雙鞋,外加幾本書。

小紅上學沒有花家里一分錢,助學貸款讓她可以交得起學費。至于生活費,她并不像很多貧困生那樣靠打工賺取,她所有的生活費來自于獎學金、助學金。小紅學習很刻苦,我們都稱她為“紅學霸”。她每天的生活很規律,早晨五點半準時醒來,偶爾也會瞇上一會,但是并不會躺很久,因為叫醒她的從來不是鬧鐘,而是一個從山溝里走出來的孩子的夢想。除了吃飯、睡覺、洗衣服,我們很少在宿舍見到她,或者說根本不會見到,因為她的時間都泡在圖書館和自習室里。付出總是會有回報的,每個學期,小紅都會憑借優異的成績拿到助學金,同時,國家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也都是她的囊中之物,像這樣級別的獎學金,畢竟我們整個學院也就兩個名額。

雖然小紅拿到的獎學金加起來足夠我們一年的生活費,但是她的日子卻過得異常清貧。她的午飯,饅頭加一碗五毛錢的紫菜蛋花湯是標配,只吃饅頭會覺得干,所以她通常都是把饅頭整個泡進湯里,很有種羊肉泡饃的即視感,味道卻差得多了,畢竟連塊肉都沒有。我們常常說她,小紅,你拿了那么多獎學金,為什么不吃好一點,她卻笑著說:“我在家也這樣吃,吃慣了,就覺得這個好吃。”哪里是吃慣了,分明是舍不得吃,因為還有助學貸款等著她還。有時,能有一根加餐的火腿腸,她都會開心很久的說:“有肉肉吃了。”除了吃飯,小紅洗澡的時候也特別省水,當時我們一起去實習,因為專業特殊,所去地方都是人跡罕至、環境艱苦。我們到了那里才知道沒有洗澡的地方,一整個夏天,兩個月的實習,沒有洗澡的地方,讓我們十分為難。但小紅卻非常淡定的燒了一壺熱水,拿著一個舀子就去了廁所,后來,我們都學會了這種沒有淋浴的洗澡方式,渡過了簡陋而又充實的實習生活

如果因為這樣的表面現象,就認為小紅是那種只會死讀書、又摳門的書呆子就大錯特錯了。她是那種自信而不張揚,自帶氣質的女生。都說自信的女孩是最漂亮的,她就是這樣的漂亮,人漂亮,學習漂亮,工作漂亮,站在舞臺上更漂亮。她是學院學生會勤工助學部的部長,每年總有一段時間會非常忙,很多申請都要仔細核對,但是她的辦事效率非常高,她會抽出一個上午,先簡短的開會,然后大家分工處理這些事情,每一個環節都井井有條,從未出現差錯。同時,她也很喜歡參加活動,不是為了追求結果,而是享受過程的樂趣。每次只要我一找她“小紅,最近有個禮儀宣講比賽,報名吧!”她會特別開心的答應我,并且與我一起準備,互相試講。小紅性格開朗樂觀,無論什么時候,你對她提出什么要求,她都會開心的露出兩排雪白的牙齒答應你,“小紅,我想逛街了。”“我也剛好想逛逛。”“小紅,我想舉辦個活動,”“算我一個吧!”“小紅,陪我一起看電影吧。”“好,讓我看看,好不好看。”“小紅,我肚子疼。”“我壺里有熱水,不夠我再去打。”跟智商高的人生活在一起,就是這么省心。

大四的時候,小紅選擇了考研,并不是隨大流,而是她喜歡科研,喜歡實驗室的生活,考研是她為自己考慮很久的選擇。我們這個專業需要做實驗的地方很多,成天盯著顯微鏡,都會有一點點煩,但是小紅卻覺得顯微鏡下面的世界是非常神奇的世界,為了得到最好的觀察效果,她常常會反復做一個實驗,只為了看清老師口中描述的現象。

如今,我們都畢業了,小紅也如愿以償考上研究生,在學校里繼續深造,現在每天兩點一線(宿舍——實驗室,至于為何沒有餐廳,那要問她在實驗室里與小白鼠共進午餐是什么感覺了)的生活讓她覺得很充實,我相信,這樣一個努力、對生活充滿熱情的姑娘,將來一定會是科研團隊里最新鮮、浪漫的血液!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她剛考上研究生,現在,她已經碩士畢業了,我猜,她還在繼續做著她為之癡迷的科研工作:每天不弄死幾只小白鼠,不培養點細菌就會覺得缺少點什么。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