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每天
都在思考自己究竟想要怎樣的生活,卻又日復一日做著相同的事:吃飯,睡覺,上課,刷朋友圈,看以往的同學在大學里過著怎樣的生活。我不是一個喜歡把平常生活瑣事發在朋友圈里的人,我發的大多都是與文字有關的感想。同學笑說:“修仙吶,小心哪一天變成仙女回不來啦。”隔著屏幕,我選擇把疲憊掛在臉上,沒有回話。
?這幾天陽光正好,讓這個初冬有了溫暖,有人說這樣的天氣適合拿來曬心情,而我偏偏喜歡把它藏起來。我更喜歡陰雨連綿的天氣。這時候,若是在上課,目光會不經意間轉向窗外,癡癡地望著;若是閑來無事,我愛舉一把傘,沿城市街道緩步走遍每一個角落,看雨滴濺濕行色匆匆的路人衣襟復又被很快拂去;或行至一方空曠無人處舉目望向煙雨朦朧中:群山連綿,樹木蒼翠,房屋靜默......本是尋常事物,卻硬生生讓我駐足許久,淚眼模糊。
?其實我都知道,我倚的不是小軒窗而是防盜窗;喝茶用的不是茶杯而是保溫杯;撐的不是油紙傘而是雨傘;我的周圍不是古色古香的樓閣亭廊,而是高樓大廈;我更知道那山林深處再也沒有竹杖南山為把柴扉輕輕敲的人了。一切我都知道,只是不甘心罷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如今怕是沒有人能有這般幸運了。
?“今日飲一杯愁滋味不醉不歸,明日城門外任誰來刀山火海。”我無法如歌詞所唱那樣放任自己。是的,不是不敢,而是不能。不能熬夜到很晚,不能花太多時間去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因為所謂學生“以學業為主”。甚至連扔開雨傘任雨淋濕時的勇氣都沒有,只能把傘微傾,遮住眼底情緒,無聲落淚。不是沒有任性過,不是沒有掙扎過,只是最后代價太過沉重,那時我就知道,我還有現實,還有生活。
?來到這個以茶聞名城市,首先奔赴的就是古寺,站在山腳下,看著它仿佛遠離塵世般的存在頓時哽咽。而當我真正走進卻發現,這里沒有詩人筆下“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之處,建筑也不過是外表涂了層復古的漆而已,所到游人皆是拍照,而非虔誠來此,頓時意興闌珊, 轉身返回,狼狽不堪。或許那遠遠傳來的木魚敲打聲算是僅有的安慰吧。
?以前的朋友說一開始會覺得我很冷淡但后來發現不是,而來到大學后,同學說我從始至終對人對事都很冷淡。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喜歡一個人靜靜的待著,不被他人情緒所擾。上次學院開迎新晚會, 臺上演繹著各色節目,看著眾人手舉熒光棒揮舞著,歡呼著,我只是坐在角落心生厭倦。
?“逢場作戲而已,不必認真。”這是我近期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只是想想當初,我能否自欺欺人的告訴自己,當真只是逢場作戲,當真沒有認真過嗎?往事微溫,那時那刻的心情卻已無從尋找。
?離開家鄉的游子,起初都會無比眷戀,然后淡然,我也一樣。我想我大概從來沒有真正喜歡過什么,也沒有真正眷戀過什么,所謂喜歡和眷戀,不過是作繭自縛罷了。
?所有的不曾宣說出口,所有的糾結與掙扎,都是因為不堅定,內心的不堅定,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所以一邊流著淚說喜歡,一邊逃避。而從今往后我會讓它變成堅定。
? 如果你認識以前的我,就不會原諒現在的我,但會更欣賞未來的我。
?我始終相信我只是沒有遇到對的人,沒有去到對的地方,而我心之所向,定會在某個地方等我跋山涉水地與它相遇,與它重逢,我會一直尋找,無論過了多久。我想啊,我都堅持了18年,沒有理由不繼續堅持下去。
? 現在的我坐在這里寫下這段文字,我身邊的人或是月下柳梢,人約黃昏,或許奮筆疾書,或是在哪兒聚餐,在哪兒流浪。總之各有各的精彩。我有文字,有無盡歲月相候,而現在的你,又在何處停留?
?誰不想遇上那么一個人,真正懂你的喜歡,將諸事放下,與你共此江湖,遍歷風物。我也執著找尋過,卻傷人傷己。其實一個人挨過了所有的難過就沒那么想依賴誰了。
?也罷,也罷,無你處會有我更好的江湖路,無關風月,只關詩書 .......待我一人走吧。
?張愛玲曾說過:“我始終相信,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歷經劫數,嘗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而干凈。
請記得:所有人的堅強,都是溫柔生的繭。
?
? 我會成為那個生動而干凈的人,待繁華落盡,得竹屋一間,看梨花成雪,梅林成海,與之重逢。
? ? ?我是蘇箏,在此提燈相候。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