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每周六的「三三馬克 Sansan's Mark」欄目。給新朋友們簡單介紹下,這個欄目定位如其名 —— 為周末生活提供姿勢,不管看不看,先馬了再說。
關于周末干什么,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可以失格,但別失逼格。”我們會為大家推薦私藏的書影音番劇游戲,希望你們喜歡。
周末愉快!
前段時間瘋狂迷戀日料,可惜我愛好廣泛、錢包骨感,只能退而求其次,下載了“開羅游戲”的《海鮮壽司街》來解解饞。
玩了之后才發現,這個游戲公司的系列作品是真的不一般。
主打像素風,玩法是經營養成。入門簡單,上手容易,再搭襯和諧可愛的畫風和輕松耐聽的配樂,讓人一不小心就沉迷,一沉迷……就晃過去了好多年。
(2000 years later)
開羅游戲的吸引力大概在于,雖然看似是 7k7k 、4399 上隨處可見的休閑游戲,卻又不失硬核。
拿最為經典老牌的《游戲發展國》來說,你不僅需要購買不斷推陳出新的主機平臺的發行權,根據市場口味決定所研發游戲的玩法類型和內容。
還要考慮美少女動作游戲、拳擊音樂游戲(?)等搭配會不會大賣,并有針對性地投放廣告,應邀參加游戲展會、評選年度全球游戲大獎。
不定期能看到業界期刊對公司發展和市場風向的報道;路人和忠實粉也會對游戲進行評價,寄來感謝信,并抱怨自己沉迷游戲無法自拔(……)。
還能雇到低配版喬布斯為你寫腳本,并辭退老是寫 bug 、動不動喊累回家的比爾·蓋茨。
玩家在真切體會到一步步擴張的爽快感的同時,又不容易陷入后期的操作和審美疲勞,像在體驗不一樣的業界人生,可以說是相當過癮。
正如《游戲發展國》,開羅游戲多的是這種細節有趣、場景真實、neta(梗)又層出不窮的作品,足以體現制作組對游戲的單純熱愛和對玩家的誠意。
在我的最愛《海鮮壽司街》中,數十種食材和配料,供你自由搭配出喜愛的原創壽司。
在《開羅拉面店》中,你不僅要親自熬煮湯汁,還要給拉面上的竹筍、叉燒等添頭擺盤。
從《百貨商店日記》到《暖暖溫泉鄉》,從《冠軍足球物語》到《宇宙探險隊》,只有你想不到的題材,沒有開羅游戲做不出的游戲。
各作有各作的點睛之筆,也都能或多或少地滿足各個玩家的童年情懷。
美食番,建議不要睡前看,會饑腸轆轆,增加不必要的卡路里攝入。
雖然日本動漫總喜歡以“我是一個平凡的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叔,但我其實……”為原點進行超展開,但是在居酒屋題材的《和歌子酒》中,主人公村崎和歌子,真的是個普通的上班族。
略有過人之處的地方是她很能吃,又很會挑下酒菜,在吃到相性絕佳的搭配后,會不自覺地發出“噗咻——”的聲音。
這部番的主題就是,一個看上去不能打但其實很能吃的女性——她的下班后居酒屋之旅。
畫風特點是:螃蟹畫得都比主角燃燒經費。
除了節奏慢,題材治愈,喜歡看《和歌子酒》的理由還可以有:想知道日式居酒屋里酒和菜搭配的秘訣。
燒鳥必然是搭配大杯生啤,酒蒸文蛤要和清酒一起吃,鹽烤鮭魚油脂豐富,那么更適合冰鎮后的酒——啊,下班后的一杯酒,真是要贊嘆“噗咻——”的美味。
除此之外,這部番就沒有更多的寄托了。
沒有酒后故事,沒有深夜食堂式的真情剖白,沒有女主角與其他角色更深的互動,只是點菜,點酒,看著她享受下班后的時光,僅此而已。
在番劇的最后一集,女主角點了烤銀杏果,配兌水大麥燒酒——“一心一意地剝銀杏果的時候很容易忘記其他事,可以什么都不想”——這大概也是本番的用意所在,我們總是被迫要注意很多事,連吃飯時也不可避免地看手機或者聊天。
既然是難得的與自己獨處的時光,那就什么都別想了吧!
1984年,日本有位年輕人向講談社投稿了自己的短篇漫畫《虜》,憑著這篇作品,他在講談社舉辦的千葉徹彌獎的評選中一舉拿下了優秀新人獎。
這篇關于意識與夢境,精神與肉身的漫畫中關于“母體”和“缸中之腦”的設定,比隨后沃卓斯基兄弟拍的《黑客帝國》三部曲還要早上15年。
說到夢境,你可能就已經猜到了,這個年輕人就是今敏。
今天要聊的這本《夢的化石》,就算是一個紀念今敏的集子,它收錄了包含《虜》在內的所有今敏短篇漫畫作品(除了和大友克洋合著的《國際恐怖公寓》)。
雖然是漫畫,但是四百多頁看下來,也是要好一會兒時間了。
尤其是里面15個故事不論是從時代還是風格跨度都極大,從戰國時代的《妖虎》到科幻世界的《虜》,從荒誕浪漫的《太陽的彼方》到溫暖感人的《圣誕鐘聲》,很多故事的信息密度之大值得反復翻個好幾遍(值得一提的是,《圣誕鐘聲》后來被認為是《東京教父》的原型)。
可以說,你能從這些今敏創作于1984年到1989年期間短篇漫畫里看到很多他之后動畫長片的影子,以及那些作品里試圖探討的哲學命題。
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很不一樣的今敏,比如我個人除了《虜》以外最喜歡《太陽的彼方》,就是老奶奶躺在移動病床上,隨著病床剎不住的輪子在城市里一路狂飆的喜劇故事。最后一幕是病床滑進了大海,老太太就踏著病床在海上快活地沖浪。
看到這兒你就會覺得,原來除了那些夢境與現實的膠著,社會與個人的焦灼之外,今敏的作品原來也可以如此快活與可愛啊。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很哲♂學的電影——《二重生活》。
《啊,荒野》的導演岸善幸2016年的作品,參演人員有本人的墻頭蘇打老師(是的又來賣私貨了),不過男主角不是他,是讓本人大跌眼鏡的長谷川博己老師。
為什么大跌眼鏡?
昔日《約會~戀愛究竟是什么呢~》中的高等游民,竟在這部電影里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個很會撩的渣男。
這隨時要黑化的氣質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我竟然還有點心動?
除了蘇打和長谷川之外,本部電影的主演還有老是演大尺度的門脅麥、長得跟深津繪里很像所以我總是分不清的西田尚美、以及大家比較熟悉的,《小偷家族》爸爸一角的扮演者中川雅也。
好吧,不用太在意名字,只要知道這些人的演技都很好就行了。
電影的劇情設定也很有趣。哲學系研究生白石珠(門脅麥 飾)為了完成自己的碩士論文,也就是探究人的意義,在導師(中川雅也 飾)的建議下,放棄了一開始選定的問卷調查法,改為對某專一對象生活和行為的“哲學跟蹤”。
換句話說,想要弄清楚人的意義,就隨機選擇一個人,對 ta 進行跟蹤。
而被阿珠選擇為跟蹤對象的,就是長谷川扮演的石坂,在電影中的身份是一位知名編輯。
在鄰居口中,石坂先生家境優渥,教養良好,和自己的妻子堪稱為模范夫妻,夫妻倆有一個乖巧的女兒,一家人過著令人艷羨的生活。
但阿珠跟蹤他沒多久,就迅速擊潰了這個虛幻的好男人形象——石坂在外面和一個女設計師,正打得火熱。
由于導師要求跟蹤時不能與被跟蹤對象接觸,所以阿珠也只是遠遠地看著這個人,如何經營著一份矛盾而又危機四伏的生活。
但這種方法,真的能解答“人的意義”嗎?
帶有窺伺意味的跟蹤,又會對石坂以及阿珠的生活帶來何種震動呢?
這些答案就靠大家去電影中尋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