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表達得可怕的退化,難道真的都是懶惰的本性造成的么?

中國青年報社曾做了一個調查,發現70.9%的年輕人都已經出現了語言匱乏的現象。不管什么搞笑的事情,都只能用“哈哈哈”來表達,不管什么特別令人佩服的事情,都只能用“6666”,“牛逼”來表達,實在不會表達的,就選個“表情包”救急,而且,表情包還愈演愈烈,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有一點,筆者估計是逃不脫的,懶惰,人性的本能總是有簡單的,便捷的自然會優先選擇,尤其是一些自己認為不重要的,無所謂的,當然不會花多少精力,或者是懶得動腦筋去想想該如何表達吧。

筆者不知道現在的家長有多重視我們的寫字(當然,小孩學習的時候還是會強調的),但,就論寫字的重要性,已經完全和以前不同了,可以這么說吧,人類寫字的天賦也在逐漸退化了,因為從現在到將來,手寫功能,完全可以用各種手段代替了,而且大部分的公文,也基本需要格式化的文檔,手寫的已經基本不采用了。人如其字,在現今這個社會也不是一個至理名言了。

寫字,筆者認為可以被代替,因為基本上他只是一個展現的方式,可是,語言就不同了,語言的魅力不僅僅體現在其文字的本身,更多的是體現在語言背后的思想,所要表達的內涵,當然,同樣也展現了你的表達能力,通俗點說叫做會說話,善表達。

也許,你會說反正不是重要的東西,網絡上聊聊天,朋友之間調調侃,沒必要講究那么多,如果真的是比較重要的事情,自然會注意表達,注意內容通過語言的展現,可你知道么,語言這東西,在于平日的,日積月累的不斷的鍛煉,不斷的使用,這樣才能在需要用到的時候能善于表達,完美表達。

懶惰,是人的天性,但凡能偷懶的自然會選擇偷懶,可是,有些方面還真的不能偷懶,尤其是那些日積月累的,水磨功夫的,諸如曲不離口,拳不離手一樣的道理,語言也是如此。但筆者相信,現今的語言匱乏,不完全是懶惰造成的,因為,懶惰的天性是一直存在的,那為啥現在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十多年前,大街小巷放的歌都充滿了詩情畫意,“緩緩飄落的楓葉像思念”“若只是喜歡,何必夸張成愛”“就像蝴蝶飛不過滄海,沒有誰忍心責怪”,可是現在呢,口水歌火爆網絡,沒有去掉的歌詞,就像白癡撒歡:“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怎么愛你都不嫌多”“你說嘴巴嘟賭,我嘟嘟嘟嘟嘟”,說實話,原來現今的流量歌曲居然是這樣的呀,筆者還真不知道。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年輕人語言的匱乏也不是一日而就的,筆者沒有做過多少統計,就提出幾個思考點來說說語言的匱乏的一些原因吧

一、 現今年輕人讀的書,相比于以前的我們,是多了還是少了,就筆者來看,是少了,而且可以說少了很多。

就近幾年的網絡視頻,什么什么音呀,可以說火的不得了,而且,各大媒體平臺也都在鼓吹視頻的創作和發布,也就是說,不需要用語言表達了,視頻就行,看起來還簡單,可你知道么,視頻和文字的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無法深刻的體會作者想要表達內容的內涵,就筆者感覺,沒有哪個視頻可以超過其文字原著的內涵和思想,看文字小說,作品能使閱讀者更多的思考,更多的了解,當然,最起碼的是通過閱讀那些文字,學會自我的文字吸收與表達。

二、 有網友說,出現這樣的語言匱乏的現象的一個根本原因是輸入垃圾,當然只能鏟除垃圾,而且,因為垃圾的簡單,所以其繁殖速度簡直是快的就像那些視頻公司的發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覺,現在好多網站,你要搜點新聞啥的,首先跳出來的就是視頻的格式,我不知道是網站的刻意如此,還是現在的大眾都喜歡視頻的模式,但筆者卻是不怎么喜歡的,寧愿通過文字的形式,去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

三、 語言的匱乏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更多的是缺乏鍛煉,現在,說實話,說話的機會不多了,或者說直接通過大腦的思考,來表達自己意思的機會不多了,至少相比于以前,少了好多,反而,筆者覺得,通過思考,通過手指的點擊,然后展現到電子終端,可能會更暢快一些,更自如一點,也許可能更能表達自己的意思一些,而在使用電子終端的過程中,有大把的表情包啥的可以使用,同樣也降低了語言的鍛煉機會。

四、 語言貧乏還有可能是一個思維惰性的問題,認為常常思考應該怎么去表達,自覺積累和運用的人,不存在這個問題;還有人認為,年輕人語言貧乏跟互聯網時代的氛圍和流行文化的傳播語境有關系。調查顯示,年輕人出現語言貧乏的問題,70.9%的受訪者認為是由于互聯網時代要求更加直接和簡潔的表達,65.4%的受訪者歸因于同質化表達、全民復制的網絡氛圍

五、 其他

語言是人類思想得到交流,討論,應用,升華的工具,沒有語言的世界,根本是無從想象而不該存在的,隨著社會的發展,語言也是應該同步發展的,盡管可以有不同的表現方式,但,千萬不能因為某些原因,因為所謂的大眾方便,大眾的喜好而去視頻化,去快餐化,去網絡復制化,珍惜語言,珍惜表達機會,更多的是去珍惜思考語言背后表達的各種思想和內涵。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