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找到一點點門路了
她說,剛才和孩子老師交流最近如何和孩子堅持閱讀的,老師說她變了一個人
她說,就告訴老師我在學正面管教,就是將學到的一點一點的用著
她昨天剛上完第三次課。
她還說,當初只是因為對我了解,看我育兒,所以選擇相信我走進了正面管教課堂,好在當時選擇了相信你。
她也說,我就想告訴別人這個好,只是人都有防范之心,尤其在不能很快深入了解正面管教的時候。
她這樣說,是因為
她的一個朋友,二寶家庭,爺爺奶奶帶孩子,夫妻兩人上班,隨著孩子大了,調皮了,難搞的事多了,爺爺奶奶吃不消了,隨之老人有怨言指向夫妻兩管少了,大人不滿意老人的方式。于是決定放棄工作自己來帶,但孩子的挑戰還是在,自己的焦慮有增無減,她替朋友著急。
她說,她知道正面管教能幫助孩子的爸媽,可是
現在的信息量這么大,要讓人們來相信一個事確實不容易,包括正面管教。只是當我們選擇自己來養育孩子,當我們知道自己以前的方法無效徒勞時,我們可以做什么呢?
是祈禱孩子有一天突然沒了任何挑戰?越大挑戰越多,傳統的說教責備教訓,只會產生更多新的挑戰。
祈禱自己無師自通?不否認有這樣的高情商爸媽,過去沒有這呀那的體系時,也有不少爸媽培養出了優秀的兒女。這就得自己去看看是不是可以,看是否可以用孩子成長的時間和機會換來自己的經驗?教育是不可彌補的,換來的經驗只能養育二胎三胎用了。
主動去尋找了解方法?去自己學習和成長?
心中的答案是什么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
無論是周圍有你信任的人還是沒有,我想你都有機會有辦法去了解一個知識一個體系是不是你需要的。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有判斷能力的個體。去查資料,了解它的理念和內容,了解深入學習的方式,甚至了解老師
沒有最好只有適合。最主要是問問自己,我需要嗎?
我這個學員媽媽是選擇了信任熟人講師,你可以信任自己,更可以信任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