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6年12月的老學員了。一路走來,從對個人品牌課程的迷茫,再到現在意識到個人品牌課程的價值所在,居然也已經過了一年半多了。
在我上個人品牌課程之前,是處在一個略迷茫的階段。那時候,雖然已經找到了自己一生最愛的事業方向,但對于如何經營自己,沒有概念。
那時,我也非常不喜歡任何人包括自己給自己貼任何標簽,非常不喜歡被任何人包括自己對自己做評判,no judgement。如果我被貼標簽或評判,會覺得自己被束縛,被定義為那些標簽或評價的固有印象。而我非常不喜歡那些固有的刻板的印象。比如,中醫就怎么怎么樣,年青中醫就怎么怎么樣,出國就怎么怎么樣……
就是在這種狀態下,很幸運地在行動派的微博里看到了如塵的課,并且立刻報了名。那時候我并不算好學生,上第三課時被車撞,差點沒寫完作業,第四課趕上元旦,死亡演講沒完成,變成了個肄業生。
那時的如塵,和現在一樣,溫暖堅定有力量,我出這些狀況她都給了我充分的理解和安慰。
上完課,我以為自己在這個上課群里會像其他的好多個上課群一樣,長年潛水不發一言。沒想到如塵成立了一個大本營,慢慢地人多起來,大家一起朗誦詩歌,分享心路,非常地溫暖。
上完課之后的一段時間,好像生活并沒有發生什么改變,但是我會意識到,自己在思考經營自己的這個問題時,會時不時不經意地用到個人品牌課程里面提到過的內容。
而且,我漸漸發現,貼標簽和被評判這兩件事,并沒有那么可怕。
特別是在塑造個人品牌的過程中,給自己貼什么標簽,我有選擇權,我自己說了算。別人想給我貼標簽首先會被我主動給自己貼的標簽影響,而這些標簽是我對自己鮮明的定位,是與外界有效溝通交流的捷徑。
而被評判這件事,則是來自外界的無可回避的聲音,但是,只要我是真誠的,由心而發的(像如塵所說),就可以用微笑溫柔和堅定去面對那些固有印象,并且有信心有實力塑造一個新的印象。
原來,之前我對標簽和評判的抗拒,都源于對自己定位的模糊不清和對自我能力的不堅信。
個人品牌課程至少在下面這兩方面厘清了我的思路:
一是自我提升的努力,
二是自我包裝的傾向。
按照這兩條,我一直在提升自己,日日不輟,每天都有收獲,每天都夯實自己品牌的基石;同時,隨著時間流逝和自我能力的增強,在紛紛亂亂的標簽里我準確地找出了我最認可的最適合自己的一些,愉快地貼在了自己身上,好比小鳥愛護自己的羽毛一樣愛護它們。
而這,也是伴隨生命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提升了自己,就又解鎖一些新包裝。升級裝備,不亦樂乎。
所以,這是我學習個人品牌課程最大的收獲,而這個收獲,是在上完課之后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慢慢顯現出來的,謝謝如塵的課程,謝謝如塵課后的一路陪伴,她把自己做成了一個成功的個人品牌,她的言行時時刻刻點點滴滴地在提醒著我怎么做一個個人品牌。也謝謝我自己的思考不輟。
如果你也迷茫,也困惑,來上課吧。
或遲或早,你都會有超出票價的屬于自己的收獲。
我特別同意如塵在這次分享里說的:尊重和允許每個人不同速度的成長。
到現在,我還沒有做出一個特別成功的個人品牌,但是我給自己時間,信心更足了,理念更清晰了,剩下的只需要我去細細體會,默默努力。
很開心,不虛此課,不虛如塵和我們的一路相伴。
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