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1.
臨死之前,做點牛逼的事兒,讓自己過過癮
標題2.
改變不用很大,你只需要每天改變
標題3.
給自己一點積累,讓成果見證成長
不論有多么高的熱情,一旦中途放棄,就沒有任何意義了。熱情只有得到韌勁的支撐才是有意義的。
每個人都會有一顆變得更好的心?都會想變得強大,但是如何成為一個強大的人呢?答案只有:讀書
我們為什么要讀書?要怎么開始讀書?讀書又能給我們帶來什么?
1.我要讀書
人的潛意識真的是個有趣的東西!告訴自己:我要讀書!就好像給自己內心下了一個錨,所以不讀書就會感覺少了些什么!
2.從簡單開始
從自己最舒服的“姿勢”開始,養成一個習慣!一天不去做就會不舒服的地步!然后在過程中就會知道怎么讓自己做的更好了!
要相信,你所經歷過的一切,都會成為你生命中獨一無二的風景,讀書也是!雖然有時候只是簡單的瀏覽,但是只要開始,就會有所收獲!不要怕自己做的事簡單。
3.關于成長堅持帶來的喜悅
看到主人公的變化,感動的想哭!那種發自內心對讀書的渴望!自己為讀書付出的努力還有自豪感~
4.讀書方法
?先從自己感興趣的讀,降低標準!這樣才能讓那個懶惰的大象跑起來!前100天33本書主要是幫助自己養成閱讀習慣
?100天100本專業書籍,進行主題訓練!通過前一階段的積累和閱讀速度還有理解力的積累,幫助自己能夠有信心去完成100本書。這是主題閱讀階段
?主題閱讀以后就要結構化輸出,因為輸出是對自己所學的一個整合!有助于幫助自己更好理解內容!這一階段要多看多了解!
?1年采訪10個牛人,這是鍛煉自己的一個絕佳機會!因為要做采訪,就要提前收集大量素材,用心想怎么才能讓別人能接受你!說服別人!同時也在成功人士身上感染更多的熱情和找到更多自己向前出發的能量!
5.讀書中遇到倦怠怎么辦?
?記錄自己讀過的書,最起碼拿出來看看還是蠻有成就感!
?讀書過程中給自己找點樂趣!比如給自己讀完書以后設置一個獎勵!只有達成閱讀目標才可以得到獎勵!
?找到志同道合的閱讀伙伴,相互打氣,相互鼓勵!
?不斷實踐,讓書中的內容應用于實際,并真實的改變自己的生活!
?產生成果,把自己學到的內容輸出,給別人講或者做分享!通過別人的反饋讓自己不斷提升。畢竟,教是最好的學!
洪鎮洙迷戀李智厚,不是因為他是一位成功的知名作家,也不是因為他那種常人無法想象的苦讀和思索,而是因為他是一位不僅懂得用腦去讀書,更懂得以一顆熾熱的心用行動去實踐的人。——摘錄
問題在于以何種方式和何種態度讀書。洪鎮洙認為千萬不要忘記讀書的主體是自己。一定要懂得自己為什么讀書,自己想通過讀書改變什么。
實際上與其說讀書是為了成為作家,不如說讀書是為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困難。因為至少在讀書的時候可以忘掉一切煩惱。”——摘錄
讀書對我的改變:
1.高考失利
高考的失利讓我覺得整個人生都是灰暗的!知道分數的時候控制不住的流淚。可是因為一些現實的原因,讓我覺得不能復讀,要早點畢業,賺錢養家。
2.破爛的大學
到了那所大學,宿舍的床都是破舊的,所有的一切跟我想象中的大學都有很大的差距,每天都是哭著醒來,然后在心里會有一系列的疑問:我在這個破學校干嘛啊!這是什么地方啊!為什么當初沒考好,命運為什么這么不公平啊!我抱怨,我恨自己~
3.不想渾渾噩噩
可是這是沒有用的,既然已經成了事實,那就努力過好吧!看到那時候的學姐還有同學們整天浪費時間,看電視聊八卦,想著我不要這樣!我要改變,讓自己做的更好!
4.選擇讀書
所以我的選擇是看書,那個時候看了很多書,好像現在已經不記得看過什么了,可是有些書中的想法卻深深的影響著我,記得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雖然現在已經不記得書中有什么內容觸動我,啟發我,但是好像有一種信念指引著我,我可以做的更好!好像自己的積極、樂觀、熱情都是那時候刻意練出來的,書里說吸引力法則,那么我就要有正向的信念,吸引好的東西!為了不讓媽媽擔心我大學生活不讓她覺得我來這里是委屈,所以學會通過控制語音語調還有講有趣的事兒的方式告訴他們:我很好!
事實上,我也過得很好!
顯然,或許讀過的書你會忘記,或許你不再記得書中的每句話,但是,有些東西,可能已經融入骨子里。
接下來的行動
1.看過書以后,反思自己是不是過得太安逸了?只有兩倍速的學習才能達成我要快速成長,獨當一面的目標。
2.思考未來一周,做些什么能讓我變的更好!做些什么能夠告訴別人我的成果,我的改變?
①再看一遍這個書,把書中內容轉換成我的結構我的話~周末輸出文章一篇!(但是做這件事的目標還是要考慮清楚,為了預防風險和為了完成而手段化)
②周三讀書沙龍就分享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