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如何好好愛自己

很多電影橋段,男女主角黯然分手時,都會有受傷的一方痛徹心扉,最后得出一個殘酷的結論:你從來沒有真正愛過誰。你最愛的人只是你自己。這個理由一出現,簡直讓人無從辯解。先不論這句指責是否合乎邏輯。每個人都應該最愛自己不是嗎?一個連自己都不會好好愛的人,又哪里給得了對方想要的愛情。

比起“渴望”熱播的年代,劉慧芳式一味犧牲自我,忍辱奉獻的中國賢妻良母形象不再被姑娘們認同與追隨,應該說這是社會文明的巨大進步。網絡上、微博上、QQ上、微信上,隨處可見各個年齡段、各個行業的姑娘們發表著“女人應該好好愛自己”的宣言。“對自己好點,因為一輩子不長。” “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人,但我們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女人就應該好好愛自己,喜歡什么就去買,不要太委屈自己。”“別低頭,王冠會掉;別流淚,壞人會笑。”

女人是這個社會二分之一的客觀存在。女人們某種程度的覺醒,是惠人利己的思維進步。只有女人可以作為一個完整獨立的人存在于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才是一個光明的世界。

“好好愛自己”這個口號已經深入人心。愛自己這件事有時會以以下形式體現:舍得花錢給自己買昂貴的漂亮衣服、包包。花時間去做美容、SPA。吃飯不再只是吃飽就好,而是開始注重色香味俱全。健康的綠色食品開始受到熱捧。許多中老年人開始醒悟,不再只是一味地節儉不消費。曾經被“城里人”瞧不起的“農村人”也開始愿意花錢旅游,去看看這個世界。總體來說,就是很多人都想開了。開始變得懂得去享受生活。

愛自己是個很大的生活命題。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好。我們可以好好愛自己的方式越來越多。可是很多時候,我們不一定懂得好好愛自己的正確方式。究竟怎樣才是真正好好愛自己呢?

首先,要從心底接納自己,客觀地認識自己,最后積極改變自己。

生活中許多莫名的煩惱都是我們潛意識里沒有真正接納自己造成的。從開始有自我意識,懂得觀察別人開始,我們會逐漸痛苦地發現:我們總是在這些方面或那些方面不如別人。我們不如小王高;我們不如小李強壯;我們不如小趙漂亮;小麗比我畫畫好;小明比我唱歌動聽;小強比我英文好......

父母嘴里的人家孩子總是比你優秀;老師口中別的班級總是比你爭氣;丈夫眼里的別人媳婦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妻子話語中的別家老公帥氣多金還溫柔浪漫;領導眼中別的員工更加能干得力還比你積極。

每一個人都帶著獨特的基因密碼來到這個世界,從我們的生命開始那一瞬間,父母遺傳給我們的DNA已然注定了我們的高矮胖瘦美丑以及聰慧與否。甚至將來容易生哪些方面的疾病,秘密都在小小的DNA分子里。無論我們喜歡還是厭惡。我們都要用這副不盡完美的皮囊走完我們的人生之旅。沒有誰真心覺得自己是毫無瑕疵的存在。即使是看上去比普通人耀眼的明星們,也都耿耿于懷自己總是有著諸多的不完美。鼻梁不夠挺,臉不夠上鏡,皮膚不夠潔白細嫩,身材不夠豐滿,臀部不夠翹,腿不夠修長等等如同你我心中諸多的不如意。

曾經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英國人創意性地使用常用來模擬繪制通緝犯面部特征的計算機程序,繪制出了最完美的男人和女人面孔。雖然每處五官堪稱完美。但看過即忘,實在沒有什么特點。

好萊塢的大嘴美女,安吉麗娜·朱莉難道不是因為她性感的厚嘴唇,才辨識度頗高嗎?甚至歷來推崇櫻桃小口才是美女的國人也依然覺得她魅力非凡,是當之無愧的國際美女。

被王家衛盛贊“亞洲最美”的韓國演員宋慧喬,對外資料身高161cm。但韓國演藝圈一直有“宋慧喬是小矮人”的傳聞。小道消息稱她的實際身高只有155cm。可這影響她成為熱播劇的御用明星嗎?那么多瘋狂追劇的妹子鮮肉們有覺得她個子不高,腿不修長,還帶一點嬰兒肥,就不美嗎?相反,如果把喬妹的臉削成當前流行的錐子臉,不夠大的眼睛來個開眼角,再換一副號稱九頭身美女吳佩慈黃金比例的大長腿,失去喬妹嬌小,可愛的特色,她就一定會比現在更美嗎?正是這些不夠標準的外貌特征組成了富有喬妹特色,讓人印象深刻的美。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我們的容貌與身體,氣質與神態把我們與他人區分開來。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是最現實與客觀的存在。從心底接納自己擁有的一切。承認不完美,但是會客觀的看待自己。雖然不高,但小巧玲瓏很可人;雖然眼睛不夠大,可是鼻梁挺拔小巧;雖然不夠苗條,可是圓圓的臉蛋,微胖的身材透著一股可愛。

當我們真心接納自己與生俱來的外表,我們不會再把目光注視在某幾處的缺憾。我們才會發現自己一直忽視的許多閃光點。稍稍用心,通過簡單的化妝技巧或穿衣搭配,巧妙地揚長避短。挺直你的脊背,帶上甜美的微笑,又有誰會覺得你不夠美?所有姑娘們,應有三毛式的自信,“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動人的,任他是誰。”

除了接納你的外在,接納你的性格與思維方式。接納你的父母,周邊環境,遇到的他人以及你所有的成長經歷。不要盲目去與任何人比較,因為沒有什么可比性。不要做無謂的假設:如果...... ? 就會怎樣。對于不可更改的一切與其不滿不如接受。世事與他人從來不會依照我們的喜好存在。客觀認識自己的長處與短處,優點與缺點。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不斷觀察、學習、成長,修正自己的認知與言行。積極改變可以更好的部分。

起點不高可以后天努力;不夠美麗可以聰慧貼心;不夠帥氣可以幽默有趣;學歷不高也可以知書達理;身材不好可以溫暖善良。發掘自己的優勢潛力,改善自己的弱勢短板。帶著必勝的自信,堅守向往的美好。不為了等哪個人來發現你,贊美你,愛你,而是要努力成為自己都喜歡的自己。拗口嗎?冰雪聰明的你懂得我在說什么。

其次,真的愛自己要懂得照顧好自己的健康和身體。健康的身體是第一位的。這個觀點不分幾零后,大家都有共識。但放眼四周,不會好好照顧自己的人比比皆是。知道油膩咸辣不利健康,卻檔不住口腹之欲。明白煙酒損害身體健康卻戒不了心癮。幻想身輕如燕卻高脂高熱來者不拒。深知熬夜催人老卻深夜不眠,白天補覺。認同運動有利健康卻懶于開始。于是,你的膚色、膚質、身材、體態忠實地記錄了你曾經的生活方式。與那些注意修身養性,生活自律,運動健身的人相比,短時期還不太明顯,十幾二十年之后,十歲左右的外表差距顯而易見。

一次與一領導吃飯,中途當地一家餐飲連鎖大戶的老板來趕第二場飯局。同席一定居國外,現做營養與疾病預防工作的美女悄悄指著大腹便便,行動笨拙,不停流汗的老板說:“他的身體狀態很不好,如果不加以改善,會影響到他的生命。”說話間,那位老板一大杯白酒如喝水一樣下了肚。不一會兒,帶著深深的醉意與已經打結的舌頭,又去奔赴第三場酒局。

我們的身體一直忠實陪伴著我們。一切無虞時,我們經常忽略它的存在。一旦遭遇病痛,才驚覺其重要性。任何身體的不適與病痛都會給你深刻的教訓:善待身體,它才能更好地陪伴你。

著名作家賈平凹曾經是文壇著明的老病號。三十多歲得了乙肝,四處求醫卻不見好。他曾在文章中提到過,“你要善待你身體的各個器官。晚上睡覺時,感謝身體每一個器官。”肝難受的時候,他會對肝說:“你病了,卻還要為我工作,你要忍著點啊。”肝好點的時候,他會說:”謝謝你啊,你這么聽話,我今天舒服多了。“每天和自己的肝說這說那,就像是安慰另一個自己。當關心肝的時候,其實就是在關心自己。肝也許不會聽見這些話,但是對自己身體的關懷會有很積極的心理暗示。秉持精神放松,多做好事的良好心態,加上悉心調理,四十五歲以后他的肝病竟意外康復了。

我們的夢想,我們的家人,我們的工作,我們的愛好都需要我們首先擁有健康的身體。即使沒有生病,因為沒有好好休息而身體疲憊,精力不濟的時候,又何談好好愛自己?更別提愛工作,愛他人。雖然先天條件不由我們選擇,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去珍惜,去改善它。除了偶爾可以照顧任性的味覺器官美餐一下。平時還是要注意一日三餐的營養搭配。合理飲食。盡量不攝入那些只照顧味蕾卻損害我們身體健康的食物。飲酒適量。這是針對男生說的。愛美想減肥的姑娘們還是不要喝酒了。酒的熱量不低,會把你辛苦運動的成果化為烏有。給身體細心的照顧與關懷,通過運動強健自己的體魄。別再對著美女帥哥花癡舔屏。要相信通過努力,你也可以擁有好身材加好身體。

最后必須要提到的如何“如何好好愛自己”很重要的一點:保持心境的平和與寧靜。

我們尋常人最經常面對的不會是生死抉擇、英雄救國的大事件。大喜大悲畢竟不是生活的常態。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遇到的人與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喜怒哀樂。世界與他人不在我們的控制范圍之內。我們唯一可做的就是我們自己可以決定對此產生的反應與態度。

朋友小A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朋友 ,脾氣暴躁,心胸狹隘,行事沖動且不計后果。遇事定會鬧個天翻地覆。由于父母寵溺,這個朋友就這樣一直任性地保持這樣的個性直到三十多歲。慢慢地,身邊的朋友,其他家人,同事都漸漸遠離。和這樣的人相處讓人倍感心累,不知何時又會由于不確定因素受其壞脾氣的傷害。小A朋友的思維方式就是:周圍的人與事應該按照我的想法運行。否則就生氣,生事。這樣的人不但在傷害周圍的人,也在用不夠成熟的心智深深傷害并苦苦折磨著自己。

仔細觀察身邊那些總是不快樂,充滿戾氣的人,其最典型的思維特點就是:世界與他人都應遷就自己。只有自己的認知才是正確的。有很強的控制欲而不自知。這樣不肯反思自省的人很難有心智上的成長。成長的只有年齡。類似巨嬰的存在。給自己與家人朋友制造大大小小無盡的煩惱與痛苦。

相同的社會環境下,從來沒有哪個人活得比別人更容易。不同之處在于如何為自己的心態與情緒波瀾不驚地掌舵。面對分歧是否可以溝通而不是吵鬧;心里的需求與渴望被忽視是否能夠學會正確表達;遇到令你不快的事情是否可以很快釋懷;面對輕視與嘲笑能否淡然一笑,轉身走開。別人的質疑與不認同是否能正確看待并且依然堅持做自己覺得正確的事情。遭遇突發事件是否能迅速平復心緒,運用理智與頭腦想好應對之策。深愛一個人久久沒有回應是否可以從容放手。

生活瑣事,他人與我們的互動可以很好地磨練我們的心性。開心之事自然喜笑顏開。不開心的事除了本能不快的反應,冷靜下來是否能看到它存在的正面意義。促使我們成長的從來不是順心如意的事。相反,我們都是從披著磨難外衣的事件中學會如何更平和地與自己,與他人、與環境和平共處。如何避免自己陷入絕望、悲觀、抑郁的情緒中去久久不能自拔。

盡量從積極的角度看問題,也就是常說的換個角度去想。結果大相徑庭。夫妻激烈爭吵一定不會是愉快的事,但是也許可以從對方的抱怨與指責中聽出渴望愛的需求。與他人產生沖突也許認知不同才導致了摩擦,還會學到日后懂得設身處地考慮他人的感受。

想要擁有寧靜快樂的心,也需要正視自己的心理感受,承認它此刻的不安、恐懼、憤怒、低落、無助、孤獨。但不放任它們主宰自己的情緒。不因為憤怒而歇斯底里;不因為無助而自怨自艾;不因為孤單而顧影自憐;不因為難過而傷心絕望;不因為恐懼而輕視自己。接納自己此刻的情緒與感受。慢慢去思考它們的根源所在。然后用美食、電影、書籍、密友、聽歌、運動、發呆、睡覺、聊天、八卦、按摩,隨便哪種適合此情此景的方式溫柔的治愈自己。即使依然不快樂,但至少讓情緒是穩定的。偶爾的發泄與失控盡量不要示于不夠熟識的人前。以免悔不當初。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才更容易體會到生命的快樂。

當我們全新全意接納自己的一切,身輕體健,精力充沛,心境平和立于人前,我們已經用最溫柔的方式好好愛護了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己。

關于愛自己這門功課,我們都是在路上的修行者。一切美好的,不美好的過往,都會煙消云散。愿我們都能對自己負責,好好愛著自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世上有很多事,都是有緣分的,可能緣分到了的時候,上一秒不認識的陌生人,在下一秒便成了知己,至于我們便是這樣。 ...
    金小夭閱讀 469評論 0 2
  • 一 我是一只精靈小鹿,這是主人告訴我的,她當時說你們是一群小鹿,借助于身旁一群同樣的生物,我知道了自己夜色中的樣子...
    王三笑閱讀 681評論 0 1
  •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會喜歡上下雨天,不管雨后的地有多么泥濘。 我只喜歡下雨時的那種感覺。 但凡是大雨天,...
    末凹貓閱讀 826評論 0 2
  • 橘子小姐是我的小學同學,也是我小時候暗戀的對象。前幾天我很橘子小姐通話,她說有個男生追她,她對那個男生也有點...
    繁華落幕啊閱讀 333評論 0 0
  • 要好的朋友們都在這兩年結了婚。 關于婚姻,我對它還是持著一種“錦上添花”的態度,有當然更好,如果沒有,...
    Miss66閱讀 29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