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4

西北旅游紀實四

居延海,額濟納胡楊林

我們的火車在10月15日早上5,05分到額濟納,天還沒亮,從車窗看到額濟納火車站的燈箱站牌了。下車后感到確實有點冷,比宜昌冬天還冷一些。好在我們是作了準備的。棉襖都穿上了,游客幾乎都穿了羽絨服。游客集合出站上了各自的大客車,地接導游開始了接待工作。

今天的第一個景點是去居延海看日出。到額濟納來的游客都是來看胡楊林的,多數人對居延海不了解。其實居延海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歷史上很多名人都與居延海有關,唐朝大詩人王維是親自來過居延海的,大將軍霍去病多次在此爭戰,道教祖師老子是在這里成仙的,張騫幾次出使西域,出陽關,入居延,成就了草原絲綢之路。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是要經過這里的,元朝時意大利的馬可波羅也到過居延海。曾經擔任過成吉思汗護衛軍的土爾扈特人是居延地區至今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

居延海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的尾閭湖。發源于祁連山深處的黑河,流經青海甘肅內蒙古三省區800余公里后,匯入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緣兩片戈壁洼地,形成東、西兩大湖泊,分別為東居延海和西居延海,總稱居延海。?早在三千年以前,居延地區就是一個水草豐美、牛羊遍地的游牧民族的 “天堂”。 但是自1961年以來,多次干涸。一直被白茫茫的堿漠和荒沙覆蓋,已成為飛揚沙塵的發源地之一。到1992年徹底干涸。北京的沙塵暴經調查根源就在這里:風起額濟納,沙落北京城。現在這里治理的已經很好了。我們今天去看的是東居延海,只是看個日出。

在夜色中大客車開進了景區的停車場,導游簡單的說了一下情況,規定了集合時間就自己去活動了。跟著大隊伍一路走去就來到去海邊的木質步道上了,夜色朦朧中,看前面都是人,看遠處有幾處高臺子,上面好像長了一排小樹,還是活動的。往海子里看去在月光下看到有粼粼的波光,那就是居延海了。這里是一大片稍有下坡的沙地,有一堆一堆一兩米高的小沙丘,上面長著一些不知名的野草,很像治沙用的方法。多數地方還是沙子地。有的人就直奔海邊,有的去觀景臺,我們沿著步道去觀景臺看看。原來在遠處看到的觀景臺上的小樹是人群,擠的滿滿的。我們干脆向海邊走去,回頭望向幾個觀景臺,都是擠滿了人,在夜空中天上有月亮,背后是站滿人的高高的觀景臺的剪影,好一幅美景。以此為背景拍了一些照片。

有些攝影師找了一個大沙堆,站在上面架起長槍短炮準備戰斗。我和欣蘭子怡也找了一個大沙堆,準備拍日出。欣蘭子怡在沙堆上作拍照的造型,我在后面稍遠處拍攝影師和日出,試了一下應該效果不錯。居延海的日出因為海太小了,太陽是從沙漠中升起的,而且太陽一出來就光芒萬丈,完全沒有大海上日出的感覺。也不如高山上的日出。本想再往里面去看看,但時間不夠了,只好快速的返回。在景區的出口處有賣食物的,看看有什么可以填飽肚子的東西。早上團隊是發了早餐的,一個小面包,一小段粉腸和一盒奶味的飲料。質和量都不行,完全沒吃飽,而且是冷的。在這里買了水煮玉米,是熱的。又買了兩根現作的烤腸,用雞肉,玉米粉,胡羅卜現場油炸的。這才吃飽了。

居延海現在水量不大,大片的沙岸荒蕪著,很小的一部分水面又在遠處,完全看不到居延海的真面貌。如果步道下全部有水,那些沙包在水中成了孤島,就真的好風景了,如果時間足夠進到海子里面去看看幾個塑像也可以加深美好的印象。現在只是走馬觀花的過了一下。算是來過居延海了。

游居延

火車過銀川,游客再向前。

旅游出塞外,看海到居延。

日出翰海紅,大漠霞光閃,

治沙防干涸,黑河入居延。

沙丘變綠洲,大漠無孤煙。

胡楊遇寒風,金葉映藍天。

下面要去的就是胡楊林景區,是這次旅游的重點。從居延海到胡楊林景區大客車要走兩個多小時,10,20到達胡楊林景區。10,35分進入景區的M形大門,這是一個成M形的景區大門,回來的時候是在這里集合。胡楊林景區很大,共有八道橋,每道橋各有不同的景觀特點。還是游客自己游覽,規定時間回到M門就可以了。一進門就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塑像,一段直徑四米多的胡楊枯木橫放在地上,在邊上長出了兩棵小胡楊,也只有四米多高,交叉的向上長著,葉子是金黃色的。左邊一個駱駝是臥在地上的,右邊一個駱駝是站著昂首望向遠方,好像迎接遠方游客的到來。向里走首先經過一道橋,這里有很多景點,沿途不斷的拍照,人很多,高大的胡楊并不挺拔,邊上總是伴隨著一些枯樹枯枝,還有藤蔓荊棘纏繞在一起,大部分樹葉還是綠的,只是在頂端有些黃葉。這里的樹形都很大,牌子上注明樹齡有200年,300年的。胡楊都是長在沙地上的。如果在水邊,倒影很漂亮。有些枯樹比綠樹還要高,可以看到綠樹頂上還有枯樹伸出較粗的枝干。往往成片的胡楊更有特色。欣蘭子怡在水邊胡楊樹前拍照,高高的舉起紅色的紗巾,隨風而舞,遠處的胡楊,湖水,紅色衣裙的游人作背景,美不勝收。

我們準備到二道橋坐景區內的交通車到四道橋去,一道橋只是路過。邊走邊拍的往二道橋趕,景區內的路是盤旋曲折的,不知道方向只能走在步道上,這樣路程就增加了很多。二道橋的風景比一道橋更好,游人也少些,當然還是邊拍邊走啊。有些枯樹的造型更美妙,更蒼涼,更有胡楊千年不死,死而不倒,倒而不枯的傲骨風范。二道橋的胡楊葉子黃的多些,這里的樹齡比一道橋要小些,葉子黃的就早些。今天太陽比較大,天氣開始熱起來了,脫下來的衣服裝了兩大包,行動不是很方便了。真是早穿皮襖午穿紗呀!景區內有賣水果,賣小吃的。哈密瓜很甜也不貴,買了一盒邊走邊吃。走了很遠的路,出了不少汗總算來到了二道橋的換乘站,車比較多很快就乘車去四道橋了。這時已經12,30分了,就在英雄林吃午餐。這一餐是在宜昌出發時就準備好了的,帶的自熱飯。按說明操作很快就搞好了,應該馬上就有熱氣冒出來的,但沒有反應,一點都沒熱。稍等了一會還不熱以為出問題了,看來這一餐吃不成了。我就收起飯盒準備丟掉,這時突然冒出熱氣了,看來是我心太急了,再等幾分鐘飯就熱好了,虛驚一場。自熱飯很方便,但帶起來有點重,如果知道這里可以買到吃的就不帶了。據說9月份來時沒有賣東西的。吃了中餐包包也輕了,又開始觀景,拍照,走路。應該說四道橋的胡楊景色是最好的;景色集中,形態眾多,樹形多樣,枯樹新枝,樹葉黃綠參半,盡顯胡楊的特色。總的感覺額濟納的胡楊林更接近原始;荒漠蒼涼,高大胡楊,枯樹新枝,沙地芒荒,朽木不腐,橫在路旁,紅柳成林,長在沙上。據說這里的胡楊是自然生長的,為保護胡楊林在修建鐵路的時候都設法繞開胡楊林,才有現在看到的胡楊景觀。從四道橋去八道橋再乘交通車,車到七道橋時不往前開了,說是景區安排的就只能走過七道橋再乘車去八道橋。真是莫明其妙的安排。七道橋有兩三公里的路程,對已經走了幾個小時的游客還是有點難度的,又累又熱。這里的胡楊林葉子落的差不多了,樹普遍偏小,小樹葉子黃的早些,有些胡楊明顯是栽種的,七道橋現在沒什么景色好看,只拍了幾張照片。不知景區為什么一定要讓游客走過七道橋!

換乘后前往八道橋,這段路程比較遠,景色變化很大,這是往巴丹吉林沙漠走去,這里主要景色是看沙漠。景區就寫的是“八道橋沙海王國【巴丹吉林沙漠北緣腹地】主題運動公園”。我們下午4點鐘才到達八道橋,時間還是夠用的。一進門迎面就是一組宏偉的巨型雕塑《東歸英雄》。

東歸英雄講述了一支勤勞、勇敢,有著光輝歷史的游牧民族——土爾扈特族。土爾扈特族是一支古老的蒙古民族部落,三百多年前,遷徙到伏爾加河流域,為了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幾經輾轉,歷盡艱辛,拉開了中國歷史上一次悲壯的人口長途遷移序幕,也譜寫了世界為之震驚的萬里東歸壯舉。

景區前是一個很大的廣場,這座雕塑,幾乎占了半個廣場,規模之大還是首見!

進入景區以后找個地方坐下來,要穿戴好防沙用具。來之前就準備了防沙的鞋套,現在穿起來了,很多人看到都問是那里買的,都覺得好。我的相機也準備了防沙的套子,現在用上了。前面就是沙漠,一個大大的沙丘就在不遠處,比通湖草原的沙丘要大多了,而且連綿起伏,一個接著一個。我們是沿著沙丘高處的棱線向上攀登。一腳踩下去很軟有下陷的感覺。走一步退半步,沙丘上已經布滿了腳印,但棱線還是很分明的,我把欣蘭子怡登沙丘的過程錄了像,當然也拍了很多照片。在沙丘頂上遙看遠方,巴丹吉林沙漠的沙丘普遍高大些,覺得離沙漠更近些,總之比在通湖看到的騰格里沙漠要壯觀,都是一望無際的大沙漠,可能這里進入沙漠腹地更深些吧。

在沙坡頭要從沙坡上面走下來還要60歲以下才可以,在這里我和欣蘭子怡都從最陡的沙坡上走下來了,完全沒有難度。有一隊駱駝從對面的沙丘上走過,欣蘭子怡抓住了時機拍了幾張照片。由于我們穿戴整齊,防沙效果很好,相機也沒有進沙子。這次旅游看了兩處沙漠,都是我國著名的大沙漠,雖然只在邊緣看了一下,現場感受了沙漠的流沙細軟,隨風而飛的特點,更感到西北防沙治沙的艱難,任重而道遠。

八道橋的沙

八道橋外沙海王,

巴丹吉林風沙狂。

瀚海沙丘座連座,

沙細隨風吹遠方。

護沙治堿胡楊林,

深秋十月好風光。


從八道橋回來是直通車,直接拉到景區大門口,我們下午5點多就回到M形大門口了。全陪導游在門口接到我們,但地接導游遲遲不來,一定要等到6點半才帶車過來。這一天的活動強度是夠大的,在胡楊林只少走了十幾公里的路,從早上5點到現在已經12個小時了,大部份時間在景區中活動。額濟納的地接導游是一個小青年,叫巴特,可能是蒙古族。脾氣不好,一上車就和游客吵起來了。一路上幾乎沒介紹景點和當地特色,只是收錢,幫游客購票,組織游客上車。再就是推銷特產,推銷紅色圍巾。在后來去火車站的路上才稍微講了幾句當地的情況。按他的說法,這里一年就是這一個月才有掙錢的機會,宰豬宰羊就在這一個月。當地很多商店就租一個月的門面,作一個月的生意。景區也是這樣,工作人員也是只工作這段時間,很多人把自家的住房在這個月用來出租,收取的租金就可以用一年了。其它時間這里沙塵暴很多,非常缺水,氣候惡劣,沒人來旅游。所以當地的導游是抓緊一切機會賺錢!準備過冬啊。

在全陪導游的多次催促下,地接導游6點多就來了,大家上車前往火車站。車到達來呼布鎮以后不能去火車站,因為現在火車站沒人上班,不開門!安排的是8點以后才能去火車站。這個站只有這一班火車,平時沒有車當然也沒有人去火車站,所以平時是不開門的。很有意思吧!

當晚21,50分火車開出額濟納車站,奔向銀川。專列上準備了晚餐;是面條,米粉。吃了一碗米粉有了回家的感覺。近17個小時的奔波沒有感到很累,還是經受住了考驗的。


額濟納胡楊林

傲骨胡楊幾千年,枯木新枝緊相連。

鹽堿風沙何所懼,大漠驕陽只等閑。

拔鹽改土胡楊樹,固沙抗風換新顏。

居延海邊額濟納,金色胡楊映藍天。

八道橋外沙海王,丹巴吉林飛沙山。

大漠胡楊風光美,瀚海千里無人煙。

一年一度游人到,護好胡楊能賺錢!

火車原路返回銀川。

10月16日15,50分到銀川,乘汽車去青銅峽市,飯后入住酒店。今天沒有游覽活動。

未完待續? ? ? ? ? ? ? ? ? ? ? ? ? ? ? ?2019年11月? 李老師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