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忙著掙錢,連睡覺都想著資產在不斷增加,在拼命追逐金錢腳步的時候,真的有認清自己與金錢的關系嗎?
金錢影響到與周圍人的關系
小亮為了全身心考研,把工作辭了。一邊照顧爺倆的起居生活,一邊投入到考研備戰中。就在她剛剛適應這種新的生活方式時,就聽到了些閑言碎語。
在上次家庭聚會結束之后跟二嫂閑聊中,她得知婆婆對她這一舉動頗有微詞。婆婆覺得她不上班掙錢,就只會花老公的錢,給家庭增添了負擔。
小亮聽完,氣不打一處來,老娘我前幾年辛苦打拼賺的錢,就算一年不上班也不會有負擔,再說了,這是我們兩口子商量好做的決定,礙著她什么事了。
越說越生氣,小亮激動地把自己的怨言都講了出來,“當初我們結婚時她才給了幾萬塊錢,現在小叔子結婚她自己給了幾十萬不說,還理所當然地讓我們拿錢出來,你說她怎么這么偏心,都是自己的兒子差別咋就這么大。”
平日里的小亮,溫潤嫻熟,對公婆也算是尊重,就是談到錢,就會時不時的有些摩擦。金錢,一直在影響著我們與周圍人的關系。
一好朋友,好奇心的驅使下玩起了直播。雖然是新人,但是她本就生得眉清目秀,聲音又嗲嗲的,性格又是自來熟的那種。
沒過兩天就聽到她興奮的談論自己的
“戰績”,每次直播結束之后都能收到各種價值不同的禮物。這讓她納悶的同時又感到興奮,“你說,他們是不是傻,我就那么講了幾個段子,都有人不停的送禮物,有個土豪出售還很闊綽哦。”一通感慨之后,她又投入到下一次的直播準備當中。
打賞、送禮物,讓散落在互聯網上的人們也有了微妙的變化。一拍而散或是心心相念,互動的頻率也因此而不同。除了與親人之外,跟陌生人之間的關系也受到金錢的影響。
正視與金錢的關系
對待金錢不同的 態度,源自我們各自金錢觀的形成。
小時候,見到過隔壁的鄰居因為錢的關系被債主追到家里。當時我們幾個小孩特好奇,忍不住站在他家門口往里面伸頭望,卻看到一群扯扯攘攘的人,那個時候我會覺得錢會害人哦。
后來也遇見過中途敗落的親戚,一家人從體面出門,到搬回老家跟大家一起干活。當時就覺得,金錢好像是個魔鬼,會把人弄得慘兮兮。
在追溯與金錢的關系時,知道了最初接觸到與錢有關的事情會影響到金錢觀的形成,也才恍然,原來不正確的金錢觀會阻礙金錢的獲取。于是開始逐漸修復自己的金錢觀。
《金錢的靈魂》里,看到了金錢的另外一面,他指出內在富足才會過上真正自由的生活,而金錢也可以成為幫助我們實現對生命和愛情的最高追求。
金錢觀重塑的過程,也是不斷內觀的過程。通過梳理與金錢的關系,清晰面對內心深處的自我,以及對未來和財富的認知。
就像行動派的琦琦說的,要學會和金錢做朋友。
好好地在這個朋友的幫助下,實現更多的可能,收獲更多的樂趣。
讓內在財富轉化為外在財富
自古文人多清高,也出現過不少視金錢如糞土的文人雅士,覺得跟錢搭上邊的都是骯臟的,金錢就是把人們推向深淵的惡魔。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三觀不斷重塑,大家已經能夠光明正大,正確的談錢。生活的
各個角落無不散落著金錢的身影。就算你出門不帶錢包,手機支付的那可也是自己的錢。
知識管理專家蕭秋水老師在教大家讓知識成為財富,知識變現成為現在常見的話題。
金錢也成為衡量自我價值的標準之一。用自己的能力和知識獲取的金錢,買自己想要的口紅、包包、對自己喜歡的人表達心意,帶父母去旅行等等,都可以借助金錢來表達。
我們讀書、健身、旅行、不斷學習,就是為了能夠更加自由的享受生活。
正視與金錢的關系,通過各種方式獲取與金錢更和諧的關系,讓自己生活的更舒心,更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