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找對象“看臉”就是膚淺了?

用最簡單的方法找到喜歡的人。


上周我一遠方同學在微信上說:“誒,我幫你介紹個男朋友吧。”

我說:“好啊,就按這個標準給我找一個吧。”

然后發了下面這張照片給她。


山下智久


同學大怒:“你能不能別那么幼稚,去哪里找這么帥的,其他條件合適不就好了!”

“不行啊,我看臉的。”

“膚淺,懶得理你。”

其實,照片是開玩笑的,但我看臉是真的。


我記得小時候我和我媽說過:"媽媽,我長大后一定要嫁個長得好看的。"

我媽呵呵一笑:“傻瓜,那是你還小,等你長大就不會這么想了。”

結果我長大了還是這么想的。

前不久我對我媽說:“媽,我覺得找對象看臉很重要。”

這回我媽笑不出來了:“你給我清醒一點!”

于是我發現,不管是在長輩還是同齡人眼里,用長相作為擇偶第一標準已經被貼上了“膚淺”的標簽。


相比那些經歷了單純的心動,戀愛,結婚的人,有一群人是帶著標準找對象的,包括看臉的。我們這樣的人屬于感情世界中的落后者,因為我們是先實現自我滿足再慢慢摸索愛情的。作為“標準黨”,我拼不過真愛黨就算了,同是落后者,我居然還被五十步笑百步地說膚淺,說好一起做學渣,你卻告訴我其實渣的只有我一個人,我不甘心。

我不禁思考:作為“標準黨”,什么樣的擇偶標準是你們認為“不膚淺”的?

最被崇尚的是看內涵的,說得了段子,背得了唐宋,聊得了莎士比亞,政治金融頭頭是道。這種標準絕對沒人說膚淺。

第二是看性格的。三分幽默,七分成熟,對朋友鐵,對妹子暖,生病絕不叫你多喝水。這種標準大家都喜歡吧。

第三看客觀條件的。有車有房,父母雙亡…活著也可以,但是要通情達理。雖然看重物質條件的女人常為人所不齒,但只要不過分表現,索之有度,還是能被大家所理解,畢竟社會就是這么現實對吧。

最后一就是我了,看臉噠!都不想評價了,傻斃了對嗎!

臉能當錢花嗎?不能。

臉能當飯吃嗎?不能。

看似無言以對,但是別忘了,你追求這些條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什么?

為了快樂啊。


兩個人在一起就是為了快樂啊,難不成是為了搭伙生孩子壯大國家人口增強國防力量嗎?

你看中內涵、性格、物質,是因為你把它們當做你快樂的源頭,所以當你覺得臉 ≠ 內涵 ≠ 性格 ≠ 錢的時候,它就 ≠ 快樂。

但我不一樣啊,我快樂的源頭就是每天對著一張順眼的臉。這和你喜歡上一個人的內涵、性格或者錢沒什么不同,本質都是追求“欣賞一個人”帶來的精神愉悅感,只是角度不同。


“看臉”究竟看的是什么?用最簡單的方法找到可能合適的人。

我一直堅信一個道理:一個生活積極向上的人是不會讓自己的臉太糟的。這和五官、衰老沒太大關系。有的明星頹廢太久,復出的時候經常給人一種“沒以前好看”的感覺,而那些一直在認真經營自己的人,隨著年齡增長,長相只會變得越來越有味道。

比如胡歌。出過車禍毀過容,右眼有很深的疤痕,一直堅持做個好演員。隨著事業走向巔峰,臉上藏不住的是一種成熟、自信、叢容的狀態。臉上有疤又怎樣,不再年輕小鮮肉了又怎樣,還不是被一堆時尚雜志搶著拍封面。


所以看臉并不是在看帥不帥,而是在看這個人的狀態。

生活中的人也是這樣的。當我還不確定自己是否喜歡對方的時候,我至少可以確定自己喜歡積極向上的人。

看臉,你可以從他的神情中找出他生活狀態的蛛絲馬跡,如果這時你覺得他的臉是讓你愉悅的,那就有很大可能他滿足你對生活的想象,你們在一起是快樂的。這時候就不要去想有多少錢、多少車、多少房、內涵高不高、性格好不好這些三言兩語搞不清楚的問題了,用最簡單的方法辨別一個人能不能帶給你快樂吧。

看臉黨,沒你們想的那么膚淺。

- End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