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開始寫簡書,長長短短,有家庭的、情感的、熱點事件關注的,算來這一篇已是第七篇了。
作為一位還在喂夜奶的職場媽媽,每一個工作日的中午,我都要忙里偷閑睡那么一會,這一會兒是抗命的,要不然一天都迷迷瞪瞪,提不起精神。但是自從開始寫簡書,我竟然有一周了,中午沒有睡著過。
因為下班后的全部時間都圍繞著孩子,所以我的簡書書寫基本都在上班時間。
晚上孩子睡了我閱讀、刷看各種文章,看到或想到什么主題,就趕緊記下來,留待第二天上班的閑暇來寫。
說實話,這近半個月以來,每天早上叫醒我的不是上班的鬧鐘,而是要寫的簡書。
以前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刷刷微博,要不然瀏覽一下各類網頁,才開始一天的工作,而現在第一件事是抓緊時間寫簡書。
有時候辦公室嘈嘈雜雜,人來人往,我竟也能心無旁騖,只顧黑寫。我沒法保障每日一更,但是也想做到高頻次的發文,所以基本上2—3天一篇,而很多文章都是中午臨睡前發上去的。
發了就發吧,可是那僅有的一個小時午睡,卻睡不著了。
老惦記著發上去的文章會不會有錯別字、投的專欄有沒有被收入、有沒有人給我點贊或留言。雖然經常性的手機一響,看到的都是別人的文章推送,或是板塊編輯發來的拒稿通知,而那個評論和點贊處也鮮少出現消息。
一次次期待,一次次失望,卻還是心里惦記,樂此不疲。
最近中午躺下,更是滿腦子要寫的東西、排版,還有就是突然記起的某句話,或者自己想到的某個排比句,簡直要神經了。
以前是盼中午休息的時間能長些再長些,現在是感覺躺那里只是心理上說股自己,我午休了,我不累了,反而是盼著一個小時趕緊過去,好起來把腦子里想的趕緊寫下來,發出去。
我承認最開始我寫簡書,是覺得自己的閑暇時間多,蹉跎太多,想把丟了好久的興趣重新拾起來,甚至報著說不定還能創收的想法。
但是寫了六篇了,很多題材都嘗試了,還是低到凍人的點擊率和無人問津的留言板,挫敗感是一定有的,但是我竟然沒想過要放棄。
我發現,自我寫簡書以來,我上班之余的零碎時間被全部利用起來了;我看過的東西、讀過的書不再只停留于讀,我開始關注它們的結構,試想如果這個題材給我,我會怎么寫;我開始主動去思考我的生活,我身邊的人、事。
有了簡書,我好像與我的先生也有了更多的談資,而他也成了我的第一個讀者、第一個粉絲、第一個點贊的人,不厭其煩。
我還會把我寫的簡書發給我的朋友、家人,當每一篇文章那么齊整、完全的出現在他們的屏幕里,我就覺得特別興奮,迫切等待他們的回應,雖然我知道他們一定給我的是絕對的、不可懷疑的肯定和鼓勵,但哪怕是這些細微的互動都讓我覺得激動,為我的下一篇簡書汲取了動力。
簡書上寫作的人太多、寫的牛的人也太多,也許我的那些文字注定還要在文海沉淪很久很久,但我還是想一直的、做一個孤獨而快樂的寫者。
這是成全自己,無關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