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關于“經驗”,我以為它無處不在。昨天騰訊的一則新聞《90后夫妻創業賣饅頭,月入超2萬元》,看的我熱血沸騰。每當看到類似的“成功人士的成功”就像打了雞血一樣,振奮人心。心里也好想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每當我對事情無從下手或者做錯事情的時候,無論是他人還是我都認為沒經驗所導致的。因而我信奉“吃一塹長一智”。各大網站的招聘要求里幾乎都有“有經驗,經驗者優先”的字樣,讓我以為經驗真的非常重要,有了經驗就無往不利了。但是,有時候運用經驗卻發現不起作用,令我十分困惑。今天,有幸讀到詹姆斯·馬奇,這位全球200位管理學家一致票選出的“大師心目中的大師”的作品《經驗的疆界》,在書中分享了他對于經驗的獨特視角和洞見:低智學習和高智學習。希望你閱讀完此篇文章后,會和我一樣對“經驗”重新的認識。
? ? ?1.低智學習。簡單而言,就是“復制粘貼”別人的成功經驗。比如,你看到有人開蛋糕店,生意火爆。此時你也想開個蛋糕店,還想著顧客從街頭排隊排到姐尾。復制成功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為它很方便實用,通過模仿與試錯,讓人直接體驗到成功和失敗。比如,你想DIY牛奶燉木瓜甜品,你就要在網上搜索做法,然后不斷的去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或材料去制作,從而自制出味道一級棒的牛奶燉木瓜甜品。但是,復制成功有其局限性:
? ? ? ? 001模仿的成功因素不可復制。比如說,別人在股市中獲利可能是因為趕上了牛市。
? ? ? ? ?002陷入“勝任力陷阱”。當我們掌握了某種技能而且能夠勝任后,很少會去想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解決。例如,當制作蛋糕的時候,手動攪拌材料固然好,但是耗費巨大的精力;可是卻沒留意到有更方便的工具:打蛋器或攪拌機。
? ? ? ? ?003經驗越用越沒用。還記得,剛開始的時候和弟弟打乒乓球,我專門挑他的弱點來打;而且我通過向他人學習,提升了自己的打球技巧。因而,在一段時間內,弟弟打乒乓球并不是我的對手,我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他的弱點沒有了,他能夠把我發的球一一接檔,甚至開始了反攻,原來,他就是因為通過我,得到了刻意練習的機會,水平得以提高。而對于我自己而言,我的經驗越用越沒用了。
? ? ? ?面對這些局限,我們在可以反復練習精進某項技能、影響因素相對較少的領域里,通過積累大量已有經驗,再不斷地進行新的嘗試,以此來突破局限。比如去應聘一個公司的崗位,別人用中規中矩的PDF做簡歷,而你則通過H5或者快閃展現,就會很容易脫穎而出。
? ? ? ?2.高智學習。高智學習與“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是一樣的道理。也就是說,都是從原始經驗中挖掘啟示,觀察行動和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再用故事、模型或者理論闡述出來,然后用它來指導以后的行動。但是,高智學習也有其局限性。為了更好地理解新事物,高智學習會簡單地把它放到現有的框架中,忽略了事物的復雜性,同時因為個人的偏好,也會讓經驗偏離真相。例如,你想炒股,即使你聽了看了大量的財經報道或者專家講解,可是你也不可能成為股神。
? ? ? 雖然高智學習有其局限性,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保持對新事物的全面客觀的看法來突破高智學習的瓶頸。畢竟,人們口中的真相,不過是大多數人的共同看法罷了。這需要我們:1、多嘗試,避免扼殺新想法;2、從過去的經驗中積累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創新,并用行動做出改變;3、對未來持樂觀態度。例如,炒股對于我爸而言,在看和聽相關的財經報道和專家解說之外,更多的是我爸自己分析,從中得到新想法,也敢于嘗試,并且還用心做好筆記,積累經驗。另外他也一直對自己對股市保持樂觀的態度。
? ? ? 面對新事物,不要給新事物貼標簽,盡最大可能去證實它。假如陷入僵局,不妨逆向思考一下,換個角度看問題,就會有不同的啟發。如果舊瓶已經不能裝新酒,那就打破它,制造新的。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問題,往往不是由單一因素決定的。除了要探尋成功的路徑,還要分析背景,搞清楚“為什么成功”,通過跨學科學習,反復地思考,跳脫經驗的束縛,才能找到更優解。
? ? ? ?無論是低智學習還是高智學習,都有獨特性和局限性,但是,都需要我們以經驗為師,但不要局限于經驗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