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中藥——藥食兩用調脾胃

最近一直再追《女醫明妃傳》,看到允賢做藥膳,講究吃食,特別感興趣于是我加了很多微信公眾號,里面有很多藥食同源的文章,很多也是因為看電視劇好奇藥膳。微信上教你做藥膳的文章很多,我也想到底中醫上有沒有記載,我不是學醫的我沒有看過《本草綱目》《黃帝內經》,但我經常看養生的節目,這幾年養生的節目很火,大家都開始關注怎么吃如何吃得好。我看了河南中醫學院的課,覺得大學里老師講的最是靠譜于是整理了一下。

藥食同源的理論在我國歷史悠久,最早源于“神農嘗百草”的實踐,“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既表達出了藥食之間的同源性,也顯示了藥食之間的區別。明代李時珍著的《本草綱目》記載了1892種中草藥,其中有300多種是既能被人們用來充饑,又有治療作用的日常食物。

餐桌上的中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