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趁著大晴天洗了大件曬出后,離中飯還有點時間,就和老公商量著去看場電影。打開淘票票一看,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的《三塊廣告牌》已上線,于是就下單購票。
臨出門也不知道這部電影放的什么內容,只在我取票時,老公看了大廳里的海報說是講一個小鎮的故事。
電影一開場,就是女主人一邊駕車,一邊咬指甲,路邊三塊巨大的破敗的廣告牌一一呈現,伴著一首凄美的音樂。影片給廣告牌上印的廣告公司來了個特寫,馬上就將鏡頭切到女主人到了廣告公司的畫面。于是劇情就此展開。
女主人米爾德麗德的女兒在外出時被人慘遭奸殺,還被焚尸埋到很深的地底下。一晃7個多月過去,案情并沒有進展,警方似乎將注意力從這案件上移開。女主人被絕望、痛苦糾纏著,為了吸引警方注意力,她租下了那三塊廣告牌,鮮紅的底色,簡單地刷著大大的幾個字,矛頭直指警方,并在電視上直播。于是警方變著法要求她撤廣告牌,先是曉之以理、以警察局長患癌癥,將不久人世動之以情協商,再威脅廣告公司撤銷廣告牌,還讓女主人警察出身的前夫來勸,所有這一切都無效,只是讓女主人更加認為她所做的取得了效應,將案件公開,讓警方抓緊查案。雙方的矛盾越來越深,女主人原來對兇犯的仇恨更多的轉化為對警方無能的仇恨。
后來身患癌癥的警察局長在家開槍自殺,給老婆,影片女主人及警局中第一個發現三塊廣告牌的警察狄克森寫了一封信。狄克森在得知局長自殺消息的第一時間,他沖到警局對面的廣告公司進行打砸,并直接暴打廣告公司老板后扔出窗外,這一切都被站在警局門口即將新上任的局長看在眼里,他被開除了。狄克森的父親也是警察,但很早就犧牲了,他對警察有很深的情結。在他被開除的那個晚上,三塊廣告牌失火,第二天,電視臺報道,三塊廣告牌失火與警察局長的死聯系起來,是否意味著這件事情結束了。開車路過的女主人,卻對女記者喊,這事情沒有結束,只是剛開始。狄克森原來心里還僥幸地想只是停職,但在接到同事讓他警局下班后再去取局長信并留下鑰匙的電話后,心里絕望了。晚上他在警局拆開局長寫給他的信,信里局長對他能當好一名警察給予了肯定,相信他很有潛力,并提到他為什么會是這樣的現狀,因為父親的過早離去,讓他背負照顧母親的重擔,并給他指明了出路,他完全沉浸在信中內容,女主人在警局對面打電話他也沒接,往警局扔類似酒精炸彈的東西,一個連著一個扔,狄克森渾然不覺。直到第四個,把他炸飛,才反應過來,趕緊找出口,正想往外沖的時候,他看到女主人女兒的案卷在燃燒,他又沖過去搶出來,滅掉紙頭上燃燒的火苗,藏到衣服里,告訴自己要鎮定,一躍而起,翻出警局,全身的衣服都在著火。還好,附近的一個矮人出來給他滅了衣服上的火。這時,女主人也出來了,她很詫異怎么警局里會有人,當她看到狄克森身邊女兒的案卷時,她呆住了。
嚴重燒傷的狄克森被送進了醫院,與廣告公司的老板雷德同一病房。雷徳沒能認出全身綁著繃帶的狄克森,但狄克森卻認出了對方,直說對不起。雷德很奇怪有人認識他,還勸慰對方不要流淚,對傷口愈合不利,還問他要不要喝橙汁。狄克森對他坦白了自己將他摔出窗外,雷德聽后,整個人都在發抖,但他在控制自己的憤怒,一瘸一拐地來到自己病床床頭倒了半杯橙汁,放入一根吸管,又一瘸一拐地將半杯橙汁放到狄克森的床頭柜上,并小心仔細地將吸管調到對著狄克森。
狄克森出院后,滿臉的燒傷傷疤,很是觸目驚心。他來到了酒吧,聽到和他靠背的一個人與同伴在聊強奸一個女孩類似女主人女兒的情節,他就留意著聽,并出門記住了那人的車牌。他的異常行為也引起了對方的注意,對方出言不馴挑釁,他也就順勢坐在對方對面,一把去撓對方的臉,于是兩人就撕打在一起。剛開始還不明白,一下子我就反應過來,是為了取得對方的DNA,但狄克森被對方打得很慘,渾身是血,躺在地上起不來。等他趔趔蹌蹌回到家,他的媽媽被他的滿身鮮血嚇壞了,他顧不上媽媽,直接沖進房間,關上門,從指縫中取出對方的皮質,不明原因的媽媽在外面直拍門,緊張地喊著孩子的名字,狄克森在房內一邊堅持著,一邊安慰媽媽“沒事的,沒事的”,那一刻我流淚了,再不靠譜的媽媽,在孩子有危險的那一刻,母性就彰顯了。
狄克森到女主人家拜訪,告訴她女兒的兇手有可能被抓到了。一向強悍、彪猛的女主人,在狄克森離去的那一刻,她說出了謝謝。
然而,劇情并沒有向我們想象的發展。新局長對狄克森說,他干得很好。我還以為兇手抓到,可能有機會給他復職。結果卻是,DNA對不上,女主人女兒受害那天,那個人有不在國內的紀錄。狄克森抱著頭,想說什么又說不出來,最后他交出了他一直沒交出的警徽,算是徹底退出警界了。
狄克森打電話給女主人,告訴她讓她失望了。而女主人,卻感謝他讓她度過了充滿希望的一天,很久沒有這種感覺了。是啊,一人活在仇恨中,活在憤怒里,是多么的孤獨、痛苦與無助。女主人的一人之恨,帶來了局長自殺,雷德被打,狄克森被燒傷,所有的這一切都非她所愿,但一切就這么發生了,就像女主人前夫的現女友所說,憤怒只會招致更大的憤怒。女主人原來性格暴躁,性情古怪,女兒也是和她吵架后離家時遇害的,當心情不爽時,直接將燕麥片奶潑向兒子,在牙醫想勸她撤廣告牌時,她用拔牙的工具在牙醫手指上鉆了個洞,她的內心充滿了仇恨,與身邊的人都敵對,她的路越走越窄,看不到希望。所幸,她讀到了局長的信,看到了狄克森冒死搶出的女兒案卷,聽懂了前夫女友說的“憤怒只會招致更多的憤怒”,明白了狄克森的堅持,在與狄克森準備去那個嫌疑人所在州的路上,坦白了那場火是她放的。在狄克森說不確定是否能一定去殺那個人的時候,她一笑,表示明白。在她心中,已放下仇恨,結果已不重要。
整部影片的基調是沉重的,每個人物都很豐滿,讓你能感受到在荒誕、憤怒、偏見下,也有善良。善良才是人性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