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僅僅是最低標準嗎?


?01

教低年級多了,很多學習上的要求有點兒爛熟于心。比如:讀課文的第一個要求是正確,寫字的第一個要求也是正確,時間長了,我下意識地認為:正確是初步要求,是最低要求。

每天陪兒子彈鋼琴,發現兒子總喜歡彈快,而且我總是要求他慢一點兒,再慢一點兒。

聯想起學生的學習狀態來。

教寫生字的時候,無論老師再怎么苦口婆心地叫,總有學生就是不抬頭看黑板,不看老師寫,不聽老師講,只顧自己低著頭寫,等到作業交上來的時候,正確率肯定比聽講的同學低。

正像剛學過的一篇課文《大還是小》里講到的那樣:“有時候,我希望自己快快長大。“

也許,小孩子都是這樣的??傆X得自己長大了,總覺得自己可以做到,不能夠準確判斷自己的能力,不容易聽進去別人的意見。

沒有學會走,就想跑。

沒有看清楚,就想寫。

沒有彈熟練,就想快。

而我們,總是要求孩子,你i先做到正確,再談其他的吧。

02

家長們也和老師一樣,口口聲聲、耳提面命,要求孩子:”你倒是寫對了??!“”不就是加減法嗎?你怎么總是算不對?”

但是正確究竟是什么含義?你自己又了解嗎?

讀課文的正確要求是:不添字、不丟字、不換字、不破句、不回讀。

不添字,就是不能隨意增加一個字,比如:我開始寫了。不能隨意讀成:我開始寫字了。

不丟字,就是不能隨意減少一個字,比如:我開始吃飯了,不能讀成:我開始吃飯。

不換字,就是不能隨意換成另外一個字,即使意思一樣。比如:家鄉的夜晚真是安靜,不能讀成:家鄉的夜晚真是寧靜。

不破句,就是不能在不該停頓的時候停頓,比如:下雨了,雨滴滴答答落在屋檐上,就像一首小奏鳴曲。不能讀成:下雨了,雨滴、滴答答落在屋檐上。

不回讀,就是讀到一部分的時候,發現有問題,于是回過頭來重新讀這一句。

你看,這個要求一點兒也不容易。要求:眼睛看準每個字,大腦迅速判斷語義,這樣才能知道應該哪些字是連在一起的,哪些字是分開的,應該在哪里停頓。然后,嘴巴立刻反應,朗讀出來。

寫字要求正確,那應該這個字的筆順正確,筆畫正確,間架結構正確。

筆順正確,就是先寫什么、后寫什么,要按照要求,不能隨便亂寫,就是我們所說的”倒插筆“。

筆畫正確,意思是說,是點不能寫成捺,是勾不能不寫。比如:月字單獨寫的時候,第一筆是豎撇,但是在背中作為一部分,豎撇應該變成豎。

間架結構正確,應該是更高的要求。有的人寫字每一筆看起來都沒問題,但是放到一起,總覺得這個字不好看,原因就是間架結構不好。但是如果真的用”正確“這個標準來要求自己,間架結構做到正確,就能夠保證每個字的字形,哪一部分大,哪一部分小,哪一部分寬,哪一部分窄,哪一筆應該舒展,哪一筆應該避讓。看起來這似乎是書法的要求,其實只是間架結構正確的要求啊!

彈鋼琴正確呢?

音高正確,節奏正確,斷句正確,強弱表情正確,指法正確,手型正確。

哪一條容易呢?

音高正確。要能正確識譜,然后在琴上找到正確的鍵,正確彈出來。

節奏正確。要注意每個音符的時值、長短,正確彈出來。

斷句正確。有點兒像讀課文的斷句,該停的地方要停,手要換氣。

強弱表情正確。要認真研究每首樂曲的標注,按要求做到。

指法正確。是要嚴格按照每首曲子的標注去使用手指,不能隨意更改。

手型正確,其實是彈鋼琴的基本要求,可是往往有的人彈著彈著,就只顧著彈曲子,而忘了基本功。

03

這么一細想,我才發現,想做到正確并不容易,正確其實并不是最低要求、基本要求,而是最重要的要求。

讀書要求正確,寫字要求正確,彈琴要求正確,計算要求正確。學習各門學科,都要做到正確。

除了學習,其他事情呢?

飲食做到正確。

作息做到正確。

工作做到正確。

人際交往做到正確。

親子關系做到正確。

做人做到正確。

……

這是一個大課題?。《@些正確,都從哪里開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從寫每一個數字開始,從讀每一個音節開始,從算每一道題開始。

學習上的正確要求,其實是今后為人處世的標準??!

你還會輕視“正確”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