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傳記體電影,布洛克曾經是一位名噪一時的拳擊手,但在美國大蕭條時期,因為輸掉比賽失去了拳擊這份職業,變成了一名窮困潦倒的碼頭工人。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成為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后,如何為了面包,為了家庭,為了責任甘愿承受屈辱。兒子因為冬天嚴寒發燒無錢醫治,被送到親戚家中。他曾經許諾兒子,不管生活多么貧困,都不會把他送走。為此,他去像曾經冷漠炒了他魷魚的前雇主那里祈求施舍,就差十幾塊錢,那些大人物把硬幣零錢扔在帽子里,場景和乞丐有何差異?
社會太冷漠?可是這就是社會運轉的游戲規則。一名拳擊經紀人說,談感情就算了,感情是留給家人的,出來混只是談生意的。商人不是慈善家,別指望他能像家人一樣關愛你。不止是商人,在這個社會上,你的領導,你的同事,你的競爭對手,有誰不是以你的能力評判你?談感情,就太幼稚了。
布洛克的肋骨斷了,手腕骨折,但是為了再有一次打拳的機會不惜再斷一次又一次,這讓他的經紀人都疼在心里。或許經歷過最困頓的時刻,才會迸發出最強大的求生欲望。家庭的溫情讓他不在意別人的恥笑,責罵,輕蔑的眼光。他像一個灰姑娘,隱忍,堅強,只要有機會就奮力抓住。電影最后,他打敗了最心狠手辣的舊拳王,成為新的拳王。他通過自己拼搏成了全民偶像,民族英雄。
可以說,這是一部勵志片,一個過氣硬漢如何通過努力成功逆襲的故事。之所以能東山再起,離不開他在逆境中堅韌不拔,承受屈辱的能力。畢竟,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若是為了虛榮和面子,不肯低下頭求的溫飽,那才是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