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馬 ?圖片/網絡
最近有一些伙伴一起結伴寫字,朗讀,發現一件事,愛讀又愛寫的伙伴不在少數,為何?寫自己的文字,屬于沉淀偏向內,朗讀于外,屬于表達內心,偏向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都是把內心的情感和思考用一種方式表達出來,也是創作的一種吧!
總感覺聲音和文字是絕配,甚至比畫更甚,當然只是個人的感覺,因為畫面是完全可以獨立于文字,無聲勝有聲的,而聲音呢?確實和文字相輔相成的!也許你要說純音樂不需要文字啊,可是就算純音樂也是需要好的DJ吧?強詞奪理了……
想說的是作為聲音藝術的朗讀還有配音等,朗讀,演講早已不是僅僅在舞臺上波瀾壯闊或者朗誦腔,而是有獨特情緒強大感知力的聲音和文字完整融合的體系……相信內心的語言可以通過聲音和文字表達出來,尤其感性和抽象同步的內容!
有時候真的很喜歡,一個人讀一首詩一段臺詞,一篇文,好像站在一個很大的舞臺上,一個人就是一個世界,聽聲音回蕩,和意念,情感,思想,畫面融合起來!
也很喜歡配樂,在影視故事的背后,有著深邃的內核,需要高度統一的配樂,甚至直接改變劇情觀感,在不說話的時候,在劇烈沖突的時候,在喜悅時,在憂傷時,在無語時,配樂適時響起,總能把人內心最深處的情感和思緒引出來,完完全全的投入進去,感受體會沉思!
也許不是一個對聲音足夠敏銳到隨時體會的人,但是對于聲音還是有種天然的喜歡,其實聲音比文字畫面更為直接的狀態,純粹真誠!
尤其人聲,總能從一些細節感受到內在涌動的情感和真實的體會!讀經典作品,可以深切體會感受,有頓悟感,讀自己的作品,真誠投入有如說話!
如果我們寫字累了,微信倦了,還是電話或者見面吧,聲音是最真誠直接的表達方式,也許不能說一定表達真義,但相比僅僅是文字也是不同的吧!
聲音作伴,文字為心,我們好行這人生路!